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積極心理學在職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實用性、技能性的人才。然而職校教育有其特殊性,職校的學生在學業的道路上遭受的挫折感較大,負面心理因素影響了學習的質量和教育的效果,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在職校學生管理中有著創新性啟發性的重要意義,有助于職校生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人格,開發創新思維,樹立職業理想。研究積極心理學對于職校學生管理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極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職校學生;德育管理;應用研究
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職校教育中,環境的開放性、教育方式的多樣化、人際交往的復雜性和頻繁性都對廣大職教的學生管理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職校學生這一龐大的群體,如何提升他們的主觀幸福感,如何激勵他們正面情緒,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優良的品質、較高的職業素養就成為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1積極心理學的簡介
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表現為人本身可以自行自我調適、自我管理,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能夠讓人產生幸福感,樂觀情緒從而促進機體的健康。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方向,為心理學的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視覺,因此積極心理學理念對于職校學生的教育管理意義重大。積極心理學的實踐可以幫助人們對于問題做出積極的解釋和反應,創造性地解決所遇到的難題,從而修正先前心理學發展的不平衡。積極心理學強調心理學的發展既依賴于預防和治療人類的心理疾病,同時更依賴于培養、建構人類的優秀品質,二者可以相輔相成,平衡發展。同時,積極心理學強調社會文化環境對于積極性格的影響,社會文化環境和個人成長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2職校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首先,學業方面的困惑。職校的學生是應試教育體系中的“失敗者”,這種身份定位給他們帶來很較大的消極影響。職校的學生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努力學習課本知識,但由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最終沒有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標;另一種是沒有努力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導致積重難返,無法跟上學習步驟,最后成為被“應試教育”淘汰的對象。不管屬于以上哪一種類型,學生普遍存在自卑的心態,長期以來沒有成功的心理體驗以及被尊重的滿足感。這些不滿足往往給學生帶來各種負面的情緒。其次,心理方面的困惑。職校的學生多數情況下生理年齡是成熟了,心理年齡仍然幼小。他們對于教師的贊揚和欣賞充滿著矛盾的心態,一方面由于多年學習生涯中得到的負面評價,他們已經習慣了對表揚絕緣,習慣于批評,產生了無所謂的消極心態;另一方面,他們對難得的贊賞表現出猶如小學生般的熱情和渴求。所以形成了他們對于贊揚的敏感,一方面需要稱贊,另一方面又對蒼白的形式化的稱贊又不屑一顧,甚至有時把善意的表揚也理解為是諷刺和挖苦。同時,由于長期的負面評價使他們對批評和責罵產生了積極心理學中所說的“習得性無助”的效應,甚至認為自己就是學困生,對于老師的善意的批評和贊揚都表現出冷漠的一面。因此,積極心理學中對學生恰當的鼓勵與正面的引導,認識學生的心理需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個體差異,挖掘其自身的積極因素,從而給予他們真正的幫助和正確的引導是我們職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重點。
3積極心理學對職校學生管理的啟發研究
3.1積極心理學幫助職校學生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經濟社會,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樂觀精神。積極心理學倡導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研究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從而逐漸培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積極心理學啟發我們要不斷磨礪學生的意志,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努力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面對挑戰打擊。教育者更需要使用互助式、自助式心理輔導,遵循正面引導、成功式引導、評價多元化等原則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適時恰當地表揚學生,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也要掌握表揚的技巧,使表揚真誠到位,不至于流于形式和刻意表揚;積極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積極的心理體驗。
3.2積極心理學有助于培養職校學生積極的道德人格
積極心理學的另一個主要研究對象是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要培養和造就健康人格,一個人的人格優勢,會對其生命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合格的職校學生,不但要具有賴以生存的專業技能,更需具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質,要充分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培養學生積極的道德人格。一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個別職校學生迷失了方向,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實用主義等歪曲的價值觀侵蝕了他們的思想,導致了錯誤的道德價值觀的形成。積極心理學倡導要激發學生的積極品質,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因此,教育者要善于運用正面事實以及積極態度來慢慢影響學生,堅定社會中的正能量并發揚光大,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力。二是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和責任心。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為他人服務、為集體服務,并體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培養積極的情感。教育工作者更要通過環境的營造、人際關系的協調、人生目標的設定積極引導學生正義感的培養,通過輔導學生對學校管理制度和培養制度的認可,促進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進而培養學生的正義感。
3.3積極心理學有助于職校學生樹立明確的職業與人生目標
就像哈佛積極心理學教授本•沙哈爾所說的那樣:“目標賦予生命一種意義,一種選擇,朝目標邁進的每一步都會感受到幸福。”引導職校學生進行切實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并且這項工作應該在入學之初就開始運作,對于職校的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職校學生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近期的和遠期的、實際的和可行的,從而設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有了目標的設定才能有前行的動力。筆者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學生入學之初,就應該進行。入學初期可以通過專業學習介紹、職業前景預測、專業優秀學員示范、專業導師講座等介紹性的課程讓學生對所學專業有一個基本了解和樹立學習信心。在基礎學習階段過渡到專業學習階段的過程中,可以安排專業對口的社會實踐,了解專業的社會發展現狀,或者成立相應的學校專業社團,定期邀請行業成功人士、企業負責人來校向本專業學生介紹本專業的情況和對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學生明確自身今后努力方向和發展目標。在畢業前期更可安排就業指導、成功校友講座、企業招聘、優秀學員推薦、頂崗實習等與就業緊密相關的職業生涯指導。幫助學生在職業學習的每個階段,設立起短期、中期、長期的人生規劃。著名作家卡洛琳•米勒和心理學家邁克爾•弗里奇博士在其著作《人生目標清單》中指出目標設定的科學理論與積極心理學相結合,幫助人們設定并實現目標,進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根據職校的特點為學生設定科學的人生目標,制定切合學生自身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是職校德育工作從源頭上本質上解決學生厭學情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堅定學生的學習目標,把消極學習轉化為積極學習的重要方式。
4總結
積極心理學為職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認知,優化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助于學生緩解和宣泄不良情緒,培養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習乃至職業目標,增強學習目的性和提高學習動力。積極心理學對于提升職校學生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個性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在職校學生管理過程中,應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培養職校學生養成良好的心態,學會正確把握自己。這樣職校學生才能學會用積極的思想對待生活中的成功與挫折,取得長足發展,成就幸福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朱穎.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職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匯,2012,(23).
[2]梁濤.論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教研版),2011,(2).
[3]劉燕,謝鋼.積極心理學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1).
[4]張瑩.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激發小學生道德學習內驅力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4,(7).
[5]苗元江,王蓓,白蘇妤.江西省大學生幸福感狀況調查[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
[6]王佳利.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2,(12)
作者:張喻玉 單位:重慶市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