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消毒供應室感染考核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污染區的感染管理制度
1、污染區應分為回收區、洗滌區和精洗區。
2、污染區工作人員應有專用防護用品,做好自我防護。
3、物品的去污應經過分類、浸泡、清洗(酶洗)、自來水漂洗、去離子水漂洗及干燥6個步驟。非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滅菌前須進行去污、去熱原、去洗滌劑、精洗4個步驟。
4、下收下送車輛必須潔污分開,分區存放,每日清潔。下收下送過程中應做到定人收、發,采用專車、專線運送。
5、正確選擇、合理使用清潔設備。
(二)清潔區的感染管理制度
1、清潔區是對清潔物品進行檢查、裝配、包裝、保管、滅菌的工作區域,可分為包裝區和滅菌區。
2、根據待滅菌物品的性質,選擇正確的滅菌方法及包裝材料。
3、正確包裝待滅菌物品,滅菌包的體積和重量均不得超過消毒規范要求,滅菌包外必須有化學指示膠帶貼封,并有明顯標記。
4、滅菌時應注意物品的擺放及裝載量,盡量將同類物品一批滅菌。滅菌操作程序正確。
5、滅菌崗位人員(消毒員)持證上崗,對所有滅菌器應定期進行常規保養和檢查。
(三)無菌區的感染管理制度
1、無菌區是無菌物品存放的區域,分為無菌物品存放間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存放間。該區應盡可能靠近滅菌區,要求有較高空氣潔凈度,必須每日空氣消毒和衛生保潔。
2、無菌區須專室專用,專人負責,限制人員出入,進人無菌區的人員必須二次更衣更鞋,進行洗手處理;外出的工作服不得穿著入內;非無菌物品嚴禁進入。
3、載物架應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潔、易清潔的材料制成。
4、對無菌物品的包裝、滅菌標志及內在質量有檢測措施,及時檢查包裝的完正性,有無濕包及化學指示膠帶變色的異常情況,不合格者重新滅菌,并將相關數據記錄備查。已滅菌物品不得與未滅菌物品混放。
5、滅菌物品儲存的有效期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并按有效期的順序放置并發放,超過有效期后須重新滅菌。
6、一次性使用的無菌醫療用品,須拆除外包裝后,方可進入無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