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統計系統規范服務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1年區統計局緊密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全力以赴搞好經濟普查工作,大力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提供統計優質服務。全區信息化工作緊密圍繞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工作目標,以入駐新大樓為契機,硬件條件全面提升,各項工作得到穩步推進,有力地促進了我區信息化建設尤其是電子政務建設的快速發展。
一、統計工作
1、圓滿完成各專業統計報表工作
我局圍繞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為中心,加強各基層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實現統計數據采集、審核、加工、管理全程的規范化、制度化,通過組織培訓,調研指導工作,圓滿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農業、工業、原材料能源、建筑業、交通運輸、貿易、固定資產投資、勞動工資、服務業、高新技術、科技活動、全民創業、經濟開發區等專業的定期報表工作,為各級政府經濟決策提供基礎數據。目前通過網上直報的企業已經達到759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達133戶、限額以上商業企業達101戶、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88戶、服務業企業219戶、固定資產投資企業218戶。
2、全面完成各項調查任務
在較好地完成居民住戶調查、規模以下工業抽樣調查、限額以下商業抽樣調查等經常性調查工作以外,我局今年還承擔了上級布置的勞動力抽樣調查、城鎮勞動力流動和生活質量調查、居民旅游狀況調查等諸多調查工作。全面、真實、具體地反映了百姓的生產、生活情況,為改善百姓生產、生活狀態,促進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客觀詳細的依據。
3、加強統計法制建設
為認真貫徹執行統計法律法規,積極推進依法統計,提高統計數據質量,今年以來深入單位和企業開展統計執法宣傳及執法80余次,對少數拒報、遲報企業進行嚴格的跟蹤管理,下達催報、查詢等執法文書5次。今年9月份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統計數據質量檢查。重點檢查工業、批發零售貿易業、住宿餐飲業、建筑業、固定資產投資、服務業等主體專業有關統計報表和其投資、勞動工資等公共專業統計報表中有無虛報、瞞報、拒報、漏報、遲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違反統計法行為。9月10日,市統計局對我區漢水橋、榮華等六個街道的六家企業進行統計執法抽查,均沒有發現統計違法行為。
4、統計服務功能明顯增強
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事業的進步,人民群眾對經濟數據和社會問題更加關注,數據的運用更加廣泛,統計服務功能明顯增強。2011年我局承擔了企業滿意度測評、行風評議滿意度測評、選人用人公信度第三方測評、績效滿意度測評相關工作。服務企業滿意度測評工作依托區“服務企業平臺”進行,該系統目前集中處理全區各類服務企業的辦件,所有辦件的流程都在該系統中得到全面體現,該系統顯示某辦件已處以“辦結”狀態后,我局測評人員即啟動滿意度測評工作,主要采取上門訪問和電話訪問兩種方式進行。該系統4月份正式運行以來,我局已對11家企業,開展了15項辦件的滿意度測評工作,其中10項辦件已得到企業書面回復。從目前已收回的10份測評問卷統計情況來看,對服務工作總體評價為“滿意”的問卷有8份,占80%,總體評價為“基本滿意”的問卷有2份,占20%。
受區糾風辦的委托,我局對2011年區科技局、民政局、規土分局、文體局、衛生局、安監局的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進行了第三方評估。受區委組織部委托,我局承擔了選人用人公信度第三方測評方案的擬定工作。此外,根據各方面反饋的意見,我局修改了2011年全區76家績效責任單位服務對象滿意度測評工作的實施方案,主要將調查方式由過去的參評人員集中開會填寫調查表改為電話訪問,將過去的統一調查問卷改為按單位性質設置調查問卷,訪問電話的撥打及結果記錄由區統計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區統計局將根據電話調查結果計算各部門測評得分。
2011年我局為“兩型”社會建設、科技城區創建、國防建設、四城同創、土地集約調查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持。為規范統計數據的管理和使用,我局制定了數據日程表及制度,增強數據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加強統計監測分析力度,統計分析由原來的季度分析變為月度分析,編印了《統計快報》、《統計資料手冊》、《統計年鑒》等統計資料,今年以來我局統計數據26次,撰寫統計分析36篇。
5、建立“兩型社會”建設指標統計體系
今年以來,通過與市統計局聯系,探討建立“兩型社會”指標統計體系的構建原則、思路、基本框架。8月份,區統計局與區兩型辦一起召開“兩型社會”建設主要指標建立工作會議,與區重點辦、區經貿委、區開發辦、區規土局、區環保局、區交通局、區人防辦等部門就“兩型社會”主要指標的建立和資料收集展開熱烈討論,9月份確定了我區“兩型社會”建設指標統計體系和統計制度,并與各單位建立了報表關系,“兩型社會”統計工作將全面啟動。
6、組織培訓,提高統計隊伍素質
加強統計人員的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辦好各種統計業務技能培訓班,使統計人員的思想觀念和知識水平與統計的任務、要求相適應。根據市統計局統一部署,我局動員轄區企業單位統計人員積極參加全國統計從業資格和繼續教育培訓考試,精心組織對《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統計法基礎知識》等課程復習串講,76人順利通過考試,取得從業資格證書。
7、大力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
為了推動我區街道統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確保源頭統計數據質量。根據省市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我區從8月份開始,將用四個月的時間創建街道統計基礎工作達標單位。為確保全區11條街道今年實現省局“八有、八化”的達標目標,通過省級驗收。我區成立了創建街道統計基礎工作達標單位領導小組,并完成了榮華街、漢水橋街的試點工作,召開了全區統計雙基現場會。目前,統計雙基達標工作正在各街全面鋪開,12月底完成省級雙基達標申報工作。
二、普查工作
1、順利完成經濟普查登記、錄入、審核、上報等工作
經濟普查工作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范圍廣、難度大、任務重,按照國家統一安排整個普查從2010年開始,2012年結束。我區今年在08年圓滿完成國家級試點的基礎上,通過全區810名普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對全區8.7萬戶調查對象的入戶調查、報表錄入、數據審核、數據上報等一系列工作。為確保普查數據質量,建立了社區、街道、區級普查登記質量“三級審核”機制,制定了《區經濟普查質量與控制辦法》。為做好各級普查迎檢工作,及時召開全區迎接國家、省市質量抽查工作會,擬訂了迎接國家質量抽查工作預案和全區質量抽查工作安排,最終圓滿通過了全市普查質量抽查工作驗收。國家、省、市、區各級評選工作已經展開,我區申報國家級先進集體1個、國家級先進個人5名、省級先進集體4個、省級先進個人9名、市級先進集體20個、市級先進個人57名。
2、認真做好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前期籌備工作
國務院于今年5月下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決定于2012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成立了由國務院副總理任組長的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省政府、市政府分別印發了《關于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并成立了各級普查工作機構,我區人口普查工作就此拉開序幕。目前已草擬全區第六次人口普查經費預算及編制說明,下一步將印發《關于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全區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12月底前成立各街道普查工作機構。
三、信息化工作
1、完善和推廣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綜合平臺
“區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綜合平臺”自去年11月11日正式啟用以來,在區信息中心的全面保障下,各項功能運轉正常。截止今年12月14日,已接收、處理各類辦件20145件。同時針對實際運行中反映出的新問題、新需要,及時進行了系統升級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業監督板塊全面開通。為適應“服務企業年、項目建設年”工作需要,又在該平臺現有功能板塊的基礎上,增加了企業服務板塊,目前,已處理近20件企業服務事項。
在保障和完善平臺運行的同時,區信息辦還積極開展該平臺的推廣工作,在6月底于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電子政務高峰論壇上,胡勤華區長作了題為《績效驅動的電子政務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報告,其中重點介紹的公共服務平臺引起了與會專家和同行的高度關注。同時,今年“全省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經驗交流會”也將在我區召開現場會,專題介紹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綜合平臺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2、辦公電子化工作不斷推進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我們繼續對辦公電子化工作進行了重點推進。在總結前幾年我區電子公文交換系統使用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又對電子公文交換系統進行了功能升級,升級后的系統更加貼近辦文工作的實際需求,有效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易用性。截止12月,全區通過電子公文交換系統共交換各類公文13892份,單位電子公文交換系統使用率達到98.7%,基本實現區屬黨政機關非涉密公文交換、信息報送、日常事務請示和辦理的電子化。
在應用系統建設與整合方面,區信息辦先后組織開發了區統一權限管理系統、全區滿意度測評系統、領導辦公桌面系統、區事務管理系統等多個應用系統,內容涉及機關內部管理、領導宏觀決策、機關行政效能評估等多方面,有力的促進了我區政務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同時,區衛生局、區民政局、區城管局、區法制辦等部門新建的業務辦公系統年內也都將實現與績效、公共服務平臺等系統的對接與整合,有效提高應用效益。
3、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和網上政務公開工作繼續深化
根據相關工作要求和平時收集的反饋意見,我區對門戶網站進行了全面改版。新版網站一方面實現了政府門戶網站由偏重信息向注重公共服務轉變,另一方面,實現了對區屬各部門網站的全面整合,逐步改變了以往各單位網站各自為政、管理困難的局面。從而大幅提高了網站的功能性和可讀性,有力提升了政府執政為民的形象。同時,還根據重點工作需要,加強了專題網站建設工作,針對“服務項目、服務企業”的主題工作,制作了“區政府企業項目便利服務直通車”專題網站;配合區委組織部建設了“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專題網站。
在網上政府信息公開方面,1-12月區屬各單位累計公開各類政府信息3546條,其中本地快訊1931條、政府文件325條、辦事指南108條、政策法規103條、公示公告114條、工作動態440條。
4、強化信息化建設項目審批工作
根據全區電子政務資源整合以及壓縮辦公經費的工作要求,我辦嚴格按照“不超預算、不超數量、不超標準”的要求,嚴把信息化資金審核關。根據硬件價格情況和政務工作實際需求,將一般辦公用臺式電腦單價控制在4000元內、筆記本電腦單價控制在6000元,特殊用途的微機也不得超過8000元。目前,已審核信息化采購項目34項,累計壓縮采購申報資金34.18萬元,通過防止充分建設和超標準采購,全年信息化項目審批金額低于預算金額5%以上。同時還糾正了多個應用系統建設項目中存在的“信息資源不共享”、“技術標準不統一”等問題。
5、有力的保障了政務網及各類應用的正常運行
今年我區全面啟動了信息化系統維護外包工作。目前,各分項工作運作情況良好,機房維護方面,實現24小時值班制度,全面保障了區中心機房的正常運轉;網絡維護方面,確保了區政務網的正常運轉,處理部門局域網故障20起;PC機維護方面,共上門實施故障排除1145次,電話咨詢服務4200余次,故障現場排除率達100%,按時排除率達100%;網站維護方面,已經升級了政府門戶網站后臺程序,對黨政信息內網進行了改版,實現了多應用系統的“一站式”登錄;視頻會議系統全年運轉正常,保證了區委、區政府的各項會議活動要求。同時,還多次應宣傳部等部門要求,參加大型活動和會議的攝像、照相工作,并及時上網供機關干部學習、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