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目的和依據
迅速查明原因,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蔓延和事態的擴大,搶救中毒病人,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患。本預案所指食物中毒。
本預案適用于鎮內突然發生的群體性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理工作。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
2統一領導。由分管鎮長任組長,衛生科長及衛生院院長任副組長。
3依靠科學。積極開展食物中毒的病原學檢測,為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提供科技保障。重視與上級各級疾控機構間資源共享,積極合作,有效預防和處理食物中毒事件。
四、食物中毒時間的分級
對影響特別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報國務院批準后可確定為特別重大食物中毒事件(Ⅰ級)
一次中毒人數5人及以上或死亡1及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Ⅱ級)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例以上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發生在地區性或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
一次中毒人數5人及以上。較大食物中毒事件(Ⅲ級)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出現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發生在學校、幼兒園、建筑工地等集體單位。
未出現死亡比例。一般食物中毒事件(Ⅳ級)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99人。
五、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1食物中毒事件處理指揮機構
由分管鎮長任組長,食物中毒處理小組。衛生科長、衛生院院長任組長。
啟動應急預案;組建與完善食物中毒事件監測和預警系統;組織預案演練;組織對疾病控制和衛生檢驗人員進行有關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知識和技術的培訓。處理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按照市衛生局有關規定和指令。
2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
承擔食物中毒事件的處理工作。衛生檢驗組、流行病學調查組、衛生消殺組在食物中毒事件處理指揮部的領導和指揮下。
2.1衛生檢驗組
負責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學檢測,建立食物中毒常規檢測實驗室。并將檢測結果迅速報告衛生行政部門。
2.2流行病學調查組
負責轄區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衛生行政部門和市疾控中心指導下。迅速確定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及危險因素,并及時將結果報送衛生行政部門。
能夠開展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建立和培訓能夠勝任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專業隊伍和人員。
提高社會各部門和公眾防范食物中毒的意識。開展預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
對轄區的食物中毒事件進行上報。按有關規定。
2.3衛生消殺組
負責轄區食物中毒事件的衛生消殺、疫源地及污染源處理等工作。衛生行政部門和市疾控處理小組領導指導下。
五、報告
1報告時限
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單位、與衛生保健工作有密切關系的機構(如教育機構)等報告后,任何接到有關單位。立即報告處理小組;處理小組在2小時內報告衛生行政機構。
2報告內容
發生食物中毒單位、地點、時間、中毒人數、可疑中毒食物、實驗室檢測結果。
3報告方式
傳真、電話報告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
六、應急響應和終止
1食物中毒時間的應急響應
衛生行政部門統一領導下,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積極檢測致病原因,同時按要求做好有關信息的報告。若為相關傳染病,按傳染病預防控制預案進行應急處理;如懷疑是以食物為載體的投毒案件,立即報告衛生行政部門及公安機關。
2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響應的終止
食物中毒處理小組根據市衛生行政部門指令決定是否終止。
七、食物中毒處理
1病理學調查組應迅速采集食物中毒樣品。以便該機構開啟檢驗快速通道對采集樣品進行檢驗。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認為情況特殊,需延長出具檢驗報告時限的應向食物中毒處理小組報告。
2若為相關傳染病。要按照衛生行政部門指令,配合疾病預防中心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衛生消殺。調查結束后,撰寫技術分析報告,并按規定報送衛生行政部門和食物中毒處理小組。
(1)有無續發病例,對與中毒病人有共同飲食史而未發病的人,人群中有對照意義的健康人同樣也要做好個案調查。
(2)向病人和接診醫生了解中毒發生的經過以及事件相關的情況。發病人數、經過,嘔吐物、排泄物的性狀,特別首發病例的情況。
(3)調查內容一般應由患者自述。可由其監護人代述。
(4)應盡可能對所有中毒患者進行個案調查。至少應調查80%以上人數;超過100人時,至少應調查60%以上人數。
(5)確定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指導其進行蒸煮15分鐘后掩埋或焚燒;液體的還可加消毒劑殺菌后排放。
(6)確定為化學性、動植物性、真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嚴禁作為食品工業原料或動物飼料使用。
(7)根據不同的中毒因素。必要時應予以銷毀。
八、總結與資料整理
衛生院要進行處理的評估、總結。將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等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食物中毒事件處理完畢后。建立食物中毒事件檔案。
九、責任追究
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對在食物中毒事件的處理過程中。
十、保障措施
1技術保障
提高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檢驗能力。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建立功能完善、反應迅速、運轉協調的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改善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基礎設施和實驗室設備條件;加強食物中毒應急專業隊伍建設。組織開展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處理演練。
2物資保障
應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調用應急儲備物資,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要建立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的各類物資儲備(包括診斷試劑、特效藥物、消毒藥械和檢測檢驗設備等)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時。應急儲備物資使用后應得到及時補充,以確保應急供應。
3經費保障
保證食物中毒事件人員培訓、應急演練、物資儲備、實驗檢測等應急處理各項經費。落實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的財政補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