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礎教育師資隊伍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足。2012年,海南省著力推進57所幼兒園項目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年底,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62.8%。除加強硬件建設外,省政府也加大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如采取制定《學前教育師資配備管理指導意見》等措施,解決學前教育師資問題。但當下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問題仍不容忽視,一是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總體缺乏,教職工配備嚴重不足,2013年,海南省幼兒園教職工與幼兒人數的師生比約為1:11,達不到國家編制部門規定的標準1:5-7;二是學前教育專業領軍人才數量不足,教師結構不夠合理問題,新上崗幼兒教師中,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類畢業生來源少,有些市縣部分幼兒園小學轉崗教師居多,保健醫生、保育員、保安缺乏正規的培養與培訓;三是幼兒園專任教師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比例低,據海南日報數字報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省幼兒園園長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有475人,占22%;未定職級的有1700人,占78%,幼兒園專任教師中,有專業技術職稱的2226人,未定職級的10855人,占83%。
2.中小學師資供求局部失衡。近年來,海南省政府通過完善師資補充機制,不斷充實師資力量,目前基礎教育階段師資總量基本充足,但就師資的分布來看,師資配置在區域間、校際間仍存在數量不均衡問題,如2001年,海南省城鎮小學生與專任教師數之比為17.3,而鄉村生師比為11.6;2013年,海口市初中生師比為13.81,而東方市的這一數據高達18.5;屯昌縣高中生師比為12.06,臨高縣的高中生師比為20.47等。由于師資不足,一些城區學校、鄉鎮中心校為了應對龐大的生源,只好不斷擴大班級規模,造成班額過大,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
3.師資隊伍再提升工作問題凸顯。師資培訓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必由之路。自2000年以來,海南省政府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并出臺《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但隨著師資培訓工作的廣泛開展,相應的激勵、監督、評價等方面制度不盡完善,師資隊伍再提升工作中也呈現諸多問題:一是參訓教師內在動力不足,由于教師在校任教期間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有些教師本身自我提高意識不強,安于現狀,加之有些培訓內容與教師的需求不契合、培訓考核評價流于表面,導致教師們參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如培訓出勤率情況差,對培訓任務布置不能按時按質完成,參訓目的功利等;二是培訓內容缺乏層次性和與針對性,一方面是對于單一學科的培訓不分年級,另一方面是多學科培訓時不注重學科間的差異性,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三是培訓的組織、管理、考核不夠規范,這類問題在縣域內師資培訓和教師自身函授培訓中表現比較突出,培訓考核形式、內容以單一的紙筆考試居多。
二、師資隊伍提升可行性策略思考
1.建立師范生從教激勵制度。職后師資培訓效果不盡理想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師本身從教之前并非師范生,致使缺乏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基礎,在后期培訓中就無法產生經驗鏈接。那么為吸引師范高校畢業生從事教育事業,制定與實施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建立師范生從教激勵制度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一是省政府、省教育廳等領導部門要重視師范教育發展,制定以師范院校為重點,積極推進免費師范生的教育政策;二是省政府、教育廳、地方教育局等要職部門要積極考察地方師資需求情況,以此為基礎確定每年免費師范生的招生總數、區域分布、專業及學歷層次等;三是嚴格免費師范生要求,設置師范生面試、職業考評測試環節,完善選拔機制,積極探索并實施直接錄取與補充二次錄取相結合的招生方式;四是師范學校要建立符合海南師資需求的免費師范生培養機制,緊密聯系全省各中小學校了解師資招聘需求,推行訂單式培養;五是建立免費師范生考核與評價制度,并健全考核與淘汰、流動與退出機制;六是制定鼓勵性和特殊支持政策,積極引導師范生長期從教,特別是建立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師范生從教的特殊獎勵與激勵制度。
2.改革農村編制管理制度。城鎮區學校或鄉鎮中心優質學校教師超編,貧困鄉鎮或一些偏遠農村地區的學校缺編,一直是制約教師資源合理配置的問題。海南省農村地區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數量占全省教師總數的比例大,改革農村編制管理制度的核心問題在于改變教師的配置方式,采用“基本編+機動編”的方式有利于使農村地區教師數量滿足正常教學工作的需要。一是設定合理的農村教師機動編,使教師能夠有閑暇時間定期參加培訓;二是根據合理的編制測算數據,對每所學校特別是小規模學校的教師進行編制調整,重點補齊缺少的教師編制數;三是制定農村學校教師編制保障的配套政策,對于嚴重缺編但資金不足的地區,建立省級和縣級財政的合理分擔機制。
3.完善教師培訓與交流輪崗制度。有效的師資培訓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的關鍵,針對當前在職教師培訓工作中的問題,應規范師資培訓的組織、管理與考核,設置相應的監督機制,使師資培訓落到實處,也切實提高受訓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此外實施教師交流輪崗也是解決區域內優質師資不足,促進教育公平的有力辦法。公辦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政策已于2014年在海南省陸續實施開展,但由于政策執行力、教師態度、輪崗安排等問題的出現,這項力求縮小區域、校際教育發展水平差距的舉措仍需不斷完善。一是明確初次輪崗注重均衡,二次全員雙向交流輪崗的宗旨;二是將教師的交流輪崗表現與其今后的業績考核、職稱評定掛鉤;三是制定教師交流輪崗工作評價標準,并且給予農村或偏遠地區的輪崗教師相應的評價傾斜;四是充分考慮薄弱校、農村學校教師的學科配置不均衡問題,調查教師的學科與數量需求制定計劃;五是繼續加強農村教師崗位的津貼、補貼力度,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條件,增強對優秀教師的吸引力。
作者:王珊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