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術期間電解質紊亂的關聯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雜志》2015年第三期
1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和多分類資料關聯性分析均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電解質紊亂在各類手術病人中的發生比例及其關聯性分析不同類型電解質紊亂在各類手術病人中的發生比例不一,依次為婦科>胃腸>肝膽>其他手術。其中以低鉀血癥和低鈣血癥的發生較為常見。卡方檢驗提示血鉀、血鈣紊亂類型與手術類型相關,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血鈉紊亂與手術類型則無明顯相關(P>0.05)(表1)。
2.2電解質紊亂在不同年齡患者中的發生比例及其關聯性分析我們進一步將全部病例分為60歲以上和小于60歲年齡組,進行多分類資料關聯性分析,結果提示各類電解質紊亂類型雖在不同年齡組段所占比例不同,但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體液中的電解質一般以離子形式存在,其中以Na+、K+、Ca2+含量最高,對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體液的分布和轉移起著決定性作用。臨床上電解質代謝紊亂十分常見,嚴重者可極大地影響手術安全及效果,甚至危及生命。導致電解質紊亂的原因復雜多樣,手術病人病情不同,其發生水電解質紊亂的種類和傾向也不一樣。究竟哪類手術容易發生哪種電解質紊亂,手術類型與電解質紊亂類型是否存在密切關聯,目前尚未見明確報道。本研究發現,在婦科、胃腸、肝膽類手術患者中其鉀、鈣代謝紊亂較為常見,尤以低鉀血癥和低鈣血癥多發。低鉀血癥和低鈣血癥在婦科手術的發生比例最高(分別為75.2%和83.9%),胃腸、肝膽類手術發生比例次之,依次分別為60.1%、51.3%和81.2%、80.5%。其他手術如骨科、甲血、乳腺、小兒外科等類手術中則較少出現。
血鈉紊亂以及高鉀血癥、高鈣血癥在各種手術中出現比例較低。這可能與胃腸、肝膽、婦科等較大手術術前禁食時間較長、攝入減少有關。特別是胃腸類手術病人常常伴有惡心嘔吐、腹瀉、胃腸減壓及灌腸治療,肝膽類病人常有發熱、嚴重感染和凝血異常,而婦科較大手術還常常伴有機體內分泌的紊亂如醛固酮、兒茶酚胺等的分泌增加,導致血鉀等電解質丟失或再分布,出現低鉀血癥。而機體能量代謝紊亂、鈣泵活性下降、細胞通透性增加、受體依賴性鈣離子通道激活等因素可造成鈣內流,從而導致血鈣下降。血鈉紊亂與手術類型關系不大,而且在各類手術中出現的比例均較少,可能因為圍手術期多種補液均含有氯化鈉溶液成分,多數藥物也都用生理鹽水溶解配制,補充了機體內血鈉的含量,共同協調并維持血鈉水平基本正常。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電解質紊亂類型均與年齡無明顯相關,與以往結果有所不同。以往結果認為老年人更易發生電解質紊亂,這可能與本組病例的術前準備和干預措施有關。
總之,圍手術期患者易發生電解質紊亂,且與手術類型相關,對手術造成潛在風險和危害,臨床中應積極對婦科、胃腸、肝膽等相關類型手術進行血氣分析,作為常規監測手段以明確有無電解質紊亂,以便及時掌握內環境變化,從而今早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避免電解質紊亂對手術和機體造成的危害,保證手術安全平穩和術后恢復。
作者:陳美賢 葉西就 陸福鼎 楊濤 單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