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業農村局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農業農村局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農村局年度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業農村局年度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關于“三農”工作的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力推進農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改革發展等各項工作,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全區農業生產形勢平穩,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一、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圍繞“一山”“兩圩”“三軸”,大力發展特色農林產業。在全區開展了“一村一產業”摸底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村編制產業規劃,重點建設稻漁綜合種養、茶葉、中藥材、有機蔬菜、西山焦棗及秋浦花鱖等六大產業基地。基本完成了《區畜牧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編制工作。目前全區已培育有機茶、蔬菜、焦棗、食用菌、畜禽、水產等“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專業村76個,其中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2個,省級7個,建立特色農產品基地16萬畝,其中新發展標準化茶園5000畝、稻蝦綜合種養4.5萬畝、黃精等中藥材種植6000畝、油茶等特色產業基地4200畝。牌樓鎮以祁門紅茶產業申報了省級“一鎮一品”示范鎮。積極抓好與農業大學共建特色種養業試驗站的相關工作,組建了稻蝦產業聯盟。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今年新增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家,全區現有省級龍頭企業15家,市級龍頭企業6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0家, 1-10月份,農產品加工總產值達到47.6億元。評定區級示范家庭農場20家,區級示范合作社4個,申報省級合作社2家、省級家庭農場4家,全區現已注冊家庭農場1479家,合作社552家,其中省級、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分別達22、44家,國家、省、市級示范合作社分別達7、8、40家。皖南草雞專業合作社入選2019年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500強,也是全市唯一入選農民合作社。全區發展各類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主體142個,接待游客2.2萬人次,營業收入達7億元,其中,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5個。太普生態園申報了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新增“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52個,全區 “三品一標” 認證農產品已達155個,霄坑綠茶、秋浦花鱖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稱號,西山焦棗被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區已有300余家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參加了電子商務銷售,電子商務銷售率大幅提高。

二、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五清一改”工作為總抓手,一體化推進農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動”。深入開展“五清一改”百日攻堅行動,由4名區級領導行動任指揮部指揮長,并分別聯系2條重點國省縣道周邊環境治理工作,每月召開一次全區性現場調度會,印發制定了《區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區2019年“五清一改”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和《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冬攻勢”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印發了《2019年區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區無功能建筑整治及建設實施意見》、《區“五清一改”公房整治及建設實施意見》、《關于加強農村強弱電和通訊電纜桿線設施規范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和《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結合秋冬季節農情民情務實推進,以28個示范村、66個擬出列的邊緣村、14個貧困村及沿江1公里范圍內22個村莊為整治重點,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目前全區農村常住農戶改廁竣工9173戶,達年度總任務7000戶的131%,占市級下達任務1萬戶的91.7%。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清一改”百日攻堅、秋冬攻勢和文明集鎮創建行動。目前,全區開展清潔衛生宣傳教育活動4029次,參加教育8萬余人次,發放一封信12萬余份,清理村內溝塘2743處、農業生產廢棄物3.1萬噸、亂搭亂建2萬戶、廢舊廣告牌8336個、無功能建筑面積41.7萬平方米。國省縣道沿線可視范圍內已完成無功能建筑整治993戶,整治面積64367平方米;國有單位無功能建筑需整治67家,已整治完成21家。同時落實管護責任,做好分類管理,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2018年度,15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完善相關資料,積極做好省級驗收準備工作,圍繞對標達標,聚力聚焦“補短揚長”,以鄉風文明建設、村莊特色挖潛打造、長效機制建設等工作為著力點,重點抓提標升級。2019年度22個省級中心村 “五清一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工程類項目招標工作已基本結束,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已陸續開工建設。2020年美麗鄉村建設省級中心村申報工作已全面啟動。

三、加快推進特色種養業扶貧工程。制定了《區產業脫貧攻堅工程實施方案》,堅持因戶施策,不斷推進特色種養業扶貧工程。今年來,全區共投入產業資金4648余萬元,組織實施各類項目629個,其中:投入資金945萬元,組織實施兩批特色種養業到戶獎補項目311個;投入資金1725萬元,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項目137個,帶動2082戶貧困戶增收;投入資金1553萬元,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特殊群體“抱團發展”產業項目167個,惠及貧困戶1178戶;投入資金205萬元,實施到村產業項目8個;投入資金220萬元,實施產業資產收益項目6個。認真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全區共建成特色產業扶貧園區14個,完成率100%;支持自種自養貧困戶3400戶,達到全年目標任務的100%;支持主體帶動2930戶,達到全年目標任務的100%。認真抓好特色種養業扶貧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出臺了《關于建立產業脫貧攻堅工程包保責任制的通知》,積極構建領導班子抓落實、農技人員抓服務的工作機制。全區14個貧困村和66個邊緣村主導產業均安排了產業指導員和科技特派員聯系指導,安排種植業、畜牧業技術人員包保189個村(居),安排172名項目技術指導員每人聯系2戶自種自養貧困戶,結合秋種秋收和抗旱救災工作,開展了產業扶貧科技服務月活動。組織鎮街對全區3000戶自種自養產業達標貧困戶開展了培訓。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實施扶貧項目的新型經營主體、種植大戶以及貧困村的致富帶頭人開展培訓,目前已舉辦了艾草、黃精種植加工以及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人數150余人。同時做好定點幫扶貧困村工作,局機關32名工作人員聯系幫扶梅村鎮珍溪村貧困戶116戶,積極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實現增收脫貧。

四、扎實開展農業科技服務。結合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民生工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補助項目等,積極開展種養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推廣,在全區遴選136名技術指導員對4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816戶科技示范戶和272個貧困戶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全系統共舉辦農作物綠色高效生產、病蟲害防治、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茶葉加工等各類技術培訓62期(次),培訓人數2980人次,發放資料3.2萬份,接受技術咨詢2.1萬人次,組織現場觀摩會3次。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633人。組織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申報全國、全省星級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梅龍和梅街農技推廣區域站榮獲省第二批四星級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稱號,秋江和殷匯農技推廣區域站榮獲全國五星級基層農技推廣站稱號。

五、扎實抓好種植業生產。一是認真實施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制定了2019年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面積共10萬畝,其中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約3萬畝,建設核心示范區10個,面積為0.85萬畝,其中集中連片500畝以上稻漁綜合種養核心示范區3個,1000畝以上水稻綠色高質高效核心示范區7個, 建設100畝的技術攻關區1個,輻射推廣面積9.2萬畝。同時完成了2018年度省級糧食生產發展資金項目和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項目驗收。二是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作物病蟲情報9期,發送短信1萬余條,重點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防控,全區共發生草地貪夜蛾危害面積3238畝,防控面積4820畝次,沒有因草地貪夜蛾危害造成大的損失。推行植保機械與農藝配套,開展全程專業化統防統治,進一步提高防治效率和效益。全區現有注冊的專業化防治組織38個,從業人員1100人、擁有總機械裝備2348臺,日防控作業能力6.5萬畝/日。今年來,實施無人機作業面積5.5萬畝次,實施統防統治50萬畝,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8%。三是積極推進茶葉清潔化生產。繼續開展了以柴改汽、柴改生物質燃料為主的茶葉加工能源清潔化改造,全區茶葉加工清潔化能源利用率達30%以上,霄坑等主茶區達50%以上。

六、切實抓好畜牧業生產。一是全力扶持畜牧龍頭企業發展。積極為史記種豬育種(馬鞍山)有限公司分公司、秋江牧業公司、市昌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市皖南草雞專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當好參謀、做好服務,在項目申報、生產和銷售等方面全方位給予支持和服務。二是抓好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工作。加強防疫員和物資管理,抓好集中免疫,全區共完成注射口蹄疫疫苗17.7萬頭次,其中豬16.3萬頭次、牛羊1.4萬頭次,注射禽流感疫苗593.1萬只次,注射小反芻獸疫苗0.76萬頭次。三是扎實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認真做好動物疫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共檢測雞血清樣品576份、鴨血清樣品105份、豬血清樣品232份。實行動物H7N9流感防控工作日報告制度。與此同時,突出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指導各地扎實做好疫情排查,嚴格規范應急處置,全面推進泔水禁用。今年以來,共排查生豬養殖場(戶)121.9萬個次、生豬1687.8萬頭次。認真做好非洲豬瘟化驗室檢測,共檢測全血樣品18590余份、養殖場和屠宰場環境樣品250余份。加強生豬和豬肉調運監管,嚴格落實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梅龍等5個檢查卡點正常運轉。對85輛運輸車輛進行了備案,強化區域內生豬移動風險管控,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對12起違規調運生豬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罰款22.2萬元,對違規調運的3600公斤(47頭)豬肉、39頭生豬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七、扎實開展“三大一強”專項行動。一是扎實推進畜禽污染整治。認真做好禁養區內養殖場拆遷關閉工作,已簽訂關閉拆遷補償協議130戶,關閉130戶,拆除122戶(其中未拆除的8戶中,1戶已改為養殖黃粉蟲,7戶已納入濱江棚戶區改造項目,待改造項目啟動一并拆除),共拆除畜禽圈舍面積11.86萬平方米,復綠121戶,已全部通過銷號驗收。全面開展沿江1-5公里養殖場糞污整治工作,106戶畜禽養殖場已全部完成整治(其中34戶因達不到整改要求已關閉)。深入推進環保督查整改工作,辦理畜禽養殖污染問題信訪投訴件29起,并通過市級驗收銷號。二是深入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和秸稈資源化利用。建立一對一聯結機制,實行清單管理,制定一場一策。目前,全區納入養殖場直聯直報平臺的26戶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2.75%,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54%。落實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收貯點項目建設,加大秸稈綜合利用科技成果推廣力度,繼續推進秸稈“五化”利用。不斷探索建立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廢舊農膜、農藥包裝等廢棄物集中回收、集中處理機制。三是全面開展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行動。做好耕地質量提升保護工作,建成全區主要農區和主要耕作土壤類型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定期耕地質量動態狀況變化報告,建立耕地質量信息及預警系統,設立長期耕地質量監測點79個,開展土壤墑情監測35期,完成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土樣檢測176個。實施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強化減肥增效集成技術和成果應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建立水稻減肥增效示范片3萬畝,其中核心示范片面積1.1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60萬畝,肥料利用率達39%以上。在沿江15公里范圍內,推廣季節性休耕面積1萬畝以上。全區化肥使用量比去年減少0.91%。實施農藥負增長行動,以長江、升金湖、秋浦河和青通河等沿線為重點,建立病蟲害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控害示范區20個,加大全程綠色防控,農藥減量約6噸,全區農藥利用率達40%以上。

八、認真抓好高標準農田和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建設。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3.5萬畝,主要涉及涓橋、秋江、烏沙、牌樓、梅村、馬衙等6個鎮街,先后完成項目建議書編制評審、項目庫建立、設計招標、工程監理和施工招標等工作,目前已陸續進入施工階段,確保年底完成建設任務的80%。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治理任務3.1萬畝,主要涉及棠溪、梅街、里山、馬衙等鎮街以及殷匯鎮舊溪村、涓橋鎮四聯村。目前正在開展設計招標工作,爭取年底開工建設。同時做好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掃尾工作, 9月份已通過市級驗收。開展“十二五”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評估工作,已全面啟動清理檢查等工作,12月底完成統一建庫工作。

九、加強農業執法,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今年以來,我局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加大監管力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不斷提高,我區順利通過首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復核認定工作,并榮獲第二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一是加強農業綜合執法。組織開展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月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周活動。加強審定種子備案工作和市場質量抽檢,對102家農藥經營戶重新審查核發了農藥經營許可證,開展了農資經營戶農藥安全防范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做好“雙隨機一公開”工作。開展了種子、化肥、農藥、獸藥和飼料等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違規經營農資行為。嚴格屠宰執法,規范屠宰行業行為。加強日常監管和集中整治相結合,每月安排4次夜間執法檢查,每星期安排2次日常巡查,在節假日增加巡查次數,以生豬屠宰廠和農貿市場為重點,嚴厲打擊城鄉結合部私屠濫宰和病死豬、病害豬肉非法交易行為,確保上市肉品的質量安全。今年以來,全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2126人次、檢查農資經營戶和農產品生產基地721家(個)次,發放相關法律法規宣傳資料6600份,受理農資投訴6起,責令整改9起,關閉生豬私宰點68個,立案非法屠宰9起,結案4起,罰款6.4萬元。二是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加強農產品監管隊伍建設,不斷完善監管制度,把全區75名監管人員、181名村協管人員、532家生產經營主體全部納入區公共服務平臺,實行網格化監管。實施農產品質量追溯民生工程,對62家農產品生產企業“三品一標”認證產品在國家或省平臺實施追溯,完成47套快檢系統檢測數據上傳省平臺目標任務,共上傳檢測信息8757條。同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對30多個蔬菜品種進行定量檢測188次、定性檢測453次,編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簡報》33期。加大獸藥殘留檢測力度,擴大檢測范圍和頻率,提高殘留檢測效能。目前,已采集、送檢畜禽產品50份,開展“瘦肉精”抽檢2400份。三是強化動物衛生監督。完成產地檢疫共檢生豬9.7萬頭、家禽6.6萬只;屠宰檢疫生豬3.71萬頭。以規模生豬飼養場為重點,加強對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和消毒工作的監督指導,認真做好養殖環節規模豬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核查、統計上報和補貼發放工作,加強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日常監管。今年來,共無害化處理養殖環節病死豬1940頭、屠宰檢疫環節不合格生豬106頭。

十、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認真做好省、市關于農民負擔執法檢查舉一反三問題的自查整改工作,加大省級有關涉農收費新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各項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檢查。進一步鞏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成果,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積極有序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工作,2019年全區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8萬畝,目前全區土地流轉面積達35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8.3%。擴大了農業保險的覆蓋范圍,在2018年試點茶葉、大棚蔬菜、煙葉保險的基礎上,今年新增了蓮藕、油茶、山核桃、西山焦棗、牡丹、中藥材、稻漁(蝦)連作、秋浦花鱖、皖南土雞、肉牛、肉羊等13個特色農作物品種。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全面完成了全區涉及改革的187個村(含城區6個公司)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工作,完成了181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治理機構組建和181個村的登記賦碼工作。完成了173個村“三變”改革,占總村數的92.5%。編制了《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區選擇14個村作為扶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示范村,每個村安排50萬元扶持發展稻蝦種養、茶葉和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項目,目前項目正在組織實施。

 十一、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按照區委統一部署和要求,認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成立了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和3個指導組,制定了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和“六個一”工作方案,召開了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局黨組和各黨支部都認真開展了集中學習、交流研討、專題調研、檢視問題和整改落實工作。主題教育工作開展以來,局理論中心組開展集中學習6次,專題研討2次,開展革命傳統和警示教育1次,舉辦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黨風廉政建設、黨史教育專題輔導和黨課報告會2場,檢視問題6個,制定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積極抓好中央“一抓八整”、省委2個治理、市委“四治四解”專項行動和區委2個集中整治的同時,著力抓好“五進五解”(即進村莊,解環境之困;進農戶,解產業之困;進基地,解技術之困;進企業,解市場之困;進村鎮,解發展之困)專項整治,并會同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分局和區教體局等相關部門,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專項整治。目前,主題教育工作正扎實有效推進。

十二、切實加強機關作風效能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區委具體要求,扎實開展了以“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為主要內容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結合脫貧攻堅巡視整改、環保問題整改、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認真組織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自查自糾和整改。堅持從嚴從實,抓好區委第一巡察組巡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加強機關和二級機構管理,修改完善了學習、考勤等15項制度,定期開展機關作風檢查,推進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堅持依法行政,規范辦事行為,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堅持抓好黨務、文明創建、安全生產、人口與計劃生育、雙擁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

今年以來,全區農業生產總體平穩,主要農產品生產保持穩定。在種植業上,糧食生產基本穩定,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水稻:今年全區早稻播種面積2萬畝,單季稻種植面積47畝,玉米6萬畝。油菜:全區油菜種植面積19.6萬畝,總產2.96萬噸。棉花:今年棉花播種面積1萬畝,比去年減少1萬畝。茶葉:全區現有茶園總面積7.3萬畝,其中采摘面積6.3萬畝,全區茶葉總產2115.3噸、產值16587.4萬元,總產與去年持平,產值增6.5%,建設標準化新茶園3192畝。小麥:小麥播種面積3.1萬畝,面積減少2萬畝,總產0.9萬噸。園藝:全區蔬菜種植面積7.7萬畝,總產量13.4萬噸,其中專業性菜地面積1.95萬畝,大棚蔬菜播種面積0.5萬畝。果樹生產面積1.4萬畝,總產量 1.8萬噸。食用菌生產800萬袋(棒)。

在畜牧業上,總體處于下降趨勢。據統計,全區畜禽飼養量855.2萬頭(只),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肉類總產2.5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蛋類總產1.4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養蜂6274箱、蜂蜜產量170.6噸。生豬:去年以來,全區劃定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生豬飼養量降幅明顯。全區飼養生豬31萬頭,比去年同期下降7.6%;生豬存欄9.1萬頭,同比下降18%,其中能繁母豬0.62萬頭,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出欄生豬21.8萬頭,同比下降2.5%。家禽:全區家禽飼養量下降,全區飼養家禽,822.5萬只,較去年同期下降4.8%;存欄家禽342.4萬只,同比增加2.5% ;出欄家禽480.1萬只,同比下降9.4%。羊:全區飼養肉羊1.4萬只,比去年同期減少25.2%;全區出欄肉羊0.6萬只,比去年同期下降22.5%;存欄羊0.7萬只,同比下降25%。牛:飼養量略有下降。牛的飼養量為0.37萬頭,比去年同期下降6.3%,其中:存欄 0.21萬頭,同比下降5%;出欄0.16萬頭,同比下降7.7%。規模養殖戶:全區共有畜禽養殖大戶 594戶,比去年同期減少161戶;其中:養牛大戶(10頭以上)9戶、養羊大戶(50只以上)28戶、養兔大戶(100只以上)11戶、養禽大戶(500只以上)336戶、養豬大戶(50頭以上)165戶、養蜂大戶45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贵妇的脚奴视频vk| 杨晨晨脱得一二净无内裤全身 |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晓青老师的丝袜系列|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直播|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伊人色综合久久| 美女开嫩苞视频在线播放| 大学生情侣在线|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污视频软件大全|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美女黄色毛片免费看|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视频| a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2020狠狠操| 成年性香蕉漫画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韩国免费一级片| 国产资源在线看| 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m|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