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耳穴埋豆療法治療青少年近視臨床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臨床軍醫雜志》2017年第11期
摘要:目的:評價耳穴埋豆療法治療青少年近視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選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寒暑假期間就診于本院門診的10~15歲青少年近視眼患者58例,屈光度均小于-3.00D,隨機分為治療組29例(57只眼)和對照組29例(58只眼)。治療組給予耳穴埋豆加驗光配鏡治療,對照組給予驗光配鏡治療。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分別測量裸眼視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狀體厚度、玻璃體長度、眼軸長度,對兩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綜合評價。結果:治療組治療后視力變化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可治療后明顯降低患者屈光度(P<0.05),而對照組治療后則無明顯變化;治療組治療后前房深度明顯增加,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對角膜曲率、眼軸長度、晶體厚度、玻璃體厚度與治療前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有效率45.61%,對照組有效率34.48%,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耳穴埋豆療法可以調節痙攣所造成的屈光不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近視眼患者的裸眼視力、降低屈光度,無明顯不良反應,青少年患者容易接受,操作方法簡便,對硬件設施要求較低。
關鍵詞:青少年近視;耳穴埋豆;視力;屈光度
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學生課業負擔的加重,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該病尚無確切有效的防治方法。中醫藥對青少年近視的治療具有一定優勢,其中包括針灸[1]、耳穴埋豆[2-3]等方法,但經嚴格設計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并不多。本院眼科開展中醫藥防治青少年近視已有多年,臨床觀察有效,為進一步驗證療效、探討作用機理和安全性,筆者采用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耳穴埋豆療法對青少年近視的干預作用,為臨床的推廣應用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寒暑假期間就診于本院門診的10~15歲青少年近視患者58例,屈光度均小于-3.00D,隨機分為治療組29例(57只眼)和對照組29例(58只眼)。治療組中,男17例,女12例;年齡10~14歲,平均年齡11.1歲;治療前裸眼視力0.12~0.8,平均0.385。對照組中,男15例,女14例;年齡10~14歲,平均年齡11.5歲;治療前裸眼視力0.12~0.8,平均0.38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根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眼屈光學組1985年10月制定的標準:在常態調節下遠視力<5.0,近視力正常;散瞳檢影為近視性屈光不正,加負球鏡片(或負柱鏡片)遠視力可達5.0者。假性近視:阿托品散瞳后驗光檢影,近視消失,呈現為正視或遠視。真性近視:阿托品散瞳后驗光檢影,近視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的度數<0.5D。混合性近視:阿托品散瞳后驗光檢影,近視屈光度降低≥0.5D,但不能恢復正視。近視臨床分級:輕度:<-3.00D,中度:-3.00D~-6.00D,高度:>-6.00D。中醫證候診斷標準:近視力正常,遠視力<5.0,矯正視力正常;能近怯遠、視疲勞、眼前黑花漸生;可伴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舌淡紅,脈細。
1.3病例納入標準
10~15歲中小學生長時間近距離讀寫引起的近視眼患者;屈光度<-3.00D單純性近視。
1.4病例排除標準
有眼部并發癥的病理性近視;屈光參差球鏡≥-1.50D、柱鏡≥-1.00D;患有其他眼病者;患有心臟病、皮膚病、弱智和精神異常患兒;家長或患兒不愿參加者;正在進行其他近視治療方法者。
1.5病例剔除、脫落和中止試驗標準
出現嚴重不良事件;違背試驗方案;失訪。
1.6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耳穴埋豆加驗光配鏡治療,對照組給予驗光配鏡治療,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均予阿托品散瞳驗光,比較治療前后的視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軸、前房深度、晶體厚度、玻璃體腔長度等變化。驗光配鏡:阿托品散瞳、人工檢影。散瞳方法:1%阿托品眼用凝膠點眼,3次•d-1,連用3d后驗光。耳穴埋豆:取穴(雙側):神門、肝、腎、心、腦點、新眼點、目1、目2、眼。方法:自制0.5cm×0.5cm耳貼,中央黏附王不留行籽,貼于上述穴位。囑患者自行按壓4~5次•d-1,5-10min•次-1,連續5d。第6天取下并清洗耳廓,休息1d,第7天換新貼。5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7觀察指標
視力:自然光線下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分別于治療前后各測定1次,以小數記錄檢查結果。屈光度檢查:所有患者均以1%阿托品眼膏散瞳后檢影驗光,記錄檢查結果。角膜曲率測定:治療前后均采用同一臺眼科角膜曲率計(NeedekerSpeedy-K,日本),自動測量并記錄結果。前房深度、晶狀體厚度、玻璃體長度、眼軸長度:治療前后采用同一臺眼科A/B超儀(biovisionB-scan,法國),利用A型超聲探頭同時測量晶狀體厚度和眼軸長度,自動測量10次,取平均值記錄結果。
1.8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衛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確定療效判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除,遠視力恢復正常,散瞳后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消失,呈現正視眼;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除,遠視力恢復4行以上,散瞳后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比治療前降低≥1.00D;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遠視力提高2~3行,散瞳后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較治療前降低≥0.50D;無效:臨床癥狀有不同程度好轉,遠視力提高<2行,散瞳后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較治療前降低<0.50D。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n×100%1.9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珋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比較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屈光度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角膜曲率、眼前后節長度比較
經過治療,兩組患者散瞳前后的角膜曲率、眼軸長度、晶體厚度、玻璃體厚度均無明顯變化,P>0.05。但治療組自然瞳孔狀態下的前房深度治療前平均為3.7011mm,治療后平均為3.7942mm,經比較P=0.008<0.05,說明治療組可以加深自然瞳孔狀態下的前房深度。
2.4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5兩組患者依從性及安全性分析
本次臨床試驗入組的58例患者無1例脫落,沒有出現任何不良事件。患者在使用耳穴埋豆的過程中無明顯不適。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各種可視電子產品的普及,我國青少年近視的發病率迅速攀升,大多數眼科學者均肯定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在近視形成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中國兒童由于近距離用眼比較多,環境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5]。在治療近視的過程中,所能干預的只能是環境因素,其中,調節作用在環境因素中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佐藤的調節緊張學說認為,長期使用調節可造成調節緊張,即視遠時調節仍不能充分放松,存在一定的調節張力(即用調節麻痹藥前后屈光度差值),若此調節持續得不到放松,視近時對調節需求減少,則調節張力隨之下降,當調節張力下降甚至消失時就形成了真性近視。Richer認為,青少年長時間視近處物體時,由于近處物體發出的光線是散開的,而散開光線通過正視眼的屈光系統在其視網膜之后成像,視網膜上的物像是模糊不清的,為了把眼球后面的物像移至視網膜,往往通過增加晶狀體的調節力量的方法使物象清晰,因此,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睫狀肌過度的不必要的及不適當的收縮,則引起睫狀肌痙攣,遠點接近近點,持久異常調節從而產生假性近視。并且,為了適應眼球后面物像的存在不斷使眼球的后截向后延長,導致真性近視的形成[6]。因此,調節因素在近視的形成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目前,治療青少年近視的方法很多,但公認的是阿托品的治療作用,其機理在于解除調節緊張,并阻斷了調節引起近視的環節。Saw等[7]回顧近視藥物研究的歷史,認為阿托品滴眼治療是目前經循證醫學證實唯一有效的藥物。動物實驗亦證明了這一點,在小雞的結膜下或玻璃體內注射阿托品能夠明顯降低實驗性近視眼的屈光度。胡誕寧等[8]也證實1%阿托品長期應用治療近視確切有效,認為阿托品的作用不單在于解除調節緊張,還在于切斷調節引起近視的環節,防止近視的進行。張慧芝等[9]認為,阿托品長期局部使用能夠有效控制并延緩近視發展,其作用機理可能與減輕、調節以及引導眼內的一些生化反應有關。有研究顯示:阿托品雖然能使大部分病例降低屈光度,提高視力,確切有較,但還有一些明顯的不良反應,主要是用藥后即時的畏光癥狀與遠期發生的結膜炎,因此,該療法長期以來得不到推廣應用[8]。
中醫治療青少年近視的方法也有很多,包括中藥、針灸、按摩等,臨床屢有報道,但存在研究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對機理的探討等問題。耳穴埋豆療法是基于中醫經絡理論,耳廓是機體的一個全息胚,全身各臟腑、器官包括眼睛在內,在耳部均有其感應點,刺激耳穴可以調整相應臟腑器官的功能,化生氣血,疏通經絡,從而治療相關疾病。在此理論指導下,中醫學者采用耳穴埋豆法治療青少年近視,療效顯著。前期臨床報道[2-3]表明:耳穴埋豆療法可以提高患者視力,可以用來延緩和控制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發展。本院眼科開展耳穴埋豆治療青少年近視40余載,臨床療效明顯,并且發現耳穴埋豆較針刺、口服中藥等療法依從性好,價格便宜,操作便捷,患者及家屬容易接受。此次開展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不僅規范操作,而且進一步驗證了療效及安全性,探討了作用機理。本研究結果顯示,耳穴埋豆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裸眼視力(平均0.14)、降低屈光度(平均0.1D);同時還發現,經治療之后,患者的前房深度有一定加深。調節過程中晶狀體厚度增加,其前表面前移,后表面后移,所以前房深度變淺[10-11]。筆者推測耳穴埋豆療法可以起到類似阿托品的作用[12],通過緩解睫狀肌痙攣,從而使晶體變平、前房加深,通過進一步消除調節張力而使屈光度降低,且本研究未出現一例不良反應,避免了應用阿托品治療近視的不良反應。雖然耳穴埋豆療法對視力提高和屈光度降低的作用有一定限度,但從青少年近視的發展規律來看,如果不加任何干預措施的話,屈光度會逐年遞增,甚至達到高度近視,因此,耳穴埋豆的治療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耳穴埋豆療法應用便捷,無不良反應,不受醫院條件的限制,不影響患者日常學習和生活,價格低廉。
參考文獻:
[1]耿連岐,李平.針灸治療青少年近視眼臨床研究進展[J].甘肅中醫,2009,22(5):34-36.
[2]劉桂霞,孫蕾.耳穴按摩并壓豆治療青少年近視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10):2093-2094.
[3]回世洋,張焱.耳穴貼壓配合穴位按摩治療青少年輕、中度及假性近視15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09,1(3):253-255.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12.
[5]胡誕寧.近視的病因與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眼視光學雜志2004,6(1):1-5.
[8]胡誕寧,李超,方麗娣,等.阿托品治療近視的研究[J].實用眼科雜志,1988,6(1):20-23.
[9]張慧芝,陳梅.長期應用阿托品治療青少年近視療效及機理[J].眼科新進展,2009,29(11):851-854.
[12]王利華,徐文文,馬魯新,等.兒童遠視和近視眼睫狀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變化[J].眼視光學雜志,2008,10(5):365-367.
作者:王志強 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