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生骨干隊伍團結意識的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培養一支思想政治素養過硬、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勇于爭先的學生骨干隊伍,文章以西南政法大學為例,首先介紹了高校學生骨干隊伍的培養目標,其次從選拔階段、培養階段、考核激勵階段三方面闡述了高校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學生骨干隊伍;團隊意識
學生骨干含義廣泛,本文是指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充分發揮學生骨干在學生群體中的帶動性和示范性,對高校人才培養和學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學生骨干隊伍的培養目標
指出,“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1]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最具活力的群體,大學生骨干更是該群體的中堅力量。引導大學生骨干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從而帶動廣大青年,這是當代大學生骨干的培養目標,更是廣大學生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具體而言,高校學生骨干應具備“一個素養”“兩個意識”“三個能力”,即良好的政治素養,團隊意識,服務意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二、高校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的路徑
(一)選拔階段在選拔階段,高校要在確保公平、民主的基礎上選出優秀學生骨干。具體而言,可以制定涵蓋思想方面、能力方面、健康方面的一個量化表,如表1所示。這是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的第一步,也是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的基礎。若是表里的各項指標都達到,后期地培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養階段從西南政法大學(以下簡稱“我校”)隨機選取大一至大三的166名學生骨干進行問卷調查,部分反饋如圖1所示,根據調查反饋,培養階段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素養。除了課堂上的講授外,可以通過學生骨干集中學習討論、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微信推送等活動形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滲透其中,營造良好的政治理論學習氛圍。2.增強“兩個意識”,提高“三個能力”。高校可以引入校外專業資源,每學期初舉辦一期學生骨干集中訓練營,開展封閉式專業培訓,包括辦公技能、寫作能力提升,情商、社交能力提升,管理、策劃能力提升等。通過開展集中戶外拓展訓練等方式,增強學生骨干的團隊意識。此外,有效發揮教師黨員帶頭作用,以專業角度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2]。
(三)考核激勵階段依據“德、能、勤、績、業”五個考核標準,由本人自評、骨干互評、學生盲評、教師考評共同完成打分,并以此作為考核結果[3]。其中,“德”是指政治素養、團隊意識、服務意識,比重為20%;“能”是指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比重為30%;“勤”是指遵守紀律、踏實勤懇,比重為20%;“績”是指工作效果、成績,比重為20%;“業”是指學習,比重為10%。根據考核分數,劃分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并給予相應激勵措施。激勵可以分為正向激勵和反向激勵。正向激勵是學生管理中的常見方式,如“評優評獎”。反向激勵即處罰制度,如建立“學生干部免除公示制度”“學生骨干批評與自我批評機制”。激勵時要秉承減壓原則,通過被激勵發掘自身潛能,更好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中[4]。
三、結語
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和國家賦予當代青年的責任,高校學生骨干隊伍建設應以此為目標,并結合學校育人特色,通過選拔機制、培養機制、考核激勵機制等,在理論和實踐中培養學生骨干隊伍良好的政治素養,增強其團隊意識、服務意識,提高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R/OL].(2014-05-05)[2018-10-01].
[2]賈越.團隊建設:高校骨干學生隊伍的建立與培養[J].理論觀察,2018(5):122-124.
[3]周宏星,張忠春,彭波.高校學生干部考核體系構建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43):17-19.
[4]張倩.高等學校學生骨干隊伍激勵管理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4):207-208.
作者:曾迪 單位:西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