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教課中的德育教育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課外德育教育
1.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同樣的道理用在尊重他人身上是一樣的。信息技術課不比其他課程,電腦是公用的,光一天就有好幾個班上課,所以,經常會有學生說自己保存在電腦里的東西消失或者被亂改了,導致該同學無法進行本節課的內容。面對這種情況,我采用的方式是“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首先在開學初,就要讓學生有個固定的座位,要求學生每節課之前,檢查自己的作品,教育學生每個同學的文件夾就好比書包,里面的內容是同學們的作業本,在現實生活中不能亂翻同學的書包、亂改同學的作業,甚至扔掉同學的作業,那在電腦里也是一樣的。讓學生體驗一下,如果你的書包和作業被人亂改、亂翻、亂扔,你會不會生氣,感同身受一下,讓學生意識到在電腦里點開其他同學的文件夾,亂修改或者刪除都是不道德的行為,是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當然光教育還是不夠,還是會有一些頑皮的學生惡作劇,這時候適當地懲罰就有助于遏制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因為有固定的座位,我會警告學生們,如果下節課的同學舉報內容被修改被刪除的話,我會找之前座的同學,讓他接受懲罰,把刪除的內容全部再做一遍,而且還要通報批評。通過教育和懲罰后,惡作劇的同學果然少了很多,雖然還有同學會去翻看別人的書包,但大都是去欣賞別人的作品的,慢慢地學生都學會了去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2.愛護公共財物
機房的維修一直是個大問題,每節課下來時不時就會出現東西損壞的現象,有的是設備老化引起的,但更多的是學生的操作不當和惡意損壞引起的。教師首先在操作上要詳細講述步驟,還要講述操作不當的嚴重性。比如說:開機時學生沒有耐心等,就會狂按鍵盤,發出難聽的“篤篤篤”的聲音。如果電腦死機了,鼠標怎么移動都沒有反應的時候,就用“叭叭叭”的聲音敲擊。關機時,有同學直接按電源鍵就關了。碰到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及時制止,馬上進行教育,以免出現跟風現象。教師還可以跟學生講解社會上損壞公共財物如何賠償,學校的公共財物損壞如何賠償,讓學生產生電腦損壞也應該賠償的意識,而且對學生說每個同學都只有一臺電腦,如果你損壞了,將沒有電腦可用,只能看著其他同學使用,這樣學生就能從心底愛護自己的電腦。當然除了電腦以外,還要教導學生愛護書本、課桌椅等。
二、課內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中,除了教給學生技術以外,還要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學生在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操作習慣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把德育融入不同的教學情境及教學環節中,從而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教育。
1.環保、節儉意識的培養
這一代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要什么有什么,對于環保、節約意識不是很強。經常有學生亂扔垃圾;不喜歡的飯菜就剩著不吃;同學生日就買大價錢的玩具、請吃大餐等。面對這種情況,我在四年級上學期Word教學時,讓學生制作電子賀卡,送給班里即將生日的同學,讓學生了解“禮輕情義重”的道理。在用Word制作電子小報時,給學生定的主題就是環保,讓學生在搜集素材、篩選素材,制作時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在三年級畫圖課時,讓學生畫美麗的校園,一開始出示充滿垃圾的校園,讓學生意識到美麗的校園需要整潔的環境,從而知道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在一個個的情景及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意識到環保、節約的重要性。
2.感恩心的培養
現在的孩子父母都捧在手里,不讓他們做任何家務,孩子們只知道汲取,不知道付出。我在教學設計中也很注重感恩心和責任心的培養。在制作電子賀卡時,除了給同學制作生日賀卡外,還讓學生制作感恩卡,感謝身邊默默為你付出的父母們。在ppt的綜合練習中,讓學生制作關于母親的數字故事,講述父母為你付的故事,讓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回憶父母對其無私的奉獻,學會感恩。
3.競爭意識與團結協作意識的培養
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要學會競爭,學會合作,這樣才能成功。與人合作的精神會產生一種和諧親密的人際環境,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分組協作,讓學生與他人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奮斗,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相互幫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間的友誼和真情,從而愿意與他人進行交往與合作。在分組時讓學生擔任不同的工作,既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又要協助同組人員,創作出好的作品,與其他小組競爭,選出優秀作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競爭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4.網絡公德心的培養
對于學生來說,上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現在的因特網里,信息龐雜多樣,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如何引導學生既要利用因特網進行學習,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計算機教師面臨的艱巨任務。我在進行網上瀏覽、郵件發送、文件下載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篩選正確的信息,避免吸收不良信息。教導學生規范的上網方法,以免學生“亂逛”,接觸不良內容。給學生宣傳《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使之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與誠實人友好交流,不欺詐不侮辱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輕易相信傳言;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做遵紀守法的好網民。
總之,德育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作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充分發揮學科特長,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內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強自身的修養,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心栽花花滿枝”,相信信息技術會在教育這塊沃土上遍開德育之花。
作者:陳潔單位:江蘇省常熟市碧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