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媒體是互聯網時代人們交流與溝通的主要工具,大學生是應用新媒體的重要群體,如何依托新媒體開展人才培訓教育,是當前高校教育過程中的重點任務。分析與探討了新媒體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策略,旨在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促進大學生黨建工作順利開展。
黨建工作是任何一個基層黨組織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必須要落到實處,保證黨建工作順利開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終端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微信、微博等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大學生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方便。但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給大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比較大。高校必須要重視大學生黨建工作,對各種新媒介、互聯網資源進行有效應用,為社會主義建設培育更多優秀的黨員人才。
一、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實效性不高大學生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對象,也是發展黨的后備力量的主要群體。但是由于傳統的黨建工作理念和模式比較陳舊,在黨建工作中主要采用面對面的教育方式,比如開講座會、討論、走訪等,這種模式可以為大學生提供面對面交流,給他們提供更多參與到黨建活動中的機會,但是有的大學生并不能很好領悟到黨建工作的內涵與要義,參加活動的時候只是走馬觀花。
(二)黨建工作信息陳舊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部分內容信息比較陳舊。由于黨的歷史事件和理論知識是相對固定的,即使引入了很多新的傳播手段,比如微信、QQ、微博、電視等傳播手段,但由于其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強,讀者點讀率不高,所以傳播效果不佳。
(三)思想教育方法陳舊黨建作為高校的重要工作內容,其受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在具體的黨建工作中,方法還比較陳舊,雖然有的時候也利用了新媒體、網絡平臺,但是在網絡中依舊存在很多負面消息,大學生又很容易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盲目地跟風,所以新媒體的應用也給大學生黨建工作帶來挑戰。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影響
新媒體是信息化技術發展和應用的一個重要體現,與傳統的媒介形式相比而言,新媒體中傳播的消息很多,各種各樣的信息都有,有的是積極正面的消息,有的是消極負面的消息。新媒體也必須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發揮良好的輿論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少傳播一些消極負面的信息。就高校教育而言,大學生黨建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新媒體時代,可以利用新媒體開展黨建工作。新媒體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影響也有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方面。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積極影響一方面有助于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教育。大學生正處于從學校到社會過渡的階段,每個大學生遲早都要離開學校,進入復雜的社會中,在這個敏感的階段,很多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開展黨建教育,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和教育,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是大學生黨建的重要內容。大學生黨支部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組織基礎,通過黨建工作,可以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進行培養,讓學生逐漸減少思想包袱。在大學黨建過程中,新媒體可以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一旦發現有的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必須要及時對其進行教育,促進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新媒體是一種自由的媒體,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新媒體中的信息傳播十分迅速,學生生活在新媒體時代,對這些媒介形式十分了解,他們也能獨立地思考問題,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講,新媒體中的消息魚龍混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辨,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新媒體是依靠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發展起來的一種媒體形式,狹義的新媒體指的是網絡媒體,廣義的新媒體指的是所有的數字化媒體,比如網絡、手機、數字電視等。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新媒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十分深刻,它讓生活變得更便捷、更簡單,傳播的內容更豐富,信息傳輸速度更快。但是新媒體的負面影響也同樣明顯,在網絡上傳播的消息是多元化的,即使是一則消息,從不同的視角來看,也可能有正面和負面影響。有的學生自身的辨別能力較差,對這類消息的辨別能力不強,容易受到的輿論影響,加上一些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在新媒體中泛濫,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產生了不良影響。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策略
(一)加強對新媒體的應用,搭建網絡學習平臺新媒體的應用為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新時期,必須要積極加強對黨建工作的認識,加強對新媒體的認識,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為根本,搭建全新的網絡學習平臺。在網絡學習平臺上,要提供黨的理論知識、政策方針等內容,讓學生能夠接受黨建理論教育,對學生的黨性以及思想意識進行提升。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可以豐富學習素材,比如黨史人物趣事、黨建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等,這些都是黨建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與此同時,還應該要建立與網絡學習平臺相對應的考核機制,大學生接受黨建教育之后,要參加考試,可以建立專門的考試系統,實現在線考核與評價,進一步強調黨建教育的重要性,在校內不定期舉辦一些知識問答、征文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黨建學習更有吸引力,對學生的黨性進行錘煉。
(二)建立學生黨建信息庫,加強黨組織建設傳統的黨建工作主要是依靠輔導員、介紹人等將學生介紹入黨,加上學生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眾多,所以管理起來難度很大,管理比較麻煩,很容易出現學生的入黨信息丟失的情況,不利于學生黨員隊伍的建設。所以在新時期必須要積極探索新的黨建管理模式,建立學生黨建信息庫,將所有的黨員信息,從紙質版變成數字化信息,從學生的入黨申請書開始,就要進行數字化管理,將紙質檔案和數字化檔案同時建立起來,形成兩種不同的檔案,同時建檔、歸檔,防止紙質檔案和信息檔案丟失造成的檔案缺失問題。黨員檔案信息庫的建設,也能為黨支部和黨組織的發展提供更多信息資源,作為學生入黨的重要依據,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黨員人才,充實黨員隊伍。
(三)加強新媒體黨建工作和實際黨建活動的結合新媒體不僅是傳播消息的工具,還是實用性很強的教育手段,利用新媒體開展黨建教育,不一定要全盤否認傳統的模式,而應該余傳統的黨建工作模式結合起來,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發展方向,對黨建工作進行延伸和拓展。例如可以在新媒體上傳播一些與黨建有關的信息、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等,對大學生進行隨時隨地的教育,不斷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再比如,在進行黨建教育的時候,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組織線上活動,學生在用微信、微博的時候就能了解到這些活動,然后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參加,把黨建工作從傳統的課堂理論教育變成社會實踐教育,提高學生對黨建工作的積極性。新媒體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十分豐富的學習素材,但是為了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不能只在網絡上開展教育,還應該要結合日常生活、工作,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刻地領悟黨的基本政策、方針,促進大學生黨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并且帶動其他學生,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綜上所述,加強大學生黨建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傳統的大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和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必須要借助各種新媒體,搭建網絡學習平臺,對黨建工作模式進行創新,促進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提高學生黨員的思想道德水平,錘煉其黨性覺悟。
參考文獻:
[1]陶淑慧.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和對策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67-170.
[2]郭朝明.利用新媒體促進大學生黨建工作[J].新聞戰線,2015(4):77-78.
[3]石祥.基于“卓越人才”理念的大學生黨建創新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5):41-42.
[4]孫文博,翟硯輝.新時期獨立學院學生黨建實踐路徑探索———以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為例[J].人民論壇,2016(8):172-174
作者:王曉兵1,王志紅2 單位:1.昭通學院法學院,2.昭通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