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現代化優質品牌學校創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以先進辦學理念打造有特色富內涵的校園
校同文化是構建特色學校的重要內涵,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辦學之旨,在手育人;育人之根,在于文化。教書育人,說到底,就是文化育人。學校在優質品牌學校的創建中,應該緊緊抓住校園文化建設這一根本,以先進理念打造“以生為本”的特色校園文化。筆者所在的廣州市第13中學是越秀區一所省一級中學,學校已經經歷了區域教育規劃調整和綜合改造。學校從一所辦學條件相對薄弱的學校發展到今天受上級政府和社會關注的一所省一級中學,這中間凝聚著全校師生堅持不懈、努力拼搏的心血。學校的辦學條件在實施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的綜合改造中日益優化。辦學環境更加優美,教學質量也在穩步上升,學校校園布局的改造和教育資源的整合為創建優質品牌學校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伴隨著省一級中學的順利通過,學校已經形成了“為國力學,積極進取”的校園精神和“尊師、守紀、勤奮、向上”的校風。近年來,學校積極深化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形成了“激勵、自主、發展”的辦學模式。
經過多方的考察和論證,我們確立了以德育工作為切人Fl,為每一個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學校的校訓確定為“志勤嚴責”,學校確立了以“激勵、自主、創新”作為打造品牌學校的建設方向.進一步深化“自主創新”課堂教學的課題研究成果,進一步培養學生“勤奮,團結,合作,自主,創新”的學習素質,提高其學習、生活、勞動的綜合實踐能力,最終培養適應社會、人格健全的高素質人才。學校有意識地將這些富含時代特色又體現學校特點的教育教學觀念擴展到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中,并把這種實踐由自發的狀態轉變為自主的狀態,以求促進品牌學校的內涵發展。我們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最終形成了“以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和諧發展”的學校發展戰略,確立了“繼承、和諧、創新”的辦學理念,奠定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未來奠基”的辦學宗旨,形成了“敬業,嚴謹,激勵,探索”的教風和“勤奮,求真,實踐,創新”的學風,期望最終把學校辦成一所“環境優雅,校風淳正,師資優異,質量過硬,有鮮明的育人特色和先進的教育發展模式的南粵一流的優質品牌學校”。正是這樣,我們本著繼承和創新的發展宗旨,以“激勵,自主,創新”的精神打造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并努力使辦學理念內化為廣大師生的共同愿景,進而用先進的辦學理念引領辦學實踐,通過整合,努力形成有特色有內涵的校園文化。
二、以優質的學校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
在以校為本的特色發展中.能否擁有一支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是優質品牌學校構建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是學校T作的中堅力量.要使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和辦學方略落到實處,促進學校可持續的發展,就需要有一支團結協作、開拓進取、敬業愛崗、精通業務、師德高尚、善于研究的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為此我校著力以優質的學校管理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既促進學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又成為優質品牌學校構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一)狠抓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觀念引領,指導教師開展各項教育工作。教師要教好書,首先必須育好人。教師擔負著既教書又育人的雙重任務,為此教師要轉變單純以繼承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著重培養創新精神的教育觀念;轉變以科學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整體化知識教育觀念;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智力和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轉變只重視實踐的教育思想,樹立注重既重視實踐義重視研究的教育觀念。
2.樹立“以生為本”的意識,以實際行動鑄煉師魂。每一位教師,在言、行、舉、止方面,都要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對學生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引起學生感情上的震動和共鳴,發揮重要的育人功能。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要使他們感受到教師是真誠地關心、愛護他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親近感,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誨,教師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
(二)以優質品牌學校構建為契機,探索獨具魅力的校本培訓模式及激勵機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建立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制度,發揮教師潛能,增長教學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目前我校青年教師已占全校教師近70%.為了促進他們盡快成長,學校建立了一套校本培訓制度培養青年教師。一是“上崗培訓”,學校對新教師進行“學校發展史”、“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學校辦學思想”、“教育基本規律”、“教學基本規律”、“學校的規章制度及基本要求”等六個專題培訓。二是“崗位培訓”這是對任教三年以下的青年教師開展的以老帶新的結對子活動。通過開展拜師會,新老教師一對一結對子,共同備課,相互聽課,共同研討,使新教師迅速掌握教學的基本功。三是“提高培訓”。學校要求35歲以下的年青教師在科組(或級組)擔負一項教研或科研任務,做到科組課題化.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四是“技能培訓”。通過開展“技能競賽”活動.組織年青教師每學年進行一次班會課設計、電腦軟件制作、普通話演講、墻報(手抄報)設計、粉筆字(鋼筆字)五項技能競賽。通過以上措施,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力軍,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提升。
2.采取正面引導的激勵機制,激勵先進,推動優質品牌學校的構建與發展。我校為了充分調動教師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體現自己的新優勢,求得自身的新發展,最大限度為學校發展做出貢獻,堅持“上崗靠本領、名譽靠貢獻”的激勵機制,除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設立的獎項外,學校分別設立了“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獎”、“優良服務獎”、“畢業班丁作成績獎”、“三八優秀女教T”、“五四優秀青年教丁”、“先進黨員”、“優秀班主任”、“優秀級組長”、“優秀級組”、“優秀科組長”、“優秀科組”等獎勵項目;制定了學校“名師工程”、“校圃新秀”等T作條例,激勵全校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團結奮斗、克服閑難、積極拼搏、不斷進取。近三年.我校教師先后有22人次擔任市、區教研室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實踐證明,建立健全的正面引導的激勵機制,在培養高素質的骨干教師和教育T作者的同時,也可以優化學校的管理模式,推動著優質品牌學校構建與發展。
三、樹立以生為本的意識,構建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模式
近年來,我校從“激勵教育模式”和“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兩方面人手,以“育人”為目的,不斷探索,構建起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顯著,促進了學校辦學實力的提升,推動了優質品牌學校的構建與發展。
(一)不斷探索,實施并創新“三全”教育管理模式
我校堅持以德育為首。耐心細致地去啟動學生自身的內驅力.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和高度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引導學生自我教育、主動發展。在辦學過程中,學校提出“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的“三全”德育管理模式,不斷構建以“智、信、禮、義、仁”為主要目標和內容的德育特色,創新學校德育工作機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強化家校聯系,構建以“五項評比”和評選“優良學風班”、“學雷鋒先進班”、“三好學生”、“優秀班干”、“學習標兵”、“學習進步獎”、“全勤生”、“每月一星”等為內容的激勵機制,弘揚以“仁、誠、禮、義、信”為主要目標的高尚道德情操.以此為平臺,引導學生在“自定目標一自我管理一自我激勵一自我評價”的特色管理模式中尋求自主發展,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誠信意識。
(二)研究課堂,構建“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
教育最重要的事件發生在課堂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實踐能力,達到既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素質教育“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目標要求。關鍵在于不斷研究和實施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我們在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緊密結合學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緊密結合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加強德育資源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整合,提升教學效能;緊密結合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提升教學的效能;緊密結合教學常規管理。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為了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從學校校情的實際出發,研究課堂,著眼于以課程為中心。以教師、學生為課程主體,以活動為載體,以學分評價為紐帶,建構起適合學生發展的“自主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1.實施“創新”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開闊創新空間,注意發現學生的獨特見解,鼓勵學生大膽提5l0000出問題,指導他們積極探求真理,切不可把門堵死;要把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開設科教專題講座及各種各類的學科競賽。讓他們有發展創造力的空間和場所。
2.實施“自主”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嚴禁“滿堂灌”,要留有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思考、提問、討論;要認真組織好學生的預習,使學生帶著問題上課;要減少課外作業量.向學生推薦自學資料,讓學生在課余自主學習提高。
3.實施“分層”教學模式。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設計適合好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要求和方法;在切實抓好“雙基”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發揮創造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堂上練習、作業等方面要有階梯式的不同類型的設計,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4.實施“高效”教學模式。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集體、深入研究,要充分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接受程度,估計到教學過程的各種情況以及應對方法,力求每節課都是優質高效的:要設計好提問、討論、作業和推薦好資料;要能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去進行實踐,尋求個人的發展,獲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總之,在區域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我校秉持繼承和創新的辦學精神.以先進的辦學理念打造有特色富內涵的校園文化,以優質嚴謹的學校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以“育人”為目的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自主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敢于開拓.敢于突破.敢于創新,大大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推動了學校由特色學校走向優質品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