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裝市場發展創新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是中國城市化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也是中國服裝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蓬勃發展的三十年。河南省南陽市穰東鎮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以服裝產業為載體,迅速實現了鎮域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服裝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產業升級的機遇。
1、注重地方特色,不斷提升市場知名度
穰東處在內陸欠發達地區和沿海發達地區的接合部,服裝產業基礎堅實,具有承接沿海服裝產業梯次轉移的地理優勢。工業園區交通運輸便捷,基礎設施完善,地勢平坦,道路全面實行硬化;建有專用變電站,能源電力充沛;通訊方便快捷,網絡覆蓋率達到100%。穰東鎮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不斷開拓創新,推動服裝產業的發展。通過招商、與外地企業家進行互動、和外地成功的服裝產業基地的互動、通過媒體的宣傳等形式不斷提升市場知名度,積極培育產業龍頭使之成為帶動整個產業發展的引擎。這樣一個既有充沛的資源又占盡交通優勢的地方,發展服裝產業應該說是得天獨厚的,但和沿海城市便利信息通道和資金渠道相比,又有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穰東必須注重地方特色,走專業化的道路,不能什么都做。面對中國進入WTO的后過渡階段、全球服裝配額全面取消的、技術壁壘、綠色壁壘標準升級的情況,必須認清形勢,要想在國際化大分工的產業鏈條上分得一杯羹,就必須打造特色。
2、形成服裝產業集群優勢,實現規模經濟優勢
產業集群是產業鏈不斷發展和完善之后的產物,是紡織服裝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本世紀初,產業集群已在沿海地區蓬勃發展,產生了明顯的效果。一個產業的培育,最好的方式是園區的方式、基地的方式。這樣,便于組織,便于配套,有利于優化存量資產,整合資源,實現產業優勢聚集,可以用最小的低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走集群發展路子是必然的選擇。穰東服裝市場的發展同樣得益于產業集群優勢,現在的穰東服裝市場人氣旺,物流快,商戶信心倍增,市場商戶已達1139戶,加工戶363戶,吸引了義烏、常熟、武漢、鄭州等地的229家客商,來穰東投資落戶加工經營服裝。從購物、剪裁、加工到批發各環節,都形成了產業化和規模化,帶動了周邊4個縣市區50多個鄉鎮2萬多農戶從事家庭服裝加工,原外流商戶62家回鎮創業,引進外地三家毛織廠和一家針織廠,擴大了服裝產業的外延。
3、創新管理,尊重市場規律
打造市場載體。近年來建設東大街高檔服飾商貿區,全力打造以中心街、商場、五一街、三市場、東大街為重點的中高檔服飾銷售循環區。建設園區平臺。在鎮區東建設面積為400畝的服裝工業園區,已有投資420萬元,建設三幢標準化廠房,服裝加工一條街已有30余戶個體服裝加工戶入駐。提供振興助推器。開展“找能人,定項目”、“評定守信戶,發放守信卡”等活動,累計為服裝商戶發放守信卡600余份,每年為服裝市場注入資金1000余萬元。積極培育金利達、金盾、格力士等名牌服裝,全力提高穰東服裝的品位和檔次。4、政府加強科學管理和指導,全面服務市場發展近年來,穰東抓住了沿海服裝企業向中原梯度轉移的機遇,加大硬環境建設和招商引資的力度,為穰東的經濟注入了活力。對服裝市場進行了規范建設,促進產業升級,福建、浙江等地的客商都紛紛落戶穰東。南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把穰東作為實習基地,這將為穰東服裝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穰東服裝市場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總書記深刻地指出:“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真正贏得發展、造福人類,必須注重自主創新。”在高新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激烈競爭的當今時代,我們可以說,自主創新精神正是我們應該牢牢把握的一個支點。有了這個支點,我們才能開創出更為嶄新的境界!因此,我們要堅持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
1、觀念創新不夠,應進一步解放思想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和地區的發展更離不開創新,而無論是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還是管理創新,都離不開經營思想的不斷解放和經營觀念的不斷更新,都是以觀念創新為先導的。觀念創新需要有敢闖、敢試,打破現有利益格局的風險精神。觀念創新要有全球意識。過去我們的企業經營必須有行業觀念、地區觀念、全國市場的觀念,而現在僅有這些就不行了,需要重新設定參照系。
2、加強管理創新,運用最新的管理運作方法來指導實踐
穰東服裝市場的管理水平整體不高,這就為進一步挖掘潛力提供了條件,只要我們正確運用科學的管理技術和管理理念就能取得驚人的結果。沒有管理的創新,一些創新都不會發揮其應有的效益。管理創新是指創造一種新的更有效的資源整合模式,管理創新既可以對全過程管理進行創新,也可以對具體的細節管理進行創新。
3、品牌創新不強,產業層次較低,附加值不高,盈利能力有限
任何有意義的產品創新,在短時間內都會被競爭者所模仿,創新層面的競爭只會獲得短時間內的優勢,而更長時間的競爭是停留在同質化狀態中的競爭,如何在同質化狀態中的競爭中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并在競爭中勝出,品牌正在成為創造競爭優勢一個重要手段,成為獲得溢價回報的重要的戰略武器,其逐利本性迫使服裝企業不得不改變以往市場初級運作的策略。在中央電視臺做過廣告的服裝品牌基本上都變成了名牌產品,我們一定要學會使用社會媒體資源來運作品牌。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穰東鎮的服裝要走出河南、走向世界,首先就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是光有牌子就行了,必須要精心地運作,使之成為公司的利潤來源,公司進行競爭、馳騁市場的有力武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競爭就是品牌的競爭。品牌就是質量、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生命力、品牌就是競爭力。服裝企業要想做強,必須走品牌發展之路。一是要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下定創品牌的雄心壯志;二是要準確把握品牌的定位和個性;三是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始終抓住“質量第一”這個永恒的主題;四是要重視人才,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提高服裝設計水平,做出品位;五是利用各渠道宣傳和推介品牌,靠“造勢”使品牌名揚天下,提高品牌的社會價值。
4、搭建創新平臺,增強整合資源的力度
構筑信息服務平臺。要和《中原服飾》、河南服裝網等省內專業媒體互聯互動,為服裝企業及時提供國家政策法規、“兩會”動態、產業導向、發展趨勢、市場需求、產品推介、人才信息等服務。搞好各項培訓,構筑人才服務平臺。采取多種形式,重點抓好創業者、經營者、中高層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的培訓。組織企業家到服裝著名服裝企業學習考察。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舉辦論壇和知識講座。與市有關部門,舉辦稅務學習班、現代化管理學習班;與中原工學院、南陽師范學院美術系等院校,聯辦服裝制版培訓班、服裝設計培訓班。服裝制版培訓班與“服裝制版大賽”相結合,與服裝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職稱申報與評定工作相結合。同時,推動服裝各種人才流動,特別是引進,為企業與院校之間搭建人才輸送和合作的橋梁。組織參加各種經貿活動,構筑擴展市場服務平臺。組團參加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組織參加國家發改委舉辦的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發揮商會服裝商會的優勢,利用各種渠道,為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交流平臺,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構筑企業維權服務平臺。積極主動加強與國土、建設、財政、金融、工商、稅務、環保等部門的聯系和協調。探索有效解決中小服裝企業融資難的途徑,創造政、銀、企合作平臺,可以成立貸款擔保基金委員會,搞好貸款項目的推薦服務工作。定期召開會員座談會,主動征求會員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對企業反映和要求解決的問題,力爭做到件件有答復,事事有回音,主動協調解決,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