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健康和諧交流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上半年,是衛生大事較多的半年,也是衛生護民生更加突出的半年。半年來,在省市衛生主管部門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我們以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以學習宣傳黨和國家出臺新醫改意見為主導,以應對席卷全球6級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重點,以"保發展、保穩定"為主題,緊密圍繞縣委"大干項目促''''三化'''',科學發展上水平"這個中心,依靠全縣人民和廣大衛生工作者克難奮進,全縣衛生工作取得了新成績,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全縣衛生工作實現了十大新突破。
一、成功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突破
一是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疫情3月24日,全省電視電話會后,我們縣、鄉鎮、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入戶和門診排查4.5萬人次,到6月底止,累計住院652例,治愈出院632例,在院20例,無重癥和死亡病例發生。
二是加大甲型H1N1流感防控力度。自5月2日全省電視電話會后,縣委、縣政府全員上陣,縣長主抓,10個主要部門共同出擊,衛生系統全力以赴,縣財政先后撥專款60萬元保障防控工作,落實"五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嚴把"五關"(輸入關、監測關、救治關、控制關、預防關),縣鄉指揮部先后召開大小會議70多次,辦培訓班6期500多人次,印發《一封信》30萬份,印發有關預案及防控標準20多件,組建預防流感醫療救治應急隊伍30多支,完善了34家衛生院以上醫療單位發熱門診、預檢分診,落實了儲備物資手套5000雙,體溫表1000支,防護服500套,84消毒液9噸、口罩10萬支,落實了定點醫院和以縣委黨校為集中觀察場所,跟蹤排查各類出境返鄉和入境人員63人次,同時,及時有效處置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起,蘭溪鎮河口幼兒園受柯薩奇腸道病毒感染30多名患兒全部救治脫險。
二、爭取衛生項目建設新突破
在國家拉動內需等諸多因素與機遇中,我們積極向上爭取衛生項目建設,上半年除已建成九龍和汪崗南涼兩個村衛生室外,爭取中央預算和新增項目39個,其中33個村衛生室建設132萬元,4個中心衛生院改造360萬元,縣人民醫院外科大樓建設2200萬元,共爭取中央投資2714萬元,同期,爭取省下達村衛生室建設項目80個,40萬元,村衛生室裝備216萬元,5個衛生院地方債券轉借資金250萬元,共506萬元。中央和省投資3220萬元,爭取衛生項目數量之多,單個項目數額之大,前所未有,是一次歷史大跨越,目前,有的項目在建,有的已完成項目設計方案和專家評審,有的正在招投標和其它前期準備工作,項目的實施必將大大改善農民就醫條件,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三、強化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實現艾滋病維穩新突破
全縣兒童免疫規劃一類"九苗"接種61207人次,單苗接種率98.1%,規范接種門診29個,預防接種微機管理,疫情網絡直報率達100%。愛國衛生"三城同創"領導靠前指揮,60名衛生干部分守10個指揮部及10條街道,行動扎實,血防查螺1247萬平方米,藥物滅螺100萬平方米。發健教宣傳資料1萬份,授聽血防知識課學生8415人,免費住院救治晚血4例,接診可疑肺結核1785人次,確診433例,免費初治涂陽204例,跟蹤治療率90%,治愈率85%。艾滋病三項監測6125人次,病死率由2003年49.7%,下降為4.7%,認真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為52家辦理了低保,支持生產自救4家,為120家解決了臨時生活上的困難,把艾滋病維穩放在突出位置,縣防艾辦王勁松同志《真情護艾滋、傲雪化春雨》的事跡報告,代表了我們各級衛生干部防艾工作者的苦累與責任,替政府分了憂,為艾滋解了難,維護了社會穩定。
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和基金監管新突破
年,參合人數為751228人,比上年增加2.9萬人,參合率90.18%,可籌集基金總額7512.28萬元,其中82%用于大病住院及大病二次、特殊慢性病補助,健康體檢,16%用于門診家庭賬戶,2%為風險金。元到6月份累計各類補償支出32922643元,月均500多萬元,住院總共25680人次,補償29292785元,其中縣外住院補償2466人次,補償5935785元,例均補償2407元,縣級8229人次,補償10271590元例均補償1248元,鄉鎮(地名)衛生院住院14985人次,22.53萬元,門診96967人次,補償3419488元。完成08年度慢病補償2721人次,金額89052元,大病2次補償1401人次,金額2172740元,為加強基金監管,把農民"救命錢"用在刀刃上,縣合管辦兩次組織督查、評審,總結經驗,糾正不足,制發了4個管理《細則》,強化合管員"三講"(講服務、講責任、講形象),嚴肅崗位紀律,督促經辦人員和各定點醫療機構依規辦事,嚴格審核住院患者在床率和每筆報銷醫藥費用,剔除不合理醫藥費32.7萬多元,收到齊抓共管的好效果,規避了基金風險。
五、婦幼保健事業發展新突破
繼縣人民醫院獲"省二級優秀醫院"后,縣婦幼保健院榮獲省"二級優秀婦幼保健院",4月10日,縣領導參加揭牌儀式,全面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平產限價、剖宮限率、高危轉診、分娩補助"政策。上半年,孕產婦系統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99%,無孕產婦死亡(婦幼衛生統計到3月底止為上半年),無新生兒破傷風發生,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0.035%。作各類計劃生育服務手術2690例,以新農合健康體檢為依托,以為試點,推進"婦女健康行動",1月7日召開現場會,全面鋪開婦女病普查15萬人次,汪崗鎮16至45歲婦女應檢8753人,已檢7229人,占86.28%,對查區查出的各類婦科病及時進行了健康咨詢指導和積極治療。
六、衛生監管實施行政許可新突破
繼續實施以《食品衛生法》為重點,加大《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綜合實施力度,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針對"兩防"(防控手足口病、甲流),加強中小學、托幼機構防控檢查與監管、強化疫情監控,院感控制,確保重大集會、高考飲食安全,開展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添加劑專項治理,印刷宣傳冊3000份,出動執法人員1308人次,查檢餐飲業467家,重處2家。對餐飲和食品流通領域發衛生許可證1544家,其中流通領域1193家,較年全年1236家增加311家,與餐飲業主簽訂食品衛生安全承諾書659家,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12人,立案查處非法行醫案60件,結案率60%以上。
七、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提升資質新突破
除各類醫防工作培訓以會代訓外,選派赴市培訓全科醫生28人,衛生院內兒科醫生到縣人民醫院進修18人,完成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畢業發證221人,"村來村去"三年全日制鄉村醫生中醫中專畢業50人,自下而上,通過村民代表村委會考核注冊鄉村醫生德、能、勤、績552人,選送參加省"六、五"工程鄉醫中醫中專學歷教育22人,組織執業(助理)醫師報考825人,其中鄉村醫生315人,是歷史之最,為已注冊護士更換新證852人,完成3名省評正高,16名省評副高,27名市評副高的職稱晉升申報工作。
八、醫德醫風建設和醫療服務質效新突破
在持續開展"醫德醫風建設年"活動中,按照年度周期安排,全縣衛生院以上34家醫療衛生單位設意見箱66個,發征求意見表7282份,走訪群眾和出院患者2318人次,召開大、小會約請各界代表和醫德醫風監督員上門評議250多人次,收集意見439條,邊整改邊糾正問題99件,拒收紅包、禮品130起,金額3.6萬元,拒絕宴請271次,堅持藥品集中招標和"詢價采購",讓利于患者500多萬元,嚴控醫療費用負擔,全縣人均門診費用比由2066元降為1932元,降幅9.8%,群眾對醫療服務滿意度大提升,醫療投訴率下降,同時,各級醫療單位以"醫院管理年"活動為抓手,強化醫療服務,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醫療安全專項活動,優化服務環境和流程,醫療文書書寫質量普遍提高,全縣上半年門診53.3萬人次,同比增加11.3萬人次,增幅27%,住院31720人次,同比增加10126人次,增幅46%,各類手術7699合(例),同比增加311合(例),經市醫學會鑒定醫療事故為"零"。
九、中醫藥事業發展有新突破
縣中醫院規劃總投資600萬元住院樓建設已破土動工,二級優秀中醫院創建,領導有決心,全員參與有行動,操行有規范,質評有標準,管理有規章,《創二優知識競賽試題集》令人耳目一新,《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手冊》發送全縣鄉村衛生人員學習,為"三進"工程開道,5月9日,8名名中醫帶徒弟10名舉行拜師儀式,為繼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開啟了先河,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師資班25名師資學習結業逐級傳道授業,洗馬堰橋衛生院轄區8個村衛生室有7個村衛生室10名鄉村醫生運用針灸、推拿等四項適宜技術為村民防病治病,中醫藥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療艾滋病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十、經濟效益新突破
我們認真貫徹實施《縣醫療衛生單位財務管理暫行規定》加強收支管理,資產管理、票據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勤儉辦院,增收節支,保障了醫療衛生業務正常運轉,出現了"三增一降"的好效果。
"三增":一是業務收入增。上半年衛生院以上醫療衛生單位業務總收入1.33億元,同比增3862萬元,增幅40.8%,增收超歷史。全縣34家衛生院以上醫療衛生單位家家增收,增幅過100%以上有3家,二是固定資產增。全縣衛生事業單位共有固定資產1.34億元,同比增加166萬元,增長1.2%,三是職工待遇增。在崗人員工資增幅33%,鄉鎮衛生院退休人員保政策標準70%,原衛生所人員保50%,同比增加10%。
一降即藥品收入占醫療服務收入比重下降,半年藥品總收入5429萬元,占醫療服務總收入82%,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其中鄉鎮衛生院下降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