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干預在咽喉惡性腫瘤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耳鼻喉科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70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應隨機數字偶數者為觀察組,奇數者為對照組。觀察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33~72歲,平均(51±4.77)歲。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24~70歲,平均(51±5.4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選擇喉切除手術治療,均接受臨床常規護理方式。對照組遵醫囑接受臨床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實施針對性護理模式:①心理護理;②氣道護理;③營養護理;④出院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對于全喉切除術患者,應向其解釋術后可以練習食管發音或安裝人工喉講話,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疑慮,與患者共同制定合適的術后溝通方式,如借助手勢語、寫字板等方法進行有效溝通。②氣道護理。氣管切口護理。嚴格觀察術區,注意觀察患者外套管系帶松緊度情況,應以能放1根手指為準,并保持氣管通氣良好及氣管內套管的清潔。保持切口清潔干燥,如滲血較少時更換剪口紗布,剪口紗布每日更換2次,每次更換時用0.5%碘伏棉球擦洗術區及套管周圍;若滲血較為嚴重時應告知醫生,醫生在處理切口時,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③營養護理。為促進傷口愈合,喉癌術后患者10d內不能經口進食,而術中放置的鼻飼管成為患者攝食的主要途徑。術后當日應禁食水,胃腸減壓,術后次日鼻飼流食,以高熱量、高蛋白、含多種維生素的易消化膳食為主。鼻飼前要檢查鼻飼管深度,鼻飼后用10ml溫水沖洗鼻飼管。④出院健康指導。要求定期復查,并指導患者加強營養,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教會患者及家屬判斷造瘺口是否感染、分泌物是否正常、頸部是否有包塊等方法。如發現異常,及時送診。
1.3觀察指標
①記錄護理期間患者出現的不良事件,包括切口出血、咽瘺形成、肺部或切口感染、窒息等,同時統計患者的住院時間,以評價針對性護理模式的護理質量;②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知曉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進一步完善針對性護理模式。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用SPSS19.0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按α=0.05的檢驗水準,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
觀察組術后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8%)優于對照組(80%),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術后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且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兩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國內相關學者研究結果一致。研究表明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實施護理,解除患者思想顧慮,使患者能夠全面認識自己的病情,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激發患者內在潛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應對能力及治療信心,引導患者將被動的治療轉化為積極主動治療,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總之,采用護理干預對咽喉惡性腫瘤治療患者實施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改善了患者術后的身心健康、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護理質量,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廣泛推廣運用。
作者:溫春秀 單位: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