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學生干部隊伍的班級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班級性格和學生干部性格匹配的因素
在班級管理中,學生班干部主要以“上傳下達”的形式聯系學生與輔導員,良好的溝通交往能力、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樂于助人的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是學生干部具備的基本能力,拿這些要求與9型人格匹配,我們會發現自我型、理智型、疑惑型、和平型更符合日常管理的需求。然而,我們又會心存疑慮,感覺總有些不足。因此,除了要具備以上的基本素質外,還應根據班級性格特征,適當考慮激情、品質、能力這三大特征。激情和熱情不同。“激情是建立在開放授權的基礎上,體現的是自主、樂業、愛心、責任與創新”[3],是激勵和維持學生做工作的基礎,也是學生干部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品質,則是從道德層面上的界定與評價,是人格魅力的基礎。良好的品質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而能力,則是對一個人是否具備做好事情的概念性的判斷。較強的能力是學生干部做好學生工作的保證。故在選拔學生干部中,應充分這三個要素,尋求三者的完美結合。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能集滿懷激情、良好品質、較高能力于一身的人是有限的,該怎么權衡這三個方面的關系,保證其品質,激發其激情,提高其能力是一條高效合理的途徑。首先高尚的品質是一個學生干部的必備,是不容商量的。那么在對激情和能力的把握上,可以分為四類,即激情高能力高、激情高能力低、激情低能力高、激情低能力低四種類型。很顯然,激情高能力高的學生是我們的首選,激情低能力低的類型是我們應該拋棄的。剩下的兩種類型該怎么選呢?這需要根據班級的需要與各個干部的角色職能來確定,施行插花式安排,揚長避短,達到協調統一。總之,班級性格和學生干部性格匹配的過程是一個綜合的過程,不能機械的進行硬性的匹配,應根據班級性格的不同分析班級的需求,根據需求的不用,職位的不同選擇具備不同特質的學生,從而實現班級性格和學生干部性格的有效匹配。
二、班級干部的選拔與任命
(一)學生干部的選拔方式
班級需要確定了,干部人選有了,然而如何將適合的人才安排在適合的位置上呢?在對其他老師班級建設經驗的學習與總結中,筆者發現,在班級學生干部選拔中通常有直接任命和民主選舉產生兩種方式。然而,任命有傷民主,海選有礙集中,為了取得民主與集中的雙贏,在動員人員參與班委競聘時,應注意對重點對象的動員。動員是一個極難把握的程序,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不可考性,不易識別到想要的結果。因此應注重與重點學生供同探討分析班委的作用及其自身的潛質,從學生自身出發,用一定的義利觀引導他們參加競選并找準競選職務。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也應適當的偏重、有意的布置一些任務給內心所選中的對象,加大他們在班級里的影響,擴大其競選過程中的群眾基礎。這樣即避免出部分同學拉選票及選舉的過分民主,同時,也能確保合適人選的勝出,切實體現了民主與集中的統一。
(二)學生干部的培養與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而學生是一個各有所長的群體,也是一個成長的上升的群體,學生干部亦然。他們如同璞玉,需要仔細雕琢才能熠熠生輝。同時,作為一個為班級服務的團隊,他們如同田忌的馬兒,需要合理的搭配與建設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故在選準學生干部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干部的培養和學生干部隊伍的使用。
1、激發學生干部的工作熱情“矢不激不遠,人不勵不奮”,合理的肯定和有效的激勵是學生干部保持工作激情的前提。學生管理工作瑣碎,且學生干部權力有限,再加上課業繁重,個人承受挫敗能力較弱,這就導致他們在工作中找不到重心,缺乏成就感,進而失去工作熱情。如何保持永鮮的工作熱情,讓其主動投入到工作當中呢?不斷的激勵與肯定,并有效的建立起一定的競爭機制,幫助學生干部在瑣碎的管理工作中尋求上升的利益點是一個有效的途徑。而切合實際的利用適當的物質或精神手段來促使學生干部自覺去從事某種活動,肯定其工作,激發他們主動承擔任務,自主創新工作,使他們從“要我干”到“我要干”,將外部賦予轉化為內部渴求是最理想的一種模式。
2、建立切實的共同愿望,使班級和學生干部形成共同價值觀與利益點孫子曰:上下同欲,士可為之死,為之生。一個美好、光明、燦爛的共同理想,往往可以起到強大的“磁場”效應,對學生干部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因此,在學生干部建設中應注重共同的目標和愿望的設立。共同的愿望的確立與滲透是建立共同價值觀和利益點的前提。因此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應結合實際創建全新的管理理念與共同愿望,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用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約人于無形,引導大家在自身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念的利益實體。同時,一個班集體中,有著共同的利益點又有著不同的利益主體,也應注意共同的利益點的發掘。尋找到學生干部與班級群體的共同利益點,點中“自私”的隱穴,引導他們在集體利益和自身利益中選擇共同的利益,塑造共同的集體。
3、握緊“團隊”的拳頭盧孟來先生曾說:“從高空撒落一把散沙和掉下一塊水泥塊相比,其威力之差不言自明”[3],這個形象的比喻巧妙的道出了團隊的作用。一個班級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的,一個班級的管理也是由不同的學生干部共同管理的。如果他們不能形成一個共同體,而是相互使反作用力,那么班級事務是很難做成的。為此,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干部的團隊精神,注意取消不必要的競爭,化解內部潛在的矛盾,分工明確,充分授權,教會他們換位思考,架起溝通的橋梁,握緊“團隊”的拳頭,使之擰成一條繩,同進同出,達到良好的效果。
4、賞罰有度,管理透明“西方的管理學認為,管理者要寬宏大度,要贊美員工,要公開公平公正,要施行透明管理”[4],在學生干部建設中亦然。21世紀的大學生,不僅在個性上尋求張揚,在制度上更是追求一種平等。同時,由于經歷的不同,他們在工作能力與其他方面都存在著差異。作為輔導員,我們應用公平公正的獎罰機制激勵他們揚長避短,對態度和品質方面出現問題的學生干部堅決撤離,對工作積極認真的學生干部給予相應的表揚和獎勵。做到賞罰有度,管理透明。
5、有效的處理老師與學生干部間的關系古語云:“君子不重則不威”。重,穩重意,是說如果一個人不穩重就不可能有威信。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和學生干部接觸過程中,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對學生干部的行為,我們常出現缺乏原則,姑息縱容等誤區,這嚴重的影響了為師者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和威嚴,造成以后工作的困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學會處理與學生干部之間的關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荀子云:“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在班級管理中,學生干部就是我們行千里之足,弋江河之舟,是學生管理者撬動地球的杠桿,是建設好班級的必備。如能善加把握,巧以利用,他們必是那溫暖的春風,送你直上青云。
作者:李曉琴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