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培育農民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信用社要帶著農民的需求,到省、市有關科研部門把專家請進來,對農民有針對性的集中進行培訓。前幾年,王杲鋪鎮梅家口村只有3戶農民飼養蛋鴨,效益非常可觀。但由于規模飼養投資大、技術性強,不少農民只眼饞心動,而不敢飼養。縣信用社到山東農業大學請來了動物科技學院李同樹教授,深入到村給農民講解養鴨技術。
隨后,周圍六、七個村的80多戶農民搞起了規模養鴨,兩年間,飼養量達50多萬只,拉動農民共使用貸款300多萬元。二是,組織有文化,有頭腦,有創業意愿的農村青年農民走出去,到外地參觀學習。通過學習外地農民的種植、養殖、加工等方面的經驗和先進做法,來激發農民的創業熱情。
客戶經理包片對農民進行培訓信用社的客戶經理常年工作在農村,與農民打交道的時間最長。因此,我們應該首先加大對客戶經理的培訓力度,先把客戶經理變成農民的“科技指導員”,讓客戶經理先當學生,向縣農業、蔬菜、畜牧等科技部門的技術員學習請教種、養、加實用技術,使其成為精通農業技術的能手。
然后,客戶經理再把學到的農業實用技術傳授給所包村的農民。在抓好對農民科技培訓的同時,客戶經理還應通過網絡、報刊注重搜集市場信息,對農民進行市場知識培訓,幫助農民研究分析市場,選上致富項目。
田間地頭隨時對農民進行培訓為了指導農民用好貸款,讓貸款產生更大經濟效益,縣農村信用社對貸款還應對貸款從事種、養、加的農戶實行跟蹤服務,每個客戶經理都應有自己的科技書屋,征訂科技書籍和報刊,認真學習科學技術,并做到科技書籍隨身帶,在田間地頭、加工車間隨時解答農民的科技難題。抓農民技術培訓是一條激活農村金融市場的有效途徑,它能給農民帶來三個提高,使信用社得到一個增加。
一是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能夠得到提高,通過科技培訓,農民家家戶戶都有了科技明白人,每戶都能熟練地掌握2—3門特色種、養、加技術,可為發展致富項目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農民的發展欲望能夠得到提高,通過農民技術培訓,將會涌現出一大批創業能手,農民二次創業的積極性會空前高漲。
三是農民駕馭市場的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科技培訓和市場知識學習,農民能夠準確地把握市場的脈搏,按照市場的需求安排自己的生產計劃,從而實現農副產品的最大效益化。農民的三個提高,將會進一步激發二次創業的內在動力,使農村金融市場的需求更加旺盛,從而有效地拉動農村信用社貸款的投放,促進企業增收。
作者:苑化芳單位:平原縣農村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