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音樂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學習音樂的意義非常多,其作用也很大,在小學教育中,學生首次接觸抽象藝術就是在音樂中。除此之外,音樂也是培養學生情感、道德及審美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徑,其可以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想象力,所以音樂在小學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聽覺藝術;情感
藝術音樂是抽象藝術的表達方式之一。從古至今,音樂都有著培養道德情操、抒發個人情感的重要作用,學生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初級階段,在小學低年級的音樂課中,通過音樂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了解未知世界,在音樂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健全人格和品行。作為音樂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利用好音樂的特點,以音樂促教育。本文將結合音樂的基本含義,對音樂在小學教學中的意義和作用進行探究。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覺藝術,增強感知和審美能力
音樂是用聲音來表示,靠聽覺來感受的。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主要以童謠、鄉村音樂、紅色歌曲以及純音樂欣賞為主,這幾類音樂特色比較鮮明,學生可以更清晰地分辨出音樂里的聲音。例如:童謠所表現的旋律會比較歡快、活潑、有活力。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可以感受愉悅的氛圍,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童真的特性。在學唱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中歡快的氛圍,讓自己走進音樂的世界,從而提高其感知能力。而鄉村音樂則是通過各種樂器的配合,演奏出比較平穩的節奏,學生在聆聽學習時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有拉近學生與音樂距離的作用,在教唱時學生更容易接受。在學習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閉眼聆聽,感受每個節奏,用音樂創建場景,帶領學生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培養學生對美的概念。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藝術,豐富情感,提高情商
每一首音樂都能表達一種情感、一種情緒,而對音樂所表達情感的領悟被叫作情商,情商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很關鍵的作用。例如:在寫作中,學生能否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中,能否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受到寫作時的心境,這和學生的情商有直接的關系,而低年級小學生思想單純,是培養學生情商的最好時機,而音樂教學中歌詞和樂器的完美融合,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當時那種情境。我們用紅色歌曲來舉例,如:《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是極富有創造性的歌曲,歌詞朗朗上口,音樂催人奮進,在聆聽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威嚴和熱血澎湃,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感受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雖歌詞簡短,但充分表達了我們的共產黨和革命先輩為了新中國的建設,無畏敵人強大、克服重重困難的精神,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付出了鮮血和生命。通過這些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讓學生帶著敬畏感來學唱這首歌曲。音樂情感藝術的培養,不僅有益于音樂學習,對學生整個求學生涯和人生還有著引導的作用,通過音樂培養情感,然后將情感運用于學習和生活中,這是我們培養學生情感藝術的最終目的。
三、培養學生的音樂時間藝術,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
時間藝術在音樂中是指我們在欣賞音樂時要從音樂的細節開始,從局部開始,直到音樂演奏結束,這樣才會給我們留下完整的印象,而如果只欣賞音樂中個別片段,就無法體會到音樂整體所表現的意象。因為音樂在時間里展開,在時間里流動,學生需要在音樂中穿越到當時的年代、當時的場景,所以音樂藝術也叫作時間藝術。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學生年齡較小,想象空間沒有那么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引導,去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增強學生的想象力。俗話說:“詩歌不分家。”這句話告訴我們,歌詞其實就是一首詩,而詩詞也可以譜曲唱出來,這個在我國古代就有體現。
例如:蘇軾的《水調歌頭》、岳飛的《滿江紅》。激發學生想象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理解歌詞,記住歌詞,通過對歌詞朗讀理解詞中想要表達的含義,然后在學唱時通過律動,讓學生能夠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采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中,學生在熟悉歌詞的過程中知道小姑娘在清晨背著大竹筐去山上采蘑菇,而且采得蘑菇又大又好,當學生明白了歌詞意思后,再通過歡快的旋律,加上一些肢體動作,讓小姑娘采蘑菇時的場景浮現在眼前。通過這種先朗讀熟悉歌詞,再進行教唱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能更好地心領神會,從而激發自身的想象力,提高想象力。
小學低年級音樂在整個教學中都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從年齡上來講,低年級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非常強,并且音樂教學是讓學生在一個歡快的、充滿樂趣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所以,音樂并不是所謂的副科,只是課時相對較少,即只要是出現在課程之內的學科都是學生需要的。這就需要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作用,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以實現音樂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樂意.從音樂審美心理角度對45篇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案例的分析報告[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11.
[2]賈蓉靜.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作者:李黎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