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三農遠程教學資源的同享探究范文

三農遠程教學資源的同享探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三農遠程教學資源的同享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三農遠程教學資源的同享探究

四種典型的“三農遠程教育資源共享模式

要分析我國“三農”遠程教育在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現狀及其模式,首先需要分解網絡教育資源的內涵。祝智庭教授將網絡教育資源按照資源的形態分為教育環境資源,教育信息資源和教育人力資源。教育環境資源指網絡物理空間的各種硬件設備以及網絡正常運行的各類軟件;教育信息資源指在網絡中所包含的能夠為教育過程所用的知識、資料、情報、消息的集合,是一種軟性資源;教育人力資源指網絡教育中所涉及到的各類人員。

筆者認為在“三農”遠程教育中,教育環境資源包括衛星主站及接受站點、廣播電視網和有線電視網、計算機網絡等,教育信息資源包括廣播電視教學節目、網絡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等,教育人力資源包括教師隊伍及各類管理人員。在“三農”遠程教育中,教育人力資源是比較特殊的資源,也可以簡單地劃分為教育環境資源管理類人力資源和教育信息資源開發類人力資源,也就是說,人力資源可以對應地分解到教育環境資源和教育信息資源中。在分解了網絡教育資源的內涵后,我們對相關的文獻進行了分析,并總結概括出我國“三農”遠程教育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四種典型的資源共享模式,如圖1所示。

(一)硬件共享模式———黨委組織部門和教育部門的資源共享

硬件共享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指各機構之間在教育環境資源上進行共享共用。通過文獻調研,我們發現這種硬件資源的共享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共享主前端播出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既是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衛星節目播出平臺(空中課堂頻道),也是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衛星節目播出平臺(衛星數字專用頻道),即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是這兩大工程的共享平臺。此外,中國教育電視臺在面向全國中小學的空中課堂頻道中還安排專門時段,開設黨員干部教育空中課堂。(2)共享終端接收站點。教育部制定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技術方案包含了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技術配置的所有功能,并鼓勵各地政府依托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三種硬件資源配置模式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正是在中央政府的積極倡導下,我國許多基礎的農村黨員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終端接收站點就共享了當地農村中小學配置的教學光盤播放系統、衛星收視系統或者計算機教室,許多農村小學的衛星教學收視點已經成為當地農村黨支部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依托,農村初中已經成為當地鄉鎮黨委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陣地。(3)共享信息傳輸網絡。知識信息的傳輸都是通過全國的遠程教育傳輸網絡,公用通信網,有線電視網等。這種模式是一種自上而下產生的模式,即由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地方政府具體落實的資源共享模式,因此這種資源共享模式應用范圍非常廣泛。首先在中央層次上,我國中央政府在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時,就明確指出要依托農村中小學逐步建設農村信息化平臺,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黨員干部教育和農民技術培訓提供支持。例如,教育部在2003年下發了《關于教育系統積極參與并切實做好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確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托農村中小學,搞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建設,并組織兼任操作人員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業務培訓。2005年,時任國務委員的陳至立指出:“我們在農村中小學建設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就要同時將其建成農村文化中心、黨員干部教育中心、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中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以及醫療、衛生、市場等信息的傳播中心,這是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

可以看出,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過程中,我國中央政府在主推這兩大工程的資源共享,而這種資源共享主要是一種硬件資源的共享。其次在地方層次上,上述兩大“三農”遠程教育工程的硬件資源共享在貴州省的實踐中被形象概括為“村校結合”。“‘村校結合’其典型特征是:村校共建、共用,一校兩教,一校幫一村,一師幫一戶,小手牽大手,一校一基地。在貴陽市的息烽縣、黔東南州各縣、銅仁地區思南縣都積累了好的經驗。……從建的角度看:‘村校結合’使貴州用較少專項投入建立了覆蓋全省99.8%行政村的遠程教育站點(76%遠程教育站點都建立在農村中小學)”。

這種硬件共享模式,除了大幅度降低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建站成本之外,還可自然地實現部分教育人力資源的共享,例如可借助中小學的管理人員來負責站點運行和維護,從而使得設備運行維護有保障。這種模式的優點也被楊曉宏教授等人(2011)概括為建設及運行成本低、運行及維護有保障、資源共享程度高。在一些地方,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兩大工程的硬件資源共享,還進行了特殊的人事調整。例如,新疆巴州博湖縣塔溫覺肯鄉采取“交叉任職”(即鄉鎮黨委副書記兼任學校的副校長,學校的校長兼任鄉鎮黨政副職)的方法,本著“寧可讓設備用壞,不能讓設備放壞”的思想,充分發揮中小學遠程教育站點的作用。

(二)課程承建模式———農廣校、廣播電視大學和黨委組織部之間的資源共享

課程承建模式,指在教育信息資源上借用農廣校與廣播電視大學的原有優質資源及借助其豐富經驗開發新的資源用于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在“三農”遠程教育信息資源方面,農廣校系統積累了相當豐富和優質的資源。例如,中央農廣校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有固定的“農廣天地”欄目,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有固定的“致富早班車”欄目,并建立有“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農廣天地”央視視頻點播專欄,尤其是“農廣天地”中的電視教材,絕大多數屬于C類節目,即無需教師講授,純用外景素材結合資料、動畫、特技等后期編輯而成,畫面由播音員解說,這類軟件資源非常適合廣大農民學習。所以可以從中央農廣校原有的課程資源中篩選一批資源(包括文字教材、錄音教材和錄像教材),供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中心資源庫選用。

鑒于農廣校系統在“三農”遠程教育軟件資源建設方面的巨大優勢,可以圍繞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需求,開發和建設新的課程資源。要充分利用農廣校現有和新增課程資源,在試點省的所有試點縣(市)建立農村遠程教育音像資料庫,在重點村建立農民科技書屋。在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的資源目錄中,共有8282條,其中農業部(主要是中央農廣校)所提供的資源2437條,就占到29.4%。除了中央農廣校承辦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課程資源之外,中央電大也參與了該工程的課程資源開發建設。例如,中央電大在“十五”期間為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提供音像教材800余小時,同時在“十一五”期間繼續整合利用中國燎原廣播電視學校的相關教學資源,為“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提供服務。

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央農廣校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之間的課程資源共享,中央政府還任命中央農廣校郭智奇校長擔任了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領導協調小組辦公室的教學資源組組長,劉永泉副校長則擔任了教學資源建設專家。種特殊的人力資源共享也為課程資源的共享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毫無疑問這種課程資源的承建和協辦模式,使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高質量的教學資源,避免了重復建設,為該工程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三)學習中心模式———廣播電視大學、農廣校以及三所農業大學之間的資源共享

學習中心模式,是指利用三所農業大學的課程資源及廣播電視大學和農廣校的基層辦學經驗,建設校外學習中心,此外農廣校與廣播電視大學系統進行了聯合辦學,形成一個統一的學習中心。

在三所農業大學的現代遠程教育中,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和農廣校系統,尤其是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已經成為這三所農業普通高校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國農業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為例,95個校外學習中心中廣播電視大學和農廣校共有35個,占37%。在這種校外學習中心的資源共享模式中,廣播電視大學和農廣校主要利用原有的基層辦學條件以及師資力量提供以招生和日常管理為主的非學術性支持服務,而農業大學則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以及提供相應的學術性支持服務等。這種模式使得農業大學的涉農遠程教育就得以向廣大農村地區延伸。除了扮演與我國其他高校的校外學習中心一樣的角色外,一些校外學習中心還繼續發揮這種資源共享模式的優勢大力開展新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例如,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臨沂市分校校外學習中心,積極運用中國農業大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在臨沂市開展了新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十大示范培訓活動,包括農村返鄉青年創業培植示范培訓,農村新型能源實用技術示范培訓、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操作員示范培訓等等(截至2008年底)已累計培訓2680名農村基層干部、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農村返鄉青年、農村科技帶頭戶和農民群眾。

除了上述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和農廣校系統承辦農業大學現代遠程教育的校外學習中心之外,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系統還與廣播電視大學系統進行了聯合辦學的實踐。例如,山西省農廣校與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在2001年開創了聯合辦學的實踐,其主要做法是:“省農廣校作為省電大的一個教學點,將農科園藝、動物生產、鄉鎮管理等專業作為省農廣校的專招專業,省農廣校負責此類專業的招生、教學工作,業務上屬省電大直接領導。”

由此可見,在這種聯合辦學中,農廣校本質上也是廣播電視大學的校外學習中心,因此我們也將這種聯合辦學劃歸為校外學習中心模式。類似的實踐案例還有,北京市農廣校與中央電大在2004年聯合開展的《中專+專科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項目,該項目屬于中央電大開放式教育的子項目,農廣校則作為中央電大該項目的教學實驗基地,承擔該項目的具體實施,共同探索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實施階梯式人才培養。這種校外學習中心的模式對于廣播電視大學系統以及農廣校系統的生存和發展均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三農”遠程教育的社會效益,避免了系統之間的重復建設,優化了這幾大系統“三農”遠程教育的硬件資源、軟件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的配置。

(四)項目融合模式———廣播電視大學和黨委組織部的資源共享

項目融合模式,是指利用廣播電視大學開展的項目融入黨委組織部開展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在實踐中,湖南省委組織部將湖南電大開展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納入了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以此為依托來提升農村黨員學歷,為基層培養后備干部。到2007年秋,湖南電大招收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學生中,農村黨員干部占90%以上。除開展學歷教育外,湖南省電大系統還為組織部門開展農村遠程教育培訓了大量信息員和管理員,省電大部分教師一直參與湖南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上資源的籌集工作,一些縣級電大工作站有多人被抽調協助當地組織部門進行相關的管理工作或設備的安裝和維護工作。

這種將省電大“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項目與該省組織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全面融合的做法,一方面使得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內涵更加豐富,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推動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項目的發展。這種資源的共享模式中,既有硬件資源的共享,也有軟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共享,是一種多方位的系統層次的融合。在這種項目融合模式中,“廣播電視大學開展遠程教育經驗豐富,遠程教育技術能覆蓋到縣市,教師隊伍齊備;而(黨委)組織部門已在全國大部分鄉鎮建成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將廣播電視大學的優質教學課程等軟件資源與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的硬件資源實現共享,在農村開展現代遠程高等職業教育才能成為可能”。

結論

通過上述對我國“三農”遠程教育各組織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的實踐分析,我們可以看出:(1)我國“三農”遠程教育已經在實踐中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著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而且這些資源的共享涉及范圍很廣。這些豐富多樣的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為我國“三農”遠程教育的優質高效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2)在這些資源共享的模式中均有各自的內部結構,有的側重于硬件資源的共享(如硬件共享型),有的側重于軟件資源的共享(如課程承建型),有的則是一種系統層次的全方位的共享(如學習中心型和項目融合型),以及其獨特的外部功能,均有各自形成的背景以及肩負的使命。但這幾種模式之間沒有優劣之分,各自服務于各自的系統。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這四種資源共享的模式中,盡管沒有特意提及人力資源共享的模式,但其實在每種資源共享的模式中都可以找到人力資源共享的影子。例如在硬件共享模式中,盡管依托的是農村中小學的遠程教育硬件設備,但同時也就相應依托了農村中小學的設備管理隊伍。人力資源的這種共享在學習中心模式和項目融合模式中則體現地更為充分。(3)雖然這些機構之間有著不同程度的資源共享,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學習中心模式中,2001年山西省農廣校與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開創了聯合辦學的實踐,但到了2008年與電大合作開放教育項目的招生幾近萎縮或停招狀態,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作者:馬紅亮崔占鵬劉娟娟王敏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看|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动漫h肉yin文| 色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永久黄色免费网站| 在线精品小视频| www日本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黄网站|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波多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线影院| 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看无下截|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长泽梓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乱子伦xxxx少妇| 久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A∨在线观看| 亚洲区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导航| 波多野结衣大战三个黑鬼|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可播放的欧美男男videos| 美女翘臀白浆直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免费观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