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教育平臺建立工作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1年,在市教育局和區四大家的領導下,在全區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全區人民群眾的關注和監督下,我區教育認真落實2011年黨政工作各項任務,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突出“質量、改革、和諧”的主題,全局“13315”工作思路得到有力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學校“三風”純凈,“教育管理年”的成效開始顯現,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干部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力度,重點工程成效顯著,西部地區學校辦學條件發生了質的飛躍,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2011年我區教育發展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圍繞“13315”的工作思路,推動教育科學發展
今年,我們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突出科學發展,全面推進“13315”全區教育發展思路,將學習實踐活動的著力點放在深化教育內涵發展,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優質、和諧發展上來。按照“13315”的工作思路,我們將全年工作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突出“一個工作主題”。即“質量、改革、和諧”的主題,全局上下廣大干部教師兢兢業業,開拓創新,盯緊科學提高教育質量的目標,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學習方法改革和備改方法改革(三項改革)。通過“和諧團隊建設年”、“兩園”建設行動計劃等抓手,深化和諧校園的創建,營造了寧靜、有序的學校“三風”和追求質量、強化管理的教育氛圍。
二是推進“三個建設年”活動。“教育管理年”扎實推進,切實加強了教育管理,狠抓了教育教學行為規范、招生入學行為規范、師德行為規范和教育收費行為規范等“四個規范”,增強了規范辦學意識,提升了教育管理水平。目前正力爭全市“教育管理年先進區”,通過了省級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的檢查驗收,我區的創建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廳、省糾風辦、市教育局、市糾風辦等部門的認可。
“和諧團隊建設年”注重打造和諧團隊,深化“兩園”建設,成為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實施途徑。目前,全區學校形成了風清氣正的教育教學環境和管理氛圍。
實施“項目建設年”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以落實市人大4號議案辦理工作為重點,克難攻堅,加快了教育配建項目建設,四個項目全面竣工,其中79中、常碼頭中學、天順園配建學校(博學初級中學)于新學年正式投入使用,古田教育園年底竣工,一職教建設完成了退耕等建設任務,配合全區開發的部分學校調整整合工作全面完成。
三是實施“三項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兩園”建設行動計劃,學校成為學生愉快學習的樂園、教師愉悅工作的家園的目標意識不斷增強,并形成激勵學校自主辦學、個性發展的內驅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行動計劃”的實施與“教育管理年”的推進緊密結合,將實施的關鍵放在提高學校領導的領導駕馭能力、常規管理的水平及教育教學管理質量上,務實管理的作風進一步增強。繼續深入實施“提高教師師德水平和專業化水平行動計劃”,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的重點放在教師培訓、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教研能力、備課與作業管理能力的提高和骨干教師作用的發揮上。
四是強化“一項管理”。即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堅持教育教學中心,牢牢抓好教育教學常規管理,落實到抓課堂教學、抓作業管理、抓教研質量、抓課程改革、抓科學訓練等“五抓”的環節上,既堅持教學常規基本要求的落實,又注重了提高管理水平和創新方法。
五是奮力實現“五項工作目標”。五項目標即和諧的教育團隊、優質的教育質量、鮮明的教育特色、純正的學校“三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目前,全區學校辦學思路和目標進一步明晰,辦學更為樸實,小學盯準“一流的質量、鮮明的特色、和諧的團隊”目標,中學努力實現“一流的質量、純凈的‘三風’,和諧的團隊”目標,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向上的勢頭明顯,轄區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學校的聲譽顯著提高。
二、突出“質量、改革、和諧”的工作主題,全區教育又有了新的發展
2011年,我區教育突出“質量、改革、和諧”的工作主題,在全面推進“13315”工作思路的基礎上,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的突破,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創新發展,教育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一是科學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創造各級各類教育質量的新成績。2011年的高考成績在2010年的水平上有了較大的提高,2011年高考全市理科前10名我區占據2席,11中成為連續6年均有學生進入全市高考前10名的極少數重點高中之一,600分以上人數總量位居全市重點學校前幾位。09年我區重點大學上線人數首次突破500人大關,總人數位居全市第三,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一批境內外知名大學錄取的籍學生達到100多人,各批次保優率位居全市第一,高考三批上線率位居全市第二。中考成績穩中有升,普高率得以提升,一次性合格率大幅增加,省示范高中上線率明顯提高。今年我區3所省示范高中招生形勢喜人,一大批區內外優秀學生進入3所學校學習。在“楚才杯”作文競賽、走進數學王國等競賽活動中,我區的成績保持住了在全市領先的地位,小學的優質化建設已顯現成效,09年成功創建了一批市、區兩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體育、藝術、科技教育成績繼續保持全市領先水平,在全省“黃鶴美育節”活動中,我區報送的2個項目均獲得金獎,并推薦到教育部參加展演。今年的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繼續領跑全市學校競技體育,再次奪得冠軍(團體總分第一、高中團體總分第一、初中團體總分第一、小學男子團體總分第一)。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加強隊伍建設,干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在全區學校開展了“和諧教師團隊建設年”活動,實施了“提高教師師德水平和專業化水平行動計劃”,突出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強化了對骨干教師的考核,在學校實行了骨干教師向社會、學生、家長承諾做師德和教學引路表率的公示制度,擴大了骨干教師支教幫教的覆蓋面,全區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顯著提高,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得到更大地發揮。2011年,我區新增國家級骨干教師2人,省級骨干教師近10人,市級骨干教師20余人,全區中小學區級以上骨干教師約占教師總數的30%以上。貫徹干部選任條例,堅持德才兼備,在全局公開選任4名局機關科長,提任、調整基層校級干部68人,進一步選優配強班子,增強了工作活力。干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為全面提升區域教育發展水平和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三是進一步深化教育對外交流和合作,一職教中外合作辦學有了實質性進展。區中法職業教育合作辦學基地正式揭牌。目前,就營銷專業、酒店管理等專業達成合作辦學協議,并積極探討中法職業學歷教育銜接方面的合作。
四是堅持人本理念,全系統安全穩定得到全力保障。堅持抓實安全一日常規管理,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抓住了階段安全管理的重點,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舉措有力,手足口病、甲型流感得到有效控制,加強師生校外活動安全管理和校內活動管理,加強建設項目學校安全管理,確保了安全施工及過渡學校過渡期間的師生安全。認真細致地做好信訪穩定工作,穩妥地解決了幾個突出的信訪問題,確保了全系統的一方穩定。
五是堅持教育為民服務的宗旨,民生任務和十件實事產生良好社會效益。認真落實教育的各項民生任務,完成全區“十件實事”的辦理。15所中小學計算機室免費定期向社會開放,8所中小學校體育場館及設施常年堅持免費對學生、家長、社會開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加大扶困資助力度,2011年,全部免除學生借讀費,惠及1.7萬余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全部免除義務段學校學生學雜費,學生上學不再有城鄉差別;資助困難中小學生6592人,資助金額1441072.76元(其中義務階段4572人次,金額521460元,普通高中階段2020人,金額919612.76元);對中職貧困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3330450元,共計發放5895人次,切實保障了全區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困失學。
六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效明顯,各項工作取得好的進展。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線,形成促進教育發展的思路和舉措,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用科學發展觀引領教育內涵發展的能力。我局學習實踐活動得到區委的好評,活動經驗在全區大會交流。以深化黨務公開為抓手,完善黨員發展“四制”,充分發揮了黨員在教育管理等各項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六個一”活動為抓手,加強廉潔教育和廉政制度建設,鞏固市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的創建成果。我區承辦了“1+8”城市圈廉潔教育進校園展示推進會,教育所形成的廉潔教育模式和品牌特色,得到了省監察廳、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評價。以迎接新中國60華誕為契機,開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紅色經典歌曲人人唱”,進一步激發了全局師生愛情情懷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師德。
三、深化資源整合和優化布局結構,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2011年,圍繞“五化”目標,全區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水平得到提升。
小學、幼兒園優質化建設取得突破。全面開展小學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首批市級素質教育特色學校成功創建,星火小學、崇仁二小、太平洋小學立足校本,科學謀劃,提高質量,打造特色,創評工作得到專家評估組的高度肯定。同時,注重發揮首批特色校的引領、示范作用,一批小學正在努力創建一流質量和鮮明特色。
我區學前教育也在探索優質多元化發展的路徑,凸現科學管理成效和辦園特色。今年,我們積極規劃幼兒園布局結構,正在按照高品位、高標準的要求,籌辦同馨花園配建幼兒園,力爭1—2年內,形成東、中、西部優質幼兒園合理分布,民辦、公辦幼兒園多元化發展的良好格局。
初中標準化學校建設成效顯著。今年,我區第三輪初中標準化學校建設借助全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政策和市、區大力扶持,取得了顯著的成效。79中、常碼頭中學和天順園配建學校以全新的面貌實現新學期開學。在硬件建設的同時,軟件建設也加大了力度,校園文化建設堅持高品位、高水平配套,初中學校辦學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
高中學校現代化建設和內涵發展得到深化。在完成我區高中布局優化調整以后,高中學校深化內涵發展,研究管理,務實辦學,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不斷提升高中學校在全市的影響和在轄區老百姓心目中的聲譽,我區幾所高中高考成績各項指標均處于全市同類學校的前列。43中整體改造項目也提到了議事日程,各項工作得到有序推進。
職業學校集團化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隨著一職教中心新建項目的推進,我區職業教育集團建設步伐加快,一職教中心與法國維也爾省合作辦學意向已確定,區中法職業教育合作辦學基地正式揭牌。下一步,將正式啟動職教資源整合,通過資源置換,籌措新一職教建設經費。此外,實施“實訓基地工程”,完成了汽車應用工程學校實訓基地建設。
2011我區教育發展形勢良好,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離區委、區政府對教育的要求還有距離,離全區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待還要一定的差距,教育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也不斷凸顯,需要全區教育戰線的干部、教職工繼續發揚教育的“五種精神”,勵精圖治,克難攻堅,加快改革,銳意進取,不斷開創教育工作的新局面。2012年,我區教育發展的重點如下:
一是用科學發展觀統籌好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全面推進“建設教育強區行動計劃”。學前教育要擦亮品牌,發展特色,發揮示范園引領,打造專業教師團隊,努力提升辦園水平,躋身全市學前教育先進行列。小學要堅持“愛心、童心、細心”的育人理念,努力創“一流的質量、鮮明的特色、和諧的校園”,加快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創建步伐,完成15所優質學校建設目標任務。中學要盯準“一流的質量、純正的三風、和諧的校園”目標,以教學與課堂為重點,以教學改革為動力,以提高質量為出發點和歸宿,認認真真落實教學常規,穩妥推進高中課程改革,不斷實現中考、高考終端質量的提升。職業高中要抓住職教集團建設契機,加快專業優化整合和品牌專業建設,深化中外合作辦學,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檔次。
二是實施教育人才發展計劃,加快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推進名師發展工程、名校長(書記)發展工程、教育專家培養工程,發揮教育人才優勢。推進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教師績效工資實施,繼續實施“和諧團隊建設年”活動,努力建設和諧奮進的教育團隊。將活動融入到“兩園”建設、“兩型學校”創建及和諧校園建設之中,創新骨干教師公示承諾制,在中小學校推行校長、骨干教師寄語和承諾公示,努力形成和諧干事業的教育團隊。加強骨干教師業績評價與考核機制建設,切實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深化教師交流共進機制建設,加快教師人才培養。
三是實施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改革實驗計劃,優化我區教育布局和提升學校辦學水平。2012年,繼續按照小學(幼兒園)優質化、初中標準化、高中現代化、職業教育集團化、社區教育整合化的目標要求,調整和實施中小學布局定點規劃,繼續實施教育優化布局和資源整合,深化“西部教育發展工程”建設,推進東部學校資源整合項目,建設好一批新(還)建和改、擴建學校,發揮新建與整合學校辦學效益,在進一步厚實各級各類學校辦學物質條件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全區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水平,不斷夯實建設教育強區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