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式小學語文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語文探究式教學的基本原則
語文探究式教學對事物內在意義的探尋作為一個基本原則,打破了以往只重視表層理解的教學模式。這一原則的特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探究的內容應具有潛在的意義。語文探究式教學并不認為所有問題、所有的事物都需要進行深入的意義探尋,只有那些有潛在價值的,對學生學習和成長有幫助的東西才值得探尋,也才具有探尋的意義。
(2)學生具有意義學習的內在需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往往離不開學生對意義學習的內在需求所產生的內驅力,學生們只有具有意義學習的內在需求才能使他們能主動去學習、主動去溝通理解,這樣,語文學習的效果才會比較好。
(3)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有意義的。在語文探究式教學中,解決問題的過程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融洽的氣氛,讓學生能夠沒有壓力地、自由大膽地探索和交流。教師要想活躍課堂氣氛,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學生學習的內容轉化為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因為只有保證問題情境有意義,才有探討的價值。
二、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1.創設問題情境
語文探究式教學要求教師要善于創設出良好的問題情境。這里的“良好”指的是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和興趣。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教師必須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等內外部因素。
2.收集與處理信息
收集信息指的是學生能夠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資源,并對所需信息的指向比較明確。教師通過幫助學生主動收集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探究欲望。所謂處理信息,則是指學生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并提出自己的個人見解。
3.交流與合作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以往在學生眼中是高高在上的,很難接觸到的。然而現實的教學活動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往往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語文探究式教學模式強調師生間的交流合作關系的構建,教師要從傳道授業解惑的的角色轉變為學生探究學習的伙伴,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能一直像伙伴一樣陪伴,在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啟發。在采取這一方法時,教師一定要善于傾聽,這不僅能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同時也更能讓學生說出他們的心里話,使溝通保持順暢。另外,在對話時也要善于點撥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惑和問題,這時候如果教師通過雙方對話進行巧妙的啟發,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結果,就更有助于塑造他們的思維能力。
4.在活動中發展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是靜態的,而語文探究式教學強調對語文教學中活動性因素的發掘,把教學和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語文發揮其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的學科特點,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思考和體驗生活的機會。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在實施在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做到以下兩點:
(1)廣泛參與。以往的教學模式集中于知識的傳授,而對于學生們直接經驗的感知,則不太重視。使得語文教學變得過于理論化,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得不到調動,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語文其實是一門和現實生活聯系很緊密的學科,很多時候需要創造必要的情境讓所有的學生廣泛參與,深入其中去感受和領悟。這樣的方式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所包含的豐富的信息和情感,對提高其語文能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2)小組合作。這一策略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深入到每一小組和他們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小組合作策略可以有效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對孤立和隔絕的情況,有效提高師生交流的深度和密度,使學生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激發他們學習和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師生關系變得更融洽。此外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分享他們之間的心得體會,起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作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得到一定程度應用且已證明具有顯著效果的教學模式,隨著人們對它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對它的不斷改進和補充,在未來,它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合將會越來越緊密,教學效果也必然會越來越明顯。
作者:徐艷單位:江蘇省南京市中央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