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滲透式雙語下的化工原理實驗教學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高校各大學科中,化工原理實驗教學課程是最早實施雙語教學的課程之一。該課程實施雙語教學對于培養應用型化工人才、拓寬學生視野及與全球化工產業接軌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基于從業人員多年化工原理實驗教學實踐,對該學科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學體系構建進行了總結,對具體的實施方法進行了探討。
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脫離,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相互脫離的現象,不僅教學模式較為單一,而且學生觀察問題的視角有很大局限性,導致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不能有效提升[1-3]。因此,對我國高等院校引進國外原版教材,開啟全英雙語教學,讓學生接受符合國際標準的教育,是高校所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化工原理》是中國最早開設雙語教學的課程之一[4]。圍繞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本科人才這個核心,以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教育部核心課程材料為依據,對《化工原理》從雙語課程資源到全英語教學以及全英語教學體系建設進行研究與實踐[5-7]。
1化工原理實驗課程雙語教學現狀
《化工原理》是化工類的一門必修技術基礎課,它由三部分所組成,即理論課、實驗課、課程設計,而每個單元都是《化工原理》理論課程的一個章節。全球有很多國家都在以McCabe.W.L.,Smith.J.C.andPeterHarriot,UnitoperationofchemicalEngineering,Mc⁃Graw-HillBookCompany為教材,而且該書共計29章1114頁[8]。然而,我國化工原理教材通常卻僅有8~16章,還在重要章節中設置了相應試驗[9]。由此特點可以看出,英語原版理論教材每個章節平均為38頁,從一個理論到另一個理論,從一個公式到另一個公式,從專業術語到專業術語,這會導致學生很難記住。對當前大學生英語水平來說,在不增加課時狀況下學習原版教材,很難掌握國際通用化工專業的詞匯和短語。每個實驗指導在英文中平均只占3~10頁,其中內容所包含有大綱和原理以及實驗的目的、裝置、流程、操作方法、數據處理等,既涵蓋了相應章節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和公式,也闡述了實驗技術在全球發展現狀、工程實踐操作規程、實驗處理方法等[10]。因此,在《化工原理》實驗課程中適當地實施滲透式雙語教學,教師既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和形象地理解教學內容,還能有效降低學生對英語理解的難度。利用10~15個化工原理實驗,學生能夠從中學到英文核心詞匯及英文版實驗指導,對化工技術的基本術語輕松掌握,學會用英語介紹具體實驗步驟,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
2滲透式雙語教學
所謂的雙語教學,它是指同時用兩種語言講授一門課程的教學,而不是單語言教學或外語教學[12]。雙語教學概念源自于20世紀西方一些發達移民國家,如美國,主要為了利用雙語或多語言教學來達到國內多元化共存的目的[13]。雙語教學共分為全英式、整合式、滲透式三個層次。其中全英式與整合式雙語教學不僅時常需要利用國外原版英語教材,而且在教學時還需為學生提供一個全英或半英的教學模式,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必須具備很高的英語水平,屬于一種很高級的雙語教學模式[14]。滲透式雙語教學模式是基于學生和教師的語言實際情況,由淺到深地進入學科的課堂中,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利用英語介紹主要定理與關鍵詞,基本以母語來支撐理解、交流收集、整理和使用能反應學生年齡、學科教學特征的課堂教學用語,來開展雙語教學的最基本方式,最終將學生對學習課程的興趣激發[15]。
3基于滲透式雙語理念的化工原理實驗教學實施方法
3.1建設與滲透式雙語教學相匹配的實驗教材
對化工原理實驗課程實施滲透式雙語教學必須具備相應的實驗指導書。國內對于這類相關的書籍還并沒有,并且在國外原版英語教材中,也很難找尋到具有相同深淺和與實驗設備配套的教材。因此,為了保證化工原理實驗課程順利實施滲透式雙語教學,在2005年編寫了一本配套的《基于Matlab的化工實驗技術》(中英雙語)實驗教材。該書的特征之一則是實驗指導是中英文雙語編寫的。1)在中文部分,每個實驗指導的第一級和第二級標題是運用中文和英文進行表達,而實驗內容的核心詞匯則是應用的英語表達的,并且配有音標。2)為了匹配由中文實驗指導的實驗內容和實驗設備,英文部分則是利用對中、英文原版實驗指導重復對比與深入分析,從而讓學生真正地學到知識,不論是在形式上或是在內容上,都可以與世界主流技術及思想接軌。為使學生方便學習,還將對每個英語指導配備注釋。經過兩個周期的試驗與改進,該書已正式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3.2強調重點,突出難點,促進學生自學
將滲透式雙語教學運用到化工原理實驗課程中,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奠定扎實的科學實驗基礎,加強學生化工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讓學生可以成為符合國際化的復合型人才。為了使學生的思維和潛能得到更進一步激活和挖掘,需要對所學的專業詞匯進行鞏固,并規定學生在15個實驗中隨意選擇一項實驗,并用英文書寫實驗報告,而其他的則可以利用中文撰寫實驗報告,但是需要將本實驗的主要英語專業詞匯標注上。例如,在進行“流體阻力實驗”時,老師和學生需要對核心詞匯共同朗讀:frictionloss(阻力損失)、continuityequation(連續性方程)、statichead(靜壓頭)等,而且在面向實驗中需要運用的設備,老師則會指著“儲水槽”,引導學生大聲說出“reser⁃voir、watertank”……;老師指著“離心泵”,將會問道:“What'sthis?”學生們就會回答:It'sacen⁃trifugalpump。學生從具體的試驗流程和設備到英文等專業術語,然后再到英語試驗指導的實驗目的、實驗任務、原理、實驗設備、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報告要求、討論等,一切都將變得實際且具體,并且還可激活學生的學習細胞,使他們真正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化工英語。專業詞匯不再孤立于漢英兩種語言對比中,而是逐漸地融入到實驗的目的和原理及具體操作步驟當中。學生為了用英語書寫一份完整實驗報告,會對雙語實驗指導書重復閱讀,利用網絡找尋很多英語實驗指導和實驗報告進行參考。在此過程中,不僅會提升學生的文獻查閱能力,還可以使專業英語水平得到質的飛躍。原本僅為了能夠完成任務,在用英語撰寫完實驗報告后,大部分學生都將用英語主動書寫4~5篇,最終各班將有2~3名學生整篇用英語書寫,甚至有些學生會用英語書寫預習報告。
3.3用網絡課輔助實驗課的滲透式雙語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輔助教學模式,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它是個性化的,對時間和地域沒有限制,所以自2004年底開始,按照網絡教學特點為不同層次學生對滲透式雙語教學的要求,為化工原理實驗網絡課程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中上傳了以下資料:1)美國高校化工原理的實驗大綱,將有助于學生對先進國家化工原理實驗課程的設置、教學理念、方法等更好的掌握。2)美國很多高校的化工原理實驗指導和實驗報告,既可以指引學生多閱讀單元操作的英語實驗指導,還可以協助學生用英語思維正確地撰寫實驗報告。3)在美國所有高校化工原理實驗室的有關網站中,能夠版主學生更多地掌握先進國家的化工原理實驗課程的信息。
4結語
研究基于滲透式雙語教學理念,對化工原理實驗課程的雙語教學方法進行了改良,實踐證明該方法教學效果良好。學生通過進行10~15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掌握相應的化工原理實驗核心詞匯,閱讀英文原版化工原理實驗指導及其他參考文獻,采用純英文形式撰寫實驗報告等,將抽象的英文學習與自身的專業緊密結合在儀器,使學習變得生動、形象。而將網絡課程與滲透式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選擇更多適合自己本身學習進度和興趣的化工方向英語知識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鐘理,馬四朋.化工原理課程全英語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4,37(4):20-22+52.
[2]古今,陳振華,郭瓊.化工材料類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廣東化工,2018,45(6):238-239
[3]劉睿,陳靜,宋廣亮.有機化學實驗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改革與探索[J].大學化學,2017,32(03):38-42.
[4]焦緯洲,劉有智,袁志國.基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化工原理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03):166-168.
[5]孫小軍.新時期地方院?;瘜W實驗室建設與管理[J].廣東化工,2017,44(23):139+147.
[6]卿大詠,吳洋,董軍.新工科背景下的《化工原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廣州化工,2017,45(24):188-190.
[7]戴益民,李潯,張躍飛.基于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的化工原理實驗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2,29(06):31-34.
[8]呂海霞,楊志杰,張勝建.圍繞化工設計競賽,提高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01):57-60.
[9]楊志杰,呂海霞,張艷輝.化工原理實驗課程雙語教學探索[J].廣東化工,2018,45(13):271+260.
[10]張澤.高?;瘜W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探索[J].廣東化工,2017,44(10):234.
[11]于姝燕,王建華.有機化學滲透式雙語教學的探索[J].2015,28(6):152-153.
[12]李曉梅,杜元虎,蔡明德.滲透式雙語教學特點分析[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5,67(4):72-73.
[13]李春茂,王國惠,李春雷.關于雙語教學熱點問題的冷靜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83(8):112-114.
[14]蔣禮,陽柳.物理實驗的雙語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73(1):60-61.
[15]艾爾肯.海利利,淺談工程訓練中實踐能力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77(8):996-998.
作者:趙改梅 單位:西安培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