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管理對慢性病防治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健康管理方法:對患者開展教育講座,普及健康知識,主要內容包括飲食習慣、作息規律、運動、心理等。然后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一對一的干預措施,就患者不同病情制定有針對性的合理飲食、運動及改善不良方式的具體方案,比如糖尿病患者應做好控糖飲食,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患者應停止或減少飲酒、抽煙,幫助成立交誼舞、太極拳等群眾性的組織,堅持常年的適量運動。同時對患者每周進行健康教育提醒,每月做一次的隨訪,隨時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跟蹤調整,并動員患者加入對其進行戒煙獻酒的監督,幫助患者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情。通過以上措施幫助患者正確的認識疾病,并能夠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緩解病情。此外,要對管理對象進行定期身體指標的檢測,時間為首個月每周一次,之后減為2周一次。檢測內容主要包括體重、血壓、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膽固醇等內容,并做好記錄,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專門的健康咨詢處和便捷就醫通道,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的咨詢、治療服務。
1.2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生理指標改善情況:健康管理后,空腹血糖患者的改善率高達95.3%,總膽固醇患者的改善率為89.3%,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別為59.8%、87.5%、60.9%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及顯著改善的患者數均高于無變化者,兩者對比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2.2主要生理指標:管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總膽固醇、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均無顯著變化(p>0.05),但是體重明顯降低,體重指數下降,腰圍、收縮壓、舒張壓等各項指標也改善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2.3運動指標對150名患者實施健康管理后,患者的總運動量和有效運動量均明顯增加,有效運動量在總運動量中所占比例也顯著增加(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3所示。
3討論
慢性疾病的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隨著慢性疾病發病率的迅速上升,對我國的衛生保健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種長期累積性、不能自愈也很難完全治愈的終身性疾病,該病的發生及發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但影響最密切的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這也應作為干預措施的主要著力點。本研究中通過對150名患者進行健康管理干預后,患者的健康意識明顯提高,膳食、作息習慣更為合理,運動量也明顯加大,隨之而來的是患者身體各項指標如體重、體重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的明顯改善。異常指標方面,空腹血糖患者的改善率高達95.3%,總膽固醇患者的改善率為89.3%,高密度脂蛋白為87.55,其他各項指標的患者也改善明顯。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健康管理對有效防止慢性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楊斌芳陳志恒朱小玲劉迎新單位: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