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優化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體育舞蹈自傳入中國后迅速得到了普及和推廣,并隨之步入高校課堂,備受大學生的青睞,但目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由于理論和實踐教學相對薄弱,尚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抽取了某省部分高校,對該高校的體育舞蹈教學現狀展開了調查,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關鍵詞: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現狀;對策
一、體育舞蹈的涵義
體育舞蹈又被稱為國際標準交誼舞,是集體育、音樂、舞蹈于一體,具有健身、競技、消遣、娛樂、審美價值的一種活動形式,源自于歐洲,20世紀80年代被正式引入我國,并迅速蓬勃發展起來。1987年步入高校,成為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體育舞蹈是一項體育與藝術融合的運動,其中美是體育舞蹈的重要體現。在體育舞蹈的訓練、比賽及表演中,美貫穿始終,是體育舞蹈參賽制勝的主要因素。通過美的顯現,才能使體育舞蹈的藝術特征更為突出。綜合中、西方對體育舞蹈美的本質的認知,可以發現如下特征:①體育舞蹈的審美形態主要表現為:健康美,包括身體的健康美、精神的健康美和行動的健康美;身體美,體育舞蹈是身體藝術的極致,它主要包括體形美、姿勢美、肉體美及精神美等要素;運動美,包括技巧美動作美及表現美等;結構與造型美,包括連接美、編排美、造型美、技術美及難新美;行動美,包括道德美、意志美、情感美、理性美及和諧美;音樂美,音樂獨有的魅力促進了體育舞蹈的發展,構成了體育舞蹈的審美形態。②體育舞蹈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在抒情性、表演性、過程性和流動性及節奏感和韻律性等方面。③體育舞蹈的審美特征具體表現為:體育舞蹈是以人體美為主要內容的形式美,它的審美具有直觀性、虛擬性、高度的概括性與凝練性等特點。近幾年,隨著體育舞蹈運動的快速發展,,體育舞蹈得到了廣泛普及,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體育院校都開設了體育舞蹈專業,一些具有條件的院校也都開展了體育舞蹈專業的選修、必選課程,以培養他們對高雅藝術的追求并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從而帶動了體育舞蹈教學的發展,目前我國高校體育舞蹈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理論和實踐還比較薄弱,構建系統化的體育舞蹈教學體系,對于增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藝術素質,促進高校體育舞蹈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了某省15所高校作為研究對象,針對該高校的體育舞蹈現狀展開了調查,系統分析了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舞蹈課程開設的目標、教學內容、教材的選擇、教學環境、師資現狀等方面的內容,以便為該省體育舞蹈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2.1體育舞蹈教師數量不足,整體水平不高
教師是影響教學質量最重要的變量。調查發現從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工作的教師以女性居多,男教師所占比例僅為36%,男女比例相差較大;教師的年齡以46—55歲居多,占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平均執教年齡為8年,教學經驗豐富,是高校體育舞蹈的骨干力量,但這些教師絕大部分并不是體育舞蹈專業出身,大多畢業于藝術體操、田徑、游泳等專業,只是因為當時沒有專業的體育舞蹈教師而從其他項目專為教授體育舞蹈課程。35—45歲的體育舞蹈教師占總人數的30%,而體育舞蹈專業出身的教師的年齡大多在35歲以下,僅占總人數的20%。由此可見高校體育舞蹈教師年齡比例嚴重失調,缺乏年輕專業的師資。從學歷結構上來看,體育舞蹈教師中研究生學歷的僅有2人,占總人數的6.2%,其他的都是本科和大專學歷。國家教育部《關于新時期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規定以教學為主的高等學校應具有超過60%的研究生學歷的教師,顯然該省的體育舞蹈教師數量與國家規定之間差距較大,具有高學歷教師所占的比例嚴重偏低。從職稱上來看,副教授以上所占的比例為29%,講師占57%,助教占14%,職稱結構相對比較合理。從繼續教育和培訓上來看,60%教師表示外出培訓的時間較短,大多在十天左右,培訓內容陳舊,沒有講授實質的內容,培訓效果不理想。從教學評價上來看,大部分學生表示對教師的很滿意,能夠從教師那里得到情感需要上的滿足,但他們同時表示希望教師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改變過去死板、教條的教學形式,創設輕松活潑的舞蹈環境。
2.2體育舞蹈教學內容設置及定位不合理
在抽取的15所高校中,僅有5所高校開設了體育舞蹈課程,其他的10所高校因種種原因限制,并未開設體育舞蹈課程。在開課的5所高校中,2所高校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開設了體育舞蹈專修課程,對于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以選修的形式開設,其他的3所高校均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體育舞蹈課程,從整體上來看,該省的體育舞蹈課程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態勢不均衡。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5所高校中,2所高校在第一學年開設該課程,在第二學年開設的有2所,第三學年開設的有1所,教學內容以形體訓練、基本舞姿控制、節奏訓練、交誼舞、摩登舞和拉丁舞為主。體育舞蹈對練習者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求練習者在學習體育舞蹈的同時進行芭蕾形體和爵士舞的練習,調查發現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5所院校的平均按時為50課時,并沒有安排專門的形體芭蕾課,這說明高校體育舞蹈的教學安排還不夠系統完善。
2.3教學基礎條件較差,教學設施不完善
教學設施是教學活動開展的物質保障。體育舞蹈對于場地有獨特的要求,以形體房或標準的室內舞場為最佳,室內要鋪設木地板。調查發現,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5所院校中僅有1所高校具備標準的形體房,占總數的80%,其他的4所高校是在籃球館、體操館等室內場所開展教學,而且由于場地有限,使用率高,通常在同一室內還有其他的課程同時開展教學,嚴重破環了體育舞蹈的教學氛圍,影響教學質量。調查顯示,87%的學生表示現有的教學場地無法滿足需要,急需改進。
三、教學優化措施
3.1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師資水平的高低是影響高校體育舞蹈推廣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是體育舞蹈課程實施的靈魂。為了提高體育舞蹈的教學質量就要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工作,大量引進年輕專業的人才,加強同體育舞蹈協會的合作,要注重年輕教師的培養,邀請省內外舞蹈專家、優秀舞者進行專題式講座,對當前體育舞蹈熱點、體育舞蹈專業發展、教學基本理論等進行解讀,加強信息交流,提高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素質。完善現有的體育舞蹈教師培訓體系,選送在職教師外出培訓和進修,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搭建網絡研修平臺,開展專題視頻學習、研討交流等活動,實現培訓線下與線上結合、周末與平日結合,實現培訓的常態化、網絡化。體育舞蹈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專業素質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教師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將會極大的影響體育舞蹈課程的質量。為此教師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課堂中、排練時精神飽滿、態度積極、心情愉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不斷的改革與實踐,用豐富多樣的藝術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積極探討先進的教學方法,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創造寬松愉悅的舞蹈氛圍,堅持不懈的提高舞蹈專業技術,經常參加體育舞蹈比賽,以提高技術水平和表演經驗。
3.2規范教材體系,優化教學內容
體育舞蹈的精彩不是在于玩了多少技術技巧,而是在于你有沒有很好的詮釋這個舞蹈,你的呼吸,你的情感,你的節奏區分,你的動作之間的連接做的好,才是真正的好!能把簡單的舞蹈,跳出不一般的神韻和味道,那才是高水平!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自己的情感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才能愉快地完成“萌發學生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的任務。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培養自學能力;激發創造力為主。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學生正確的表揚和鼓勵,對他們的小進步進行肯定,是一種很積極的強化方式。事實證明,鼓勵學生的進步并借機正確引導比直接學生孩子的錯誤更容易讓學生受,更能促進舞蹈教學的順利開展。突破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教學,高效收集信息,補充信息,及時分析,讓學生通過直觀、真實的畫面,了解技術,欣賞體育舞蹈的魅力,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充分提高教學效果。
3.3改善教學環境
高校要積極轉變對體育舞蹈課程設置的態度,擴大對體育舞蹈項目的宣傳,加強對該項目的了解,豐富課外活動內容,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舞蹈文藝活動,在實踐中逐步推廣體育舞蹈文化,以活躍校園文化和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經費投入,改善教學環境,進一步改善場地器材條件,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加強體育舞蹈教學的組織與指導,為大學生課外鍛煉提供時間、物質和組織上的保證。加大高校教育改革力度,積極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閑暇時間,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體育意識的教育,鼓勵學生參加體育舞蹈協會,使學生對體育舞蹈項目的熱愛進一步得到加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
參考文獻:
[1]王波.湖南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2]吳緒敏.“陽光體育”背景下山東省高校體育舞蹈教學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03:86-90
作者:宋曉俊 洪慶林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