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音樂課程舞蹈教學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進行教學高中教育階段音樂教學舞蹈訓練內容時,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創設更多的學習機會,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有效地展示,充分掌握舞蹈技巧,在不斷觀察生活的基礎上,學會創新。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而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從根本上保證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
高中;音樂;舞蹈;教學
基于大力落實新課程教學標準這一背景,高中教育階段中音樂學科的舞蹈訓練作為學生進行的二次藝術創造,教師若是可以高效的將學生徹底帶入至學習情境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學習視野,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筆者主要以高中教育階段音樂課程中的舞蹈訓練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談些教學策略。
一、高中音樂課程中的舞蹈訓練內容
高中教育階段音樂課程中舞蹈訓練,主要是對學生的基本功進行訓練。所謂基本功,主要是指對學生個體柔軟度與力度的舞蹈訓練。身體的柔軟度主要是指:以訓練的形式來進行實際拉長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強化自身的協調性與靈活性的方法。力度主要是指:高中生通過自身對于機體中的各個部位的訓練。
二、高中音樂課程舞蹈訓練的實踐探索
1、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教學標準中一再強調,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準則。學習興趣作為當前階段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是學生樹立終身學習音樂的物質基礎。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科學的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風趣幽默的教學模式和啟發性的教學語言,全面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高中生的舞蹈訓練興趣,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舞蹈涵養,豐富自我的業余學習生活。由于藝術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并存活于現實生活,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將音樂課程中的舞蹈訓練作為一種核心主題,以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外部展示的主體,帶領班級中學生進行探究其內在存在的文化關聯,進而深入的研發出它們存在的潛在的文化特點與形成所需的各種因素。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有效的創設學習情境,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而全面激發學生的舞蹈訓練興趣和藝術創新的欲望。
2、選擇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
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因素。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時,要選用具有實效性的內容,結合自身的經驗,尤其注意如下幾點:首先,教師要盡可能選擇一些節奏比較輕快、鮮明、韻味比較明顯的舞蹈曲目,并循環播放,使學生對其旋律具有一定的了解與記憶;其次,教師要要求學生的舞蹈動作風格各具特色,充分發揮出自我手腳配合的能力;最后,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實際舞蹈訓練過程中,適當的擴展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其可以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除了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以外,情節緊湊的教學進度、清晰明了的教學思維、風趣幽默的教學模式也已成為評價教學質量高與低的一個關鍵環節。例如,在進行高中音樂《灰色的馬》這一課教學時,教師需要將蒙古族的音樂形式舞蹈風格細致劃分,等到班級中的學生對其有所了解后,再次進行舞蹈訓練,最后進行創編舞蹈。民族音樂舞蹈全部來源于人們的實際生活,在當前蒙古族人民的實際生活中,馬作為唯一一種可以信賴并寄托的文化支柱。教師需要選擇這一角色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主題,并將這一內容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蒙古族音樂舞蹈與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馬之間存在的不可分離的關系,進而充分領悟音樂及舞蹈形式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經過全面觀察和開展課堂教育活動后,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學生學習思維的啟發者,要擔負起推動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責任,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實際訓練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引導學生在舞蹈訓練中學習體驗
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可以自主的依據其學習目標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里所說的自主獨立進行舞蹈行為,與專業層面的舞蹈存在很大的差異。其教學目標,主要是依據新課程教學改革對于高中音樂教學課程中舞蹈訓練教學的要求,全面培養高中生對于舞蹈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進而制定出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樹立學生的舞蹈學習意識的教學目標。通過不斷的學習訓練,使學生可以在聽到音樂的第一時間內做出身體反應,隨著音樂的旋律與節奏進行律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班級中學生的實際舞蹈學習能力,進行分層訓練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芭蕾舞教學時,需要在班級中挑選一部分身體柔韌感比較強的學生進行舞蹈學習;對于班級中一些節奏感比較強的學生進行現代舞、集體舞等舞蹈類型的教學。這一做法,不僅可以使班級中的學生由原本的無法理解,轉變成為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而且讓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理解并掌握舞蹈動作和音樂的配合。學生在掌握了這一系列的舞蹈技能后,可以有效的提升舞蹈動作的連貫性與節奏感。通過學習豐富的舞蹈形式,也進一步的開發了學生的舞蹈創新思維。不論是班級中一些舞蹈功底比較好的學生,還是部分因為自身理解能力比較差而不愿意展示自我的學生,教師都需要為其進行提供可以展示自我學習成果的機會。
4、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舞蹈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過去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思維創造力。對于班級中一些具有獨特學習觀點的學生,教師要充分尊重并鼓勵學生的學習觀點。因為教師一個小小的行為就有可能改變學生對于學習舞蹈的看法,甚至是學生的一生。在引導學生進行舞蹈創新時,不可以過于心急,要事先進行學生,編排舞蹈最為基本的三個要素為:動作、空間、時間。動作是舞蹈中的重要形式和力量的展現;空間則是學生進行實地展示的場所;時間則是學生對于編排舞蹈的內在節奏與速度之間的權衡。若只是單純的教授基本的舞蹈編排技法,學生將停滯于舞蹈動作的整合階段,要想學生創造出具有文化內涵的舞蹈藝術作品,就必須深入進行觀察生活中可以用于編著的舞蹈材料。如果缺乏對外界生活的細致觀察,即便有音樂教師專業的技術指導,學生仍無法進行舞蹈藝術的編排。為此,音樂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活動中,不僅需要教給學生專業的舞蹈創編技巧,同時還需要鼓勵學生觀察自我學習生活,并在生活實踐中摸索出適宜自己的舞蹈編排素材。高中生正處于一個思維十分活躍的時期,經過學生的奇思妙想后,會產生大量的舞蹈編排的創意內容。教師此時需要幫助學生將這一部分內容,全部轉化成為實際的舞蹈動作,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舞蹈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雨柔.高中舞蹈教學現狀及音樂選修課“音樂與舞蹈”教學初探[J].陜西師范大學,2015.05;56-57
[2]尚宜佳.普通高中“音樂與舞蹈”模塊教學研究[J].河南大學,2015.
[3]鄭大莉.舞蹈形體訓練在音樂學課程設置中的作用[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01:
作者:曹曉星 單位:深圳市沙井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