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興趣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敢說、敢想、活潑、好動,具有很強的求新求異愿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開放的學習環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運用活潑、風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并配以合適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下主動求知。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產生輕松愉快的情感,他們積極思考,大膽想象、質疑,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斷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改革后的語文教材和學生生活相貼近,所以教師要全方位地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深刻地感悟生活,釋放個性,多種渠道地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前幾分鐘,精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如猜謎語、小游戲、講故事等,用多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使語文課堂變得趣味十足,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關心和理解學生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理解他們的言語行為。這樣,學生才會愿意接近教師,從而發揮他們更大的主體作用。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護和尊重,他們才能主動地參與語文活動。所以,教師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亮點,多鼓勵和表揚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尤其是班級中的后進生,或者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更要多鼓勵他們,努力挖掘其閃光點,讓他們重新找到自信,逐漸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千萬不能輕易地否定一個學生,不能忽視一個差生,要用實際行動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在乎他們的。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逐漸提高。
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自己的主體地位,只把學生當作被教育的對象,學生在課堂上一味地被填充知識,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轉變思想,學生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有著很大的發展性,需要教師進行開發,使學生不斷成長。教師要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的重點不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創設一切條件來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積極探究和創造,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
四、問題設計難易適度,促進學生積極探究
教學是一門藝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關鍵就是教師設置的問題難易適度。對于有一點難度,但是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學生會愿意去嘗試,一旦他們解決了問題,就能體驗到愉快的情感,這種情感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興趣。此外,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限,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不足,教師要積極引導,為學生思考和練習提出明確的目標。目標的設置同樣需要合理,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復雜。過于簡單,學生不用思考就能獲得答案,這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過于困難,學生容易出現畏難情緒,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置目標做到難易適度、合情合理。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
五、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檢測學生學習目標達到的程度,更是對學生學和教師教的一種反思和改進。評價的方式要多樣化,把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只是體現在口頭上,還可以通過一條批語、一個圖案等進行評價,比如,在學生作業本上畫一朵小紅花,或者一個五角星,或者寫上“你真棒”。這些評價方式都能讓學生心情愉快,還能促使學生在班級內比賽,看誰得到的評語又多又好。
六、作業形式多樣化
教師要精心編制習題,不但要使學生鞏固已學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技能。作業形式要豐富,以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有感而發。另外,作業內容要和學生的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學以致用。教師要把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熟悉的現象滲透到習題中,架起生活和學習的思維橋梁,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七、運用電教手段激發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抽象思維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他們對形象、動感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而多媒體技術的引入能夠變抽象為形象,可以運用多種表現形式展示教學內容。鮮明的色彩,動感的畫面,逼真的情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每次在播放課件的時候,學生都會精力集中,精彩的畫面讓學生驚嘆不已,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比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沒有機會去桂林,雖然文章描寫的景色很美,但是很難打動學生的心,他們不能和作者產生共鳴,這樣不容易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讓學生一邊欣賞桂林山水,一邊聆聽音樂,學生就能陶醉在美麗的畫卷中。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這樣有效突破了重難點,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又如,小學低年級在認識生字時,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一節課學生可能學會6~8個生字,但是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學生能學會12~14個生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多媒體能為學生提供色彩鮮艷的畫面,激發他們的興趣,便于他們識記。
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實現的。不過,只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以及語文教育規律出發,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崔麗葉 單位:河北省沙河市蟬房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