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舞蹈鑒賞的價值實施范文

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舞蹈鑒賞的價值實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舞蹈鑒賞的價值實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舞蹈鑒賞的價值實施

關鍵詞:舞蹈鑒賞;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價值;實施

舞蹈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動態的舞臺藝術,音樂、情感、形體和動作是其組成的基本元素。它通過與音樂的交互并以動作來表達情感,表現生活并將生活向藝術升華[1],它的美通過動作和表情,音樂與韻律,服裝與舞美來呈現。這種呈現出來的美是需要鑒賞的,帶著審美的情趣去感受舞蹈,讀懂舞蹈無聲的語言,感召和凝聚藝術經驗。舞蹈鑒賞作為舞蹈教育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通過它來培養并提升學生關于舞蹈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從美學的角度去了解舞蹈的內涵和風格,并培養學生舞蹈感知和舞蹈創新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舞蹈鑒賞能力不僅是學生學習舞蹈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

一、舞蹈鑒賞教育是高師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

(一)舞蹈鑒賞可以提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人文素養舞蹈的人文性,是指舞蹈的內容、形式、風格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涉及到民族歷史、宗教信仰、生產方式、倫理哲學、審美情趣等方面[2]。舞蹈鑒賞對舞蹈技能的感知,不是簡單地從動作層面展開,而需要將其與之相關的文化和歷史相關聯,將舞蹈技能與舞蹈人文結合,掌握舞蹈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并帶著這種經驗去解讀舞蹈的內涵,體驗舞蹈的技能特點。比如在學習芭蕾舞蹈之前,先欣賞芭蕾舞蹈,了解芭蕾舞的成因、歷史與西方的宗教、文化,有利于學生理解芭蕾舞的經典動作———“開、繃、直、立”的動作特征的形象意義。而在學習民族民間舞蹈前,先了解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等,再進行動作的講授會更容易讓學生體會和接受。例如引導學生認知蒙古族作為“馬背上民族”的性格特征,想象廣袤的蒙古草原和蒼穹天際以及這種自然環境賦予這個民族的豪放、灑脫和彪悍,以及蒙古族人騎馬射箭的颯爽英姿,這些不僅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蒙古族舞蹈“上身略后傾,頸部稍后枕,視線開闊,立腰拔背”的體態特征[3],“硬肩、柔肩、雙肩、笑肩、聳肩、碎抖肩”等一系列肩部的動作以及腳下的“馬步”動作,而且可以透過這些動作領會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特征。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尤其是沒有親身領略過草原文化的學生來說,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甚至故事等形式,在舞蹈鑒賞課中了解這一文化,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舞蹈技能,還可以提升學生關于舞蹈的人文素養。

(二)舞蹈鑒賞可以提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創編能力作為未來的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舞蹈素養。這種素養不僅包括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還包括創編舞蹈的能力。這種素養的養成自然需要系統、專業的舞蹈教育與訓練。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中不乏訓練舞蹈表演技能的課程,但舞蹈創編能力的訓練只能通過舞蹈鑒賞課程實現,因為舞蹈鑒賞課程是體現舞蹈創編內容最好的課程之一,學生在舞蹈鑒賞中能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創編能力,給今后的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舞蹈鑒賞中突出兒童性體現了高師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兒童舞蹈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尤其需要強調兒童性,因為舞蹈是兒童本能的需要,兒童的舞蹈活動往往具有很強的自娛性和即興色彩。因此,面向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鑒賞尤其強調了對兒童舞蹈的鑒賞,把握兒童舞蹈的審美特征,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使學生不僅能演,而且能教、能編。

(三)舞蹈鑒賞提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礎訓練效果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一般而言都是“言傳身教”,學生通過老師的示范來進行模仿學習。在模仿過程中學習的效果取決于老師示范的規范性和學生對舞蹈動作理解的準確性。然而,這兩點在實際舞蹈教學中卻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不同老師動作示范的規范性可能會存在差異,學生本身舞蹈動作技能基礎薄弱,兩方面的因素就導致了學生對舞蹈動作觀察、理解、模仿和訓練帶來了諸多的影響和困惑。舞蹈鑒賞課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舞蹈基礎訓練效果。因為,舞蹈鑒賞課程中用于教學的素材都是經典的舞蹈作品,這些作品中舞蹈的動作、編排等的規范性程度都是相對較高的。因此,老師在舞蹈鑒賞課中在呈現優秀的舞蹈作品的同時給以解釋性講授,可以極大提升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使學生能更精確的觀察舞蹈動作的特點,把握舞蹈整體風格,一方面提升其舞蹈鑒賞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彌補“言傳身教”過程中規范性的不足。只有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才能提高其舞蹈技能、素質,才能使其更好的進行舞蹈學習[4],提高學生基礎訓練的效果。

二、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鑒賞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專業素養薄弱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專業素養薄弱首先表現在學生舞蹈基礎薄弱,這是制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鑒賞的一大挑戰。一般的舞蹈教學,都強調基礎的動作訓練,“言傳身教”幾乎是所有舞蹈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即教師對舞蹈動作進行展示,學生則“依葫蘆畫瓢”地模仿。在這個過程中,舞蹈學習的效果不但取決于學生的對動作體察入微的觀察力,還取決于學生的審美能力。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進校學習舞蹈之前,沒有經過系統的審美訓練和教育,因此審美能力是不足的。他們在最初欣賞舞蹈作品時,大都只停留在觀舞品技這一層次,他們喜歡注意的是舞蹈演員的形體、長相、服裝、道具、動作基本功技巧等。而且每個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對動作的觀察能力也參差不齊。沒有完整的舞蹈知識體系,對于教師傳授的舞蹈知識和相關動作技能不能夠完全消化和吸收[5]。

(二)缺乏適合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鑒賞教材目前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在舞蹈鑒賞課程的開設和質量上都不盡如人意,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很多教材的科學性、規范性、系統性不足導致教學目標難以明確,教學質量無法保證。雖然,現有的教材市場上,也有一些比較優秀的教材,但這些教材使用的學生層次多是舞蹈專業學生,而且教材的風格大多屬于“研究式”。這些教材的專業性和系統性是毋容置疑的,但其相對于以培養學前教育教師為目標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這些教材的“師范性”不明顯,針對性不強,沒有體現因材施教以及高師舞蹈教材的核心功能不能達成[6],不能滿足該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舞蹈鑒賞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課程的內在要求當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鑒賞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為主,“滿堂灌”、“看視頻”、“看電影”等單純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不在少數。事實上,舞蹈鑒賞應該是一種理性和感性交互的認知活動。不僅需要通過利用豐富的感覺通道去感知舞蹈的形、音、色對感官的沖擊,還需要領會理解動作、技法、編排背后所期望表達的情感和意義。當然,要想從舞蹈鑒賞中獲得美感,僅有認識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對舞蹈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等多種感情能力同樣重要。而現有的舞蹈鑒賞教學由于課時的限制使得課堂教學僅僅停留在呈現舞蹈畫面和言語性舞蹈評論的層面上,很少上升到體驗和情感的層面。因此,被簡化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有的只是知識的傳授,很難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和美的體驗與領悟。

三、舞蹈鑒賞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實施

(一)培養能夠勝任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鑒賞課程的教師真正完整、立體式的舞蹈藝術教育對教師而言十分具有挑戰性,然而,當下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舞蹈教師的水平良莠不齊[7]。而舞蹈鑒賞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舞蹈基礎技能、良好的舞蹈審美情趣、貼近生活的幽默和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扎實的舞蹈基礎技能是所有舞蹈教師的基本要求,舞蹈鑒賞需要教師通過示范的方式近距離地向學生分解展示作品中的典型動作,如果沒有扎實的舞蹈基礎技能,很難保證動作的規范性,這對于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認知和學習動作至關重要;良好的審美情趣是舞蹈鑒賞課程的靈魂,舞蹈鑒賞課教師的審美情趣將決定著一個好的舞蹈作品被如何解讀,是否能真實還原創作者和表演者的意境,賦予作品更多美的意蘊和價值,這一方面會影響舞蹈鑒賞課的教學內涵,還會深刻影響學生的審美體驗;貼近生活的幽默是不但可以使舞蹈鑒賞課程落地平實,使學生明白藝術和生活血脈相連的關系,而且可以使學生不會對藝術鑒賞的“高端大氣”敬而遠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活躍程度;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舞蹈鑒賞課教師上好鑒賞課的關鍵能力,它可以將老師對作品的“意會”通過豐富、生動和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使學生更系統、真切地認知、理解作品的內涵和外延,這是舞蹈鑒賞從“形”、“意”的抽象體驗到具體的知識性總結的必要途徑。

(二)開發適合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鑒賞教材教材是課程教學的基礎,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沒有好的教材,教學效果實難保證。因此,在面向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鑒賞課程教材編寫,一方面要將傳統與時展相結合,保證教材的豐富性與創新性。即教材編寫的內容安排上既要將傳統的、經典的舞蹈作品作為鑒賞的對象,比如民族民間舞。民族民間舞蹈不僅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更是我國舞蹈的瑰寶,通過對民族民間舞蹈作品的鑒賞,讓學生感受到中國的優秀文化,提高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同時要將反映時代特色的,新潮前衛的舞蹈作品,尤其是體現科技、創新、融合等新時代特征的好的舞蹈作品納入到教材中來。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情特點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要求,提高課程教材的針對性。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多數學生從未真正意義上接觸過舞蹈方面的藝術教育,對這個領域的知識是知之甚少的,尤其是他們對舞蹈的理論知識是欠缺的。因此面向他們的舞蹈鑒賞教材應該注重舞蹈理論知識的基礎性和易讀性;同時,由于該專業學生未來是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面對的是學期教育階段的兒童,因此舞蹈鑒賞教材中鑒賞作品的內容和風格設計應該要體現兒童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三)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和形式舞蹈鑒賞在高師舞蹈教學體系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一方面需要學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理解并能通過舞蹈動作去呈現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和要義。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不同舞蹈的主體風格,并通過表演和創編去表現它。因此,舞蹈鑒賞課堂需要將不同時代和不同題材的作品,或者將不同風格和不同物種的作品帶進課堂,引導學生接觸、感受、認知舞蹈的文化內涵、生活意義和藝術風格,幫助學生理解舞蹈動作和舞蹈形態的成因,把握舞蹈風格及舞蹈創作的規范性,將舞蹈中的角色、故事與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串聯,主動融入舞蹈活動,如身歷其境地“親歷”舞蹈作品中角色的情感和生活,以及故事的發展線索,提高想象力的同時提升舞蹈欣賞能力,為日后藝術素養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8]。同時,有助于體會舞蹈表現的神韻和美感,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舞蹈創編靈感;此外,還需要在舞蹈鑒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除了讓廣大學生充分感受到舞蹈作品中的精神和魅力外,還提高學生對音樂、道具、舞美的運用。這對于學前教育教學中發揮舞蹈教育的價值也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許姝.高校舞蹈教師藝術審美教育及理論教學研究———評《舞蹈鑒賞》[J].教育評論,2016(12):166.

[2]欒曉梅.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內容整合[J].大舞臺,2010(5):184-185.

[3]朱暢.舞蹈教學中舞蹈鑒賞的滲透作用[J].四川戲劇,2013(5):156-158.

[4]歐陽喜媛.論中職學校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培養[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2):141-142.

[5]解冰冰.舞蹈互動式教學模式芻議[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9:196-198.

[6]郭亮,袁琳.淺議高師舞蹈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北方音樂,2019(2):150+156.

[7]田培培,陸佳漪.回歸本體與旨歸本核———關于舞蹈藝術教育的概念辨析及當下問題研究[J].舞蹈,2019(3):45-51.

[8]詹惠玲.小學舞蹈課堂中情境舞蹈教學的運用研究[J].當代音樂,2019(3):114-115.

作者:許蕓蕓 單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在线色视频| 清超市欲目录大团结|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视频网|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mp4|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 人人做人人爽人人爱|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网站| 五月婷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污软件app下载| 六十路依然风韵犹存|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最新黄色免费网站|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jizz国产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人间**电影8858| 精品国产三级a|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被夫上司持续侵犯7天| 国产单亲乱l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爱做人成小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2018天天干天天射|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大荫蒂女人毛茸茸图片| narutomanga玖辛奈本子| 小兔子被蛇用两根是什么小说| 三级演员苏畅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