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檢驗學才能培育方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張曉麗張吉生李雅江斗章李慧玲單位: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佳木斯大學檢驗醫學院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早期檢驗工作是“檢驗匠”的工作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所以必須使培養檢驗專業人才的觀念徹底轉變過來,成為培養檢驗醫師,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條件是加強學科建設,打造人才培養的平臺。各學科廣泛交叉、相互滲透,而與臨床知識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很多問題都是涉及多學科的綜合性問題,因此需要培養復合型人才,從而在課程體系上還需要強調綜合化。
首先,要探索多樣性的培養方向,以利于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如分子生物學診斷在檢驗醫學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本院于2010年成立分子生物學教研室,由本專業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擔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可謂以重拳出擊,力爭為學生在畢業就業時增添一項專業技術;其次,重新評價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教師角色由“獨奏者”向“伴奏者”轉變,教師的作用是導,是引導學生如何學,使其具備良好的科研素質,才能在臨床檢驗實踐中不斷開拓創新。
在理論授課時,爭取每一章對關鍵技術的講授均采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使技術的學習與解決現實工作中的問題聯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熱情,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再次,改變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模式,提倡使用多媒體、實驗錄像、教學片等進行教學,將單一的課堂教學擴大到學生自學、討論、科學研究和實踐,形成開放式教學模式。
本院還嘗試在教學中引入臨床病例分析等方法,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實驗診斷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走進臨床、接觸臨床,這樣有的放矢,為實踐和理論知識的結合作好鋪墊,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極大地提高了理論授課的質量與效果。
教學質量是根本
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院專職教師100%為碩士以上學歷,另外有檢驗科兼職教師授課,年輕教師占68%,他們有工作熱情,愿意上好課、教好學生,利于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但缺少教學經驗,不能高瞻遠矚。對此,教研室采取了集體備課、個別輔導、安排觀摩典型教師講課和試講等活動,并讓年輕教師上理論課之前都參加適當的帶教實習課的機會,從而培養年輕教師并幫助年輕教師提高講課水平。
學校對學院有督導制,年輕教師講課要把督導教師請來一起發現問題,從而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年輕教師在進入檢驗醫學院之前要在檢驗科輪轉,授課過程中也需定期到醫院檢驗科參加實踐,使其講授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密切結合,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實驗操作能力。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本院給學生開設了一門“實驗室數據分析”的課程,在講課的過程中引入病例,使學生深刻理解診斷報告與疾病的內在聯系,先由學生自己分析討論,最后教師歸納總結。
這種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識。
除此以外,本專業學生還開設了實驗儀器學、就業指導(教務處負責)等課程,為學生培養構建靈活、開放的教育教學體系,為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搭建平臺,促進學生特色發展。以培養目標為落實點,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驗診斷與臨床相結合、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現狀與前沿相結合。在教學手段上始終堅持應用現代化電腦技術和多媒體教學。經過一系列的模式改革,一批批適應檢驗專業未來發展及醫療一線工作的檢驗專業人才進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