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儒家文化對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世紀橋雜志》2014年第六期
(一)文化發展要與時俱進,文化傳播要依靠精英力量
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在中國的專制社會中存在了幾千年,在儒家思想的傳播過程中,也曾存在很多的困難與挫折,但是儒家在歷經了幾千年之后仍然在現代社會深深影響著社會發展。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發展過程中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也就是自我完善。儒家在整個專制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結合每個時代的具體情況進行內容上的整改。從最早孔子提出“仁政”的儒家核心思想,歷經孟子,荀子,最后在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家”思想中確立了其正統地位,也使儒家思想最終深入人心。我們說儒家思想的傳播首先要使統治者接受,所以儒家思想在不斷地思想發展中根據各個時代的社會民生情況進行調整,從最初的“仁政愛民”,到之后的“君權神授”可以說都是直接與統治者的利益相關聯的。除了統治者的接受,儒家思想還CENTURY根據人民的具體情況進行其思想的改制,從“君舟民水”到之后的“天人感應”都切實的考慮到了人民的切實利益。在儒家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儒家思想緊緊圍繞“仁”這一核心觀點,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整。在不斷自我完善中,儒家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奠定了其正統的思想地位。從儒家的發展中我們看到,要在國民教育中很好的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我們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社會的實際情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具體要求,緊緊圍繞幾個基本點,不斷地進行具體思想的落實。在思想成熟時,我們要利用社會中的權威人士,領導人士進行傳播與發展,在儒家思想的傳播中,一批核心領導人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這些士大夫階層進行了廣泛的傳播,他們通過講學,游說,收門徒,編寫書籍,開學堂等種種方式進行廣泛的傳播,從而使社會中的儒家信仰者不斷地增加,在這種具有規模性傳播方式的影響下,儒家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傳播。除了這種權威知識分子的傳播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統治階級的政策推行,在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確立之后,董仲舒得到了漢武帝的大力支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文化進入科考范圍”這些政策的推廣,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社會中廣泛傳播。在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中,我們要學習儒家,借助知識分子,權威人士以及國家政策的推行,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體系的推行,我們可以利用廣大的網絡媒介平臺進行傳播與宣傳,并且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借助廣大的權威人士知識分子階層,以講學為主要途徑進行廣泛的傳播,逐步在傳播中形成廣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群體基礎,并且利用國家機構出臺相關政策來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落實,從而在社會中形成廣泛群體道德意識。
(二)文化傳播應從日常生活層面入手
儒家思想注重從小事做起,從個體做起?!叭藙t仁義”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價值基礎,不僅是為人的基本價值標準,也是個體行為實踐的價值準則,在儒家學者看來,“仁”是支撐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義”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行為準則。這正如儒家所主張的:“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薄傲x者,宜也。”儒家學者之所以將仁義看得如此之重,是因為其理論的核心價值就在于:“仁者愛人”。一方面,儒家仁學的“愛人”思想把握了一個最基本的價值要素,在儒家看來,無愛人無所以構建起和諧社會,正如孔子所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從最基礎的愛人開始關注每個人的生存發展強調以禮待人,以利與人;不強奸民意,不強民所為;勤政勤勞,不悔不怨。在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我們也要秉持最基本的以人為本,從每一個人的切實利益出發,關注于每一個人的價值觀的發展。加強對個人的教育,從每一個人的精神層面提高上著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國民教育逐漸融入到整個社會,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從關注人這一基礎出發,在儒家提出的“三綱五?!薄叭柿x禮智”“孝道”“非義不居”這些日常小事上著手,進行具體的規定與詳細的規范,儒家思想強調誠信,認為不講誠信,一個人就不具有良好的品格,也就不能實現自身真正的發展,不能成為對社會和國家的有用之才。要想做到心中有仁,必須要誠實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必須在追求和諧的心境中,做到至誠至信、至真至善。只有這樣,才能在現實中實現自我的飛躍。儒家思想弘揚孝道,認為“孝”產生于家庭血緣關系相連的生理和心理基礎之上,孝是最真摯的情感,也是反映一個人道德修養的衡量標準。在儒家看來,做到孝道,才會心中有仁,這對于社會的安定、社會秩序的維護有著重要的作用。儒家十分強調道德的力量。“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德不僅可以引導一個人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質,而且還有助于促進一個國家的不斷發展。儒家認為道德的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超越一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有助于節約社會資源,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儒家在這些小事上進行了各方面的規范,可以說事無巨細,在這種不斷地積累過程中,逐步深入。俗話說: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要在國民教育中,從每一件小事出發,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具體的事物中,要學習儒家思想,循序漸進,不斷地進行積累與進步,從不斷量變地積累中逐漸達到質變,在不斷地進步中落實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
(三)價值判斷需深入文化建設的內核
儒家思想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始終以道德為標準,扎根于周禮,形成了一套理論規范,以此來束縛社會成員的行為,為整個社會運行指引方向,無論儒家思想如何發展,儒家的價值評判標準是固定不變的,在朝代的更迭中,始終圍繞這一標準進行事物的評判,從而使儒家文化能夠不斷地發展與進步。價值觀的評判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的重要的方面之一,我們要建立好一個評判的標準,確立好事物的屬性定義,從而在事物的不斷地發展中確立好事物發展的方向,在國民教育中進行貫徹落實。而在現實社會中,社會對行為的評判標準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根據這些具體的評判標準,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有了行為規范,就有了參考標準,衡量標準。這樣我們就可以去衡量自己的行為,就可以及時規定自己的行動路線,及時糾正自己的思想方向,及時進行自我的調整。只有依照必要的價值評判標準,才能在實踐落實中更好的落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據價值體系的性質和特點,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實踐經驗,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青年學生的自覺追求的途徑、方式和方法,包括理論創新、理論武裝和理論教育、社會思潮引領、政策引導、制度建設、文化熏陶和實踐體驗。其中,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積極承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的責任,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尤其要通過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教材建設、課程和教學體系建設的途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在青年學生中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真正轉化為青年學生的自覺追求。
作者:周曉瑩單位: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