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對小兒熱性驚厥急救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干預對小兒熱性驚厥急救的作用。方法選取70例熱性驚厥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常規急救與護理,實驗組采用中醫護理急救與干預。結果實驗組抽搐至停止間隔時間、抽搐至清醒間隔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無人出現并發癥,對照組并發癥幾率為11.4%。結論針對熱性驚厥患兒實施中醫護理干預可以獲得良好的急救效果,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
中醫護理干預;小兒熱性驚厥;急救
熱性驚厥是嬰幼兒群體中常見的一種病癥,大多數患兒能獲得良好的預后效果,但是一旦驚厥反復發作且持續時間長,就會對患兒腦細胞造成損傷,嚴重者導致癲癇等后遺癥[1]。中醫護理小兒熱性驚厥可有效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將此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熱性驚厥患兒中隨機挑選70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5個月~5歲,平均年齡(2.4±1.5)歲,腋下溫度38.4℃~40℃,平均溫度(39.1±0.3)℃,其中包括男性患兒38例,女性患兒32例,所有患兒就診時均有驚厥癥狀。根據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體溫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的急救與護理措施,采用酒精擦拭、冷敷額頭、藥物等方法降溫,使用鎮驚藥物。實驗組患兒采用中醫護理干預。
1.2.1中醫急救方法患兒表現出熱性驚厥癥狀時,立即用手指按壓其勞宮穴、百會穴、涌泉穴、合谷穴等穴位,若經手指按壓后無明顯改善,則改用針刺。勞宮穴取穴時需仰掌,在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微握拳時中指指尖下即穴,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有助于瀉熱[2]。百會穴位于兩耳尖連線與頭部正中線之交點處,平刺0.5~1寸為宜。涌泉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處,足趾跖屈時凹陷處,直刺0.5~1寸為宜。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指尖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直刺直刺0.5~1寸為宜。進針后通過提插、捻轉來對上述穴位形成刺激作用,持續2~3min。同時使用抗驚厥藥物,如苯巴比妥等配合治療。
1.2.2中醫護理措施(1)驚厥的護理。保持去枕平臥位,將頭部偏向一側,以助于嘔吐物排除,避免分泌物對呼吸道造成堵塞,將患兒衣領解開,保持呼吸順暢,并給予吸氧。以輕柔的手法鉗拉患兒舌部,防止舌后部后墜堵塞呼吸道[3-4]。已出牙的患兒,于其上下牙之間放置牙墊,防止咬傷舌頭。(2)物理降溫。本組熱性驚厥患兒主要采用物理方式降溫,盡量避免使用藥物降溫。可使用濃度為30%左右的醫用乙醇擦拭患兒手心、腋下等部位,或將冰袋置于患兒的頭部,減少腦部的耗氧量,避免損壞患兒腦組織[5-6]。(3)中藥灌腸。以4g丹參、當歸、紅花、桃仁、石菖蒲、5g白芍、鉤藤以及6g金銀花、知母煎成200ml,加入1g羚羊角粉和40ml清開靈注射液,每次灌腸量為50ml。將導管插入患者肛門6~8cm后以5ml/min的推注速度實施灌腸[7],保留30min,每4~6h重復一次。驚厥癥狀停止后8h再鞏固一次。(4)生命體征觀察。密切觀察患兒的瞳孔、心律、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征,若出現異常立即告知醫生予以治療。(5)護理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針對患兒家屬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消除其緊張情緒,以便能配合臨床急救。急救時保持相對安靜的環境,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持空氣通暢,急救過程中避免搬動患兒。
1.3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患兒抽搐至停止間隔時間、抽搐至清醒間隔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以t值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抽搐至停止間隔時間為(2.2±0.3)min,抽搐至清醒間隔時間為(5.1±0.6)min,住院時間(5.3±0.5)d;對照組抽搐至停止間隔時間為(3.6±0.8)min,抽搐至清醒間隔時間為(7.0±0.8)min,住院時間(7.2±0.7)d。實驗組三項指標少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兒無人出現并發癥,對照組4例出現并發癥,占11.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熱性驚厥是由非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所引起的一種臨床表現為體溫在38℃以上的發熱現象,屬于小兒中的一種急癥[8]。熱性驚厥具有常見、多發、起病急、易反復等特點,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均有可能發生,但通常以嬰幼兒為主要發病群體。小兒熱性驚厥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則將導致患兒腦細胞出現缺氧性損傷,影響其智力,甚至遺留癲癇。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針對熱性驚厥患兒實施中醫護理干預可以獲得良好的急救效果,減少并發癥,提升患兒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葉雪英,王偉.中醫綜合治療小兒熱性驚厥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3):84-87.
[2]王一君.32例小兒熱性驚厥的中醫急救治療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3):18-19.
[3]林英蘭.小兒高熱驚厥的治療及護理[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6):197-198.
[4]徐飛芬.引起小兒熱性驚厥復發相關因素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2):155,157.
[5]史長燕.清熱止驚湯防治小兒高熱驚厥40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2,19(2):93.
[6]徐擁軍.小兒熱性驚厥臨床特征及治療[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4):29-30.
[7]楊陽.引起小兒熱性驚厥復發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2):3592,3633.
[8]葉明怡,謝冠豪,孔衛乾,等.中藥保留灌腸預防小兒熱性驚厥(溫熱疫毒證)再發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6):1070-1072.
作者:韓晗 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