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中英美迷信文化的引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世界的快速發展使跨文化交際顯得越發重要,這就對英語教學及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習一種外語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和詞匯,還要知道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用語言來反映思想和行為,即了解他們社會的文化。實際上,語言的學習和語言所附帶的文化緊密相關,這就注定了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引入成為必然,而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尤為如此。以往眾多學者更側重于探討文化學習對于外語學習的全面影響,本文在文化引入這個大的框架之下,著力研究一個較為新穎的方面,即結合英美迷信文化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一些有益的分析。
二、文化引入的必要性
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在《語言論》中指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1]因此學習語言肯定必須與文化學習緊密相連,作為教育者和學習者在語言引入的過程中都應該提高文化輸入的意識,增加文化輸入的比例。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理應指導學生樹立在英語學習中學習文化,在文化學習中掌握語言,把文化教學和英語教學牢牢結合,力圖將單純的“英語學習”逐步轉化成“英語文化學習”,以期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中面臨的文化障礙。[2]在今天大學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必須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結合起來才能順利交際,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實踐中仍有文化輸入缺席的現象,脫離語言存在的文化語境片面地進行語言學習?!皻W•亨利的短篇小說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是幽默、風趣、詼諧[3]”,而這里幽默詼諧的語言,如果讀者不具備相應的文化常識,恐怕是不容易理解其內涵的。
大學英語階段,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較之前他們在中學階段的學習,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學的英語學習更注重孤立的單詞、短語以及語法的枯燥學習,涉及文化引入的內容少之又少。而一旦進入大學,培養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被提上教與學的日程安排,聽說讀寫的素材和活動大大增加,“我國的外語教學應包括文化教學,大學英語教育階段要把發展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盵4]這種大環境下,英美文化的引入成了非常必要的教學環節,作為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將文化學習切切實實貫徹到語言學習中。教師指導,學生主導,不論課堂上還是課堂外,做到把英美文化的引入與英語語言的學習有效糅合起來。
中國文化里有類似“在室內不能打傘———長不高”、“送禮物不能送‘鐘’———送終”、“打破飯碗”等迷信說法,令不少中文學習者深感迷惑。相同的,英美文化中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即迷信以及其起源。說英語的國家有很多與中國文化相似或是存在差異的迷信,在我們英語學習者看來也是近乎難以置信,內涵完全無法單從字面體會,這就大大干擾我們平時的正常聽說和相關閱讀的理解,進而阻礙學生學習的順利進行,因此對英美迷信文化作起碼基礎的了解是相當必要的。巧合的是,在我們現行使用的一本聽說教材的一個單元里,詳細地講解了學生日常會遇到的一些與運氣關聯的英美迷信,[5]這也正說明了此方面在整個英美文化領域占據獨特且重要的位置。在此筆者進行總結、添加和解釋,并將英美與中國文化在迷信上的異同做一些簡單的比較。
(一)數字的迷信所有的數字當中,13是最不幸的。很多人認為13是一個不幸運的數字,所以不愿意居住在13樓或是含有數字13的房間,女主人招待客人也不會在一張桌子周圍擺13張椅子。在《圣經》里面我們可以找到這個倒霉透頂的數字的源頭:有13個人赴宴最后的晚餐(theLastSupper),而后耶穌就被釘在了十字架上。有一則挪威傳說,講的是12個神聚集起來參加宴席,之后又來了一位名叫洛基的神,這樣包括洛基在內,宴會桌周圍坐著13個神。宴會結束后,諸神最敬愛的巴爾德,即北歐神話中的光明之神,就被殺害了。因此,數字13久負罪名,跟它有關的一系列事情均蒙上了可悲的色彩。不過,說到數字7,人們都會想到上帝在七日內創造了世界,這自然成了幸運的代碼。由此而來,第七個兒子的第七個兒子(theseventhsonoftheseventhson)是最最幸運的寵兒。另外,當英美人談及“七年之癢(seven-yearitch)”,是與中國人的“七年之癢”完全不同的,seven-yearitch里面的itch代表著愿望、渴望,所以整個數字習語表示了一個人性格上經歷了徹徹底底的改變。中國學生在了解并且熟練運用這些迷信文化的知識后,就不會在讀到、聽到相關文字的時候而感到迷茫了。
(二)物件的迷信相信迷信的人避免從梯子底下走過或在屋內撐開雨傘,當他們看到有黑貓從路上穿過時,會深信那是壞的征兆。西方人把馬蹄鐵掛在門上來驅除不好的運氣,這個倒是與中國農村的一個習俗不謀而合,中國比較偏遠地區的村民大多會在門的頂框上方,鑲嵌一枚小圓鏡來驅邪,傳說這樣可以讓妖魔鬼怪看到自己的嚇人模樣而逃之夭夭。英美人民如果打碎了鏡子,則會因即將到來的七年厄運而感到困擾,因為他們深信,在鏡子里可以看到人的影像,而人的靈魂則存在于這個影像當中,若要擺脫這種厄運,必須收集所有的鏡子碎片,然后扔進河流里把壞運氣統統沖走(willbewashedaway)。中文里面也有“破鏡重圓”這樣的成語,可以想象鏡子在兩種文化里都占了一席之地。為了確保好運,他們會佩戴類似護身符的小配件,像一只兔子腳(aluckyrabbit’sfoot),關于這個物件,西方歐洲有以下的傳說:公元前600年,人們認為兔子是神圣的,依附在其體內的靈魂也是神圣的,因為兔子本身是好運的化身,所以它身上任何一個部分都將帶來好運,后來人們選擇了兔子腳這一小巧且便于攜帶的部分。
(三)短語的迷信在此舉最為典型且較常見的幾個例子,這些含有某些單詞的短語是很難從字面上理解其真實意義的,必須找到源頭方才不會在實際交流中造成誤讀或誤解:為了避開厄運,人們會說“knockonwood”或“touchwood”,如Mycomputerhasnevergivenmeanytrouble-knockonwood.我的電腦從來沒有給我帶來任何麻煩-但愿一直能這樣。而相反的,祝人好運,則選擇說“I’llcrossmyfingersforyou.”,如HeKeepshisfingerscrossedhopinghisfatherwillsendhimmoremoneythismonth.他祝自己好運希望這個月爸爸能寄來更多的錢。有一個恐怕我們初中生都會相當熟悉的短語———用“raincatsanddogs”來表示傾盆大雨,這個絕對是有迷信淵源的。在眾多的解釋中,最為人們所接受的是,中世紀的城鎮因為沒有排水口,于是每逢暴雨街道就會被淹沒,許多貓狗因此被淹死。迷信者就猜想,這些貓狗的尸體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四、文化引入的拓展實施
從上文所見,迷信作為英美文化中一個獨特的視角,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當然,其特色性也給英語語言學習者帶來了無窮的趣味性,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這樣的趣味做起點,給學生在學與教師在教這兩方面都增添了極大的驅動力。英美迷信文化本身具有可講解性,學生對其基本內涵的熟知和掌握是其一,其二且更為重要更為有意義的則在于,迷信文化的起源,諸如《圣經》、羅馬故事、希臘神話等等,都可能成為課堂內外非??少F的學習資源。相對于那幾套固定的教材內容,學生早已不能滿足于里面僅有的幾篇閱讀材料,為此,教師與學生為何不能合作起來搜集值得學習的語言素材呢?而這樣從一個知識點出發不斷地擴充式閱讀,筆者認為,是與文化引入相關的并極為有效地拓展實施。本著教師指導、學生主導的大原則,課堂引入很小的一點,課前、課后則由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積極主動地積累與之關聯的閱讀、翻譯、聽力及口語的各種素材,而后在下一次課堂中輪流展示,由老師和學生們共同參與測評,也可以選擇性地使此項成績成為平時測試要素的一部分,這樣能更加有效地促動學生的拓展操練,鼓勵他們持之以恒,最終培養對他們一生有益的自學習慣。若我們能切實持續地開展如此的拓展教學,那將是十分有價值的教學嘗試,可以對課堂內容的局限性進行最有效的補充,進而把英美文化的引入與英語語言的學習以相互交融的方式結合起來。
五、結語
文化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和干擾不言而喻的,在多方面的因素中,英美文化所獨有的迷信知識對學生日常聽說交流以及最基礎的閱讀理解都是相當有用的。故教師需要通過有選擇性的文化教學激發學習者的語言學習積極性,在語言學習活動中不斷激發調動已學或正在輸入的文化常識,將兩者有效實時地聯系起來,方能對文化意義豐富的語言素材做到更為深入恰當的理解、掌握和運用。
作者:夏曼丹 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