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核心價值對德育教育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現實社會存在問題帶來的挑戰,要求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
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給社會帶來極大地進步,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足了。但在發展過程中,確實也存在一系列社會問題。如滋生了一些腐敗分子、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就業困難等。這些問題讓學生耳聞目睹,確讓學校的德育教育有些尷尬。如當我們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和為人民服務等內容進行教育時,學生只知道一些官員貪污和腐化的存在;當我們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學生只知道分配不公、就業困難等問題,個人理想都難以實現,怎談得上共同理想。在這現實社會問題面前,我們的德育教育顯得非常的無助。因此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教育學生,如用馬克思主義全面、發展的觀點來認識問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認識社會主義本質。從而讓學生以正確的態度來認識社會問題。
中職學校生源素質狀況帶來的挑戰,要求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的價值體系教育學生近年來,隨著中職校入學門檻的降低,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學生中存在部分“問題學生”。這些“問題學生”輕者只是沒有學習愿望。沒有個人目標和理想;較嚴重者表現養成習慣差,沒有組織紀律性,沒有公德心,沒有行為規范;再嚴重表現為破壞公物,打架斗毆,擾亂教學秩序等。這些“問題學生”的存在確實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面對這種挑戰,學校德育工作者,除用常規方法和手段對他們進行教育和管理外,要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特別是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教育學生樹立理想目標,教育學生知恥明辱,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學會做人。
2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中職德育教育的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構建中職德育教育內容體系提供了科學指導,這些內容表現為不同的層次。
2.1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公民道德規范教育這是最基本的教育內容。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公民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中職生作為社會公民,作為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必須確立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也是我們培養合格人才的底線。因此我們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榮辱觀引導教育學生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知榮明恥。在學生中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教育,加強養成教育,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2.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時代精神的教育這是第二層面的教育內容。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國人民在未來歲月里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是中國人民強大的精神動力。在中職德育教育中,我們要以這兩種精神為主旋律,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輝煌悲壯的歷史,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能夠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自覺地把自己的價值同國家的前途聯系在一起。
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這是第三層面的教育內容。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社會的共同理想。中職生是否有這個共同理想,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者的素質,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目標的實現。中職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時中職德育教育的核心,所以我們要引導教育學生自覺認同這個共同理想,并樹立為之奮斗的信念。
2.4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教育這是最高層次的教育。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供了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但是當今世界各種思潮卻在想法設法在我們青年學生中進行傳播和滲透。如果我們不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占領學校的思想工作陣地,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思想就有可乘之機。所以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引領德育教育,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和處理問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中職德育教育的措施
中職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措施可以從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充分運用各種教育資源。具體可運用以下方面的結合。
3.1德育課堂教學與專題講座的結合
中職校德育課是中職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體現了社會主義教育的方向和本質。目前中職校的德育課程有《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內容可以融合在這些課程中。如在《哲學與人生》中可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在《經濟政治與社會》、《職業生涯規劃規劃》課程中可進行理想信念、民主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教育;在《職業道德與法律》中可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德育課教師要自覺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融合在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中,使德育課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途徑。但由于德育課時的限制,德育課程無法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全部內容。所以我們要另開途徑,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如對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教育,我們可開設以中國歷史及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為主題的講座,讓學生了解中國五千多年輝煌的歷史,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教育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采取專題講座形式解決德育課課時少,內容不全的矛盾,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又一大途徑。
3.2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的結合
課堂教學、專題講座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途徑,這些途徑都是通過理論教育的形式實現的。通過這些理論教育,學生掌握了體系內容的理論常識,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形勢良好的道德品質奠定理論基礎。這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僅是進行理論教育,學生獲得的僅是抽象的知識,不能理解和消化,學生無法將這些知識內化為優良品格,外化為道德行動。為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獲得最佳的德育效果,我們還將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這有利于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強才干、鍛煉能力、培養品格和增強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實踐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例如:組織學生參加革命歷史紀念館,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弘揚民族精神;布置學生利用假期到農村、街道、企業進行社會調查,了解民情,體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培養學生自強自立、艱苦奮斗的道德情操??傊ㄟ^實踐活動,學生能更好把理論教育獲得的知識內化優良品格,外化為道德行動。
3.3傳統教育方式與現代教育方式的結合
傳統的德育教育通常以課堂教學、日常管理等方式開展德育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及榮辱觀的教育;通過日常管理,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教會學生知榮明恥,學會做人。這些以傳統方式而開展的德育教育,在中職校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產生較好的德育效果,同時也適用在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但在新的德育環境下,面對新的德育內容,我們不僅要用好的傳統教育方式,還要拓展適合中職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新方式。如充分利用信息網絡這個途徑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搶占信息網絡這個德育新陣地;采用張貼標語,出好墻報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營造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開展各種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融入其中,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接受教育。只有把傳統教育方式與現代教育方式結合起來,才能全方位地做好教育工作。
3.4思想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的結合
中職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用體系的內容來武裝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體會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但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從而產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困惑。那么作為德育工作者就應該從貼近學生實際,滿足學生的需要出發,通過多種方式及時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服務。如對經濟困難學生將采取救助措施,讓學生完成學業,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將來也將懷著感恩的心回報社會,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對就業困難的學生,學校將幫助推薦就業,讓學生先實現個人理想,再樹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諸如類似地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作用。
作者:黃建新單位:福建經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