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局精細管理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縣財政局按照“全力推進改革、全面規范管理、全員提升效能”的思路,財政工作呈現四個轉變,即由吃飯型財政向發展型、民生型財政轉變,由傳統型財政向公共型財政轉變,由粗放型財政向精細型財政轉變,由模糊型財政向陽光財政轉變。連創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財政系統反腐倡廉建設先進單位、全市最佳文明單位、全市“五個基本”建設先進單位。
一、科學聚財,著力做大財政“蛋糕”。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由年21858萬元、13786萬元,躍升到年65831萬元、48311萬元,年均增長30%,年地方稅收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比重歷史性地迫近60%,收入結構明顯改善,收入質量不斷提高。
二、富民固財,著力支持“三化”建設。自年以來,累計爭取中央、省國債資金及專項建設資金30多億元,糧食直補、家電下鄉等強農惠農資金5億多元,構建了正晴擔保公司、鳳翥投資公司投融資擔保平臺,大力支持招商引資、工業園區、核電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建設。
三、為民用財,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優先滿足公共支出、民生支出、重點支出的需要。財政預算支出由年45689萬元到年241787萬元,年均增長40%。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涉及到民生的支出占全縣總支出的70%以上。
四、改革促財,著力構建公共財政體系。在全市率先推行規范的部門預算,14個鄉鎮(區)實行了“鄉財縣管”,649個村全部實行了“錢賬雙代管”,縣直138家有非稅收入的單位徹底實現了收支兩條線管理,除教育代收費外的所有預算外資金全部納入了預算內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率達100%,政府采購逐步實現全覆蓋,財政精細化、規范化管理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五、實干興財,著力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堅持不懈地開展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人才庫建設和治庸問責、創星評星、廉政文化進機關等活動,在系統內部強力推行“四減”(減人、減車、減公用經費、減辦事環節),奮力實現“四增”(增法紀意識、增責任意識、增服務意識、增大局意識),使財政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單位形象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