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然資源局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加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的相關要求,落實好《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汛期防災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通知》(委廳[2020]20號)、《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回頭看”的通知》(地災指辦[2020]5號)有關精神,縣切實從思想認識、排查整治、隱患風險、問題短板、工作落實五個方面,積極認真開展“回頭看”工作,現就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思想認識方面
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和“安全發展”的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以防為主”和“全力防”的方針,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擔負“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2020年4月29日召開全縣防汛和地災防治暨防滅火工作會,認真安排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并認真梳理,印發《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府辦發〔2020〕15號),成立了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書記和縣長擔任“雙組長”,形成政府主導,自然資源部門組織協調抓落實,有關部門分工負責,駐守督導單位提供技術支撐,社會公眾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地質災害防治體制和機制,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縣委、縣政府派出多個工作組對全縣防汛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督查,定期召開會商研判會,并將省州地質災害相關文件轉發各組織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認真貫徹學習。6月17日縣惡古鄉惡古村韓多個溝暴發泥石流,未造成人員傷亡,此次成功避險正是得益于地質災害防治體制機制和指揮體系高效順暢運轉。
二、排查整治方面
(一)防災責任和措施落地落實情況:根據前期排查核查,縣共發育50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其中384處專職監測點隱患點均已公示完成,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已落實完成,隱患點信息在省地質環境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實時更新;強化“人防+技防”,全縣落實專業監測點24處;隱患點“一表兩卡”已更新、發放;縣、鄉、村三級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已簽訂完成;責任落實到人,工作落實到細;地質災害搶險隊伍業已組建完成;部門間的會商機制建立健全且運行情況良好。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壓緊壓實責任,要求各鄉(鎮)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值守人員不得少于2/3的鄉鎮配備人員;要全面做好動態巡查和災情(險情)速報制度,發現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上報、及時處置;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領導親臨現場、靠前指揮,科學指揮,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
(二)新增隱患點防控情況:根據汛前隱患排查結果,對8處險情有變化的老點及新增點隱患點進行“回頭看”,及時編制、更新“一表兩卡”8份,新增隱患點落實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員,并針對該點劃定危險區,落實動態巡查、監測預警、避險演練等防范措施,牢牢掌握防災主動權。
(三)已銷號點跟蹤關注情況:根據汛前隱患排查結果,對銷號122處隱患點及其周邊區域進行“回頭看”,對銷號依據和臺帳進行了重點核查,并充分調查了附近人為工程活動狀況和周邊地質環境變化情況,均未出現新隱患、新情況。
(四)治理工程加固維護情況:根據汛前隱患排查結果,對已實施完成的148處和在建的1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進行“回頭看”,組織技術支撐單位對治理工程有效性進行調查評估,其中已損毀或失效的治理工程2處,已淤積的攔砂壩8處,被沖刷掏空的治理工程1處,目前,正在開展項目申報工作,一旦項目批準將盡快開展維修加固及清淤工作,為汛期防災留足空間。
三、隱患風險方面
(一)突出的重點隱患風險開展“回頭看”情況:根據前期排查核查結果,汛期特別關注縣域江南、江東片區等重點區域,惡古鄉、八角樓鄉火燒地,牙衣河鄉、波斯河鄉地震地帶等重點部位,學校、景區、寺廟等重點場所,雅道路、雅洼路和后山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等重點工程,全面排查風險,找準重大風險,有針對性的落實防災措施,有效化解風險。要求各相關單位和各鄉(鎮)強化汛期特別是強降雨時段值班值守、專人巡查瞭望和動態監測預警,并根據災情和險情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二)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高風險區域開展“回頭看”情況:根據前期風險研判報告,重點針對惡古鄉惡古河流域火后泥石流群、八角樓鄉密西溝流域火后泥石流群災害災區開展細致深入隱患排查,汲取經驗教訓,對前期已發生災情或險情的隱患點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并全力加快除險整治進度,避免重蹈覆轍。
(三)在建工程地質災害風險防范開展“回頭看”情況:縣目前存在較大地質災害風險的在建工程主要有交通部門實施的雅洼路、雅道路建設以及縣城后山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為避免在建項目因災傷亡事件發生,縣委、縣政府組織安監、應急管理、自然資源、水務、交通等部門組成聯合行動工作小組,對全縣在建工程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把施工區、辦公場所和工棚營地作為重點,開展隱患風險調查評估,防災措施落實情況督查,并對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全力把隱患風險降到可控范圍。
四、問題短板方面
聚焦前期省領導赴州督促指導森林草原和城鄉防滅火等安全風險防范和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組織開展汛期防災調研和地災防治“七查”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對防災責任體系和制度建設、隱患排查、重點區域防控、在建工程防災措施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短板開展“回頭看”,全面不留盲區死角的進一步梳理地質災害隱患,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并逐點落實監測預警、主動避讓、排危除險、工程治理等防范措施。但縣域地質災害點多面廣,所需投入的治理資金比較多,由于地方財力有限,難于籌集治理資金,造成全面預防和治理地質災害資金嚴重不足,我縣將積極逐級上報爭取資金盡快開展治理工作。為全面落實相關防災措施,縣委、縣政府派出多個工作組加強對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點點位、重要時段的監督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確保整治見效,問題不反彈。
五、工作落實方面
認真開展工作落實情況“回頭看”,全面檢查工作部署落地情況,各項措施抓細抓緊抓牢情況,及時對存在的問題短板進行整改。一是要在思想上再重視。充分認識到我縣地質災害防治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層層壓實責任,抓好落實,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及時預警、轉移疏散,加強災點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將損失降到最低;二是責任上再落實。堅持值班值守,堅持一日一會商,一日一調度,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領導要親臨現場、靠前指揮、科學指揮,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確保人員零傷亡;三是監測上再加強。借助專業技術力量對全縣重點區域、人口集中區開展地毯式排查,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值班值守,臨災提前預警、主動避讓,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四是隊伍上再增強。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建設,以戰代練,要隨時能集中、調得動、開得出、聯得上、救得贏。五是避險上再果斷。臨災要科學果斷處置,及時預警信息,提前主動避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聽罵聲不聽哭聲。六是保障上再強化。對現有應急物質和設備進行清理,查漏補缺,科學調度,全面應對地質災害。要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