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檢驗醫學教學方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方法
1.1實驗班(PBL教學)
(1)教師課前針對性地提出開放性問題[10]:每章節授課前,教師認真備課,根據各章節教學內容特點,精心設計問題,問題的形式、種類、范圍靈活多變,難易適度,力求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2)學生分析、討論、解決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各小組進行組內問題討論。自學過程中理解存在的偏差,通過討論、分析,得到矯正,達成共識。如分歧不能達成一致,則向教師請教,教師也可選擇性的直接參與討論,收集并記錄討論情況,使下一步答疑解惑更具有針對性。由于學生之間的知識均衡,交流氣氛輕松,通過合理分工獲取資料,在討論中綜合總結,更容易發揮潛力,達成共識,暴露知識的漏洞。
(3)教師答疑解惑、總結問題:教師在正式授課中,各組均對課前討論作及總結發言,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教師對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指出問題的重點、難點和各組的不足。由于各組的總結均是通過集體討論得出,教師對正確總結的好評將使小組成員集體受激勵,而對不正確總結的點評將使小組成員集體受教育,進一步加強他們的求知欲。
(4)開放性實驗的理論驗證:課后,各組進入開放性實驗室,對出現問題的總結進行實驗設計驗證,然后進行正確總結的實驗預設計甚至預實驗,對預實驗進行總結及實驗后修正。
(5)課堂實驗的進一步驗證:各小組按實驗預設計方案完成實驗,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教師對實驗進行點評,指出問題和缺陷,進一步說明理論及實踐的正確與否對結果的影響。學生課后完成實驗報告。
1.2對照班(LBL教學)
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法。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師以課堂灌輸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理論授課。然后教師在實驗課堂講授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然后各小組學生按照教師講授的方法實施,最后教師進行課堂小結,學生課后完成實驗報告。
2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2.1學習態度和學習動力評價
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班及對照班進行問卷調查,了解PBL或LBL教學法對學生在知識獲取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對PBL或LBL教學法的認識。
2.2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
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同一份試卷,進行閉卷考試,考試內容為精選教學大綱涉及的基本理論掌握、集體討論中出現的常見錯誤理論的判斷和分析,以及理論的實踐方法;題型包括選擇題(40.0%)、判斷題(15.0%)、分析題(45.0%),滿分為100分。
2.3實踐能力的評價
學生鏡下觀察血片(15.0%)、骨髓片中各系統各階段細胞形態(25.0%)、寄生蟲和微生物標本的形態(20.0%),識別典型形態并寫出名稱(各限定時間5min);采用改良牛鮑計數板對已知標本進行細胞計數操作,根據計數結果和靶值的吻合度進行評分(40.0%)。
2.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問卷調查評價
結果設計對PBL或LBL教學法的效果評價的調查問卷,PBL班發放38份,收回有效問卷38份;LBL班發放40份,收回有效問卷40份。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掌握知識的牢固性,提高學生自學、語言表達、運用工具和條件、邏輯分析及總結歸納、溝通交流及協作能力,顯著減輕學習壓力,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認可,PBL教學法明顯優于LBL教學法(P<0.05);對于明確學習重點,提高理論的實踐運用能力,PBL教學法亦優于LBL教學法,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2理論筆試考核
PBL教學法臨床檢驗基礎、臨床生化檢驗考試成績明顯優于LBL教學法(P<0.01),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寄生蟲檢驗考試成績亦優于LBL教學法(P<0.05);其中,PBL教學法在判斷題、分析題成績明顯優于LBL教學法(P<0.01),而選擇題成績,2種教學法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3實踐能力評價
PBL教學法實驗室培養實踐能力,在血片、骨髓片、寄生蟲及微生物標本、細胞計數實踐方面不僅能顯著提高檢驗快速性(P<0.01),還能進一步提高檢驗準確性(P<0.01)。
4小結
傳統的教學通常采用灌輸式的方法,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這種情況在中國現行教育體制下尤為明顯,因為中國多數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多為“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學習方式。教學的本質就是“教會學習的方法”,并非簡單的“傳授知識”。這正是P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的區別所在。而“學習的方法”本身也是一種知識,一種特殊的知識,即“能夠利用其進一步獲取有益資源的知識”。本研究中發現,在主觀上,學生已經認識到:相對于LBL教學法,PBL教學法能更明顯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掌握知識的牢固性,提高自主學習、語言表達、運用現有工具和條件能力,也增強邏輯分析及總結歸納、溝通交流及協作能力,并顯著減輕學習壓力,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在客觀上,研究證實,相對于LBL教學法,PBL教學法更明顯地提高學生的臨床檢驗基礎、臨床生化檢驗、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寄生蟲檢驗科目理論成績;PBL教學法主要在提高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方面明顯優于LBL教學法,而對于涉及基礎理論問題的辨別能力上,兩種教學法效果相當。提示PBL教學法更注重了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發現自己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補充學習的知識,主動尋找獲取知識的途徑,提高了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習熱情。同時通過研究還發現,主觀上學生認為PBL教學法對于提高理論的實踐運用能力稍優于LBL教學,但差異不顯著。
理論的運用能力需要在反復的實踐中鍛煉,因此在PBL教學法中結合了開放性實驗室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顯著提高了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辨別的能力及執行的能力,PBL教學組較LBL教學組在血片、骨髓片、寄生蟲及微生物標本辨別、細胞計數得出結論耗時明顯縮短,結論準確性明顯提高。同時,PBL教學方法對教師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切實從傳統的教學角色中抽離出來,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在PBL教學中需持續性、管理性的引導學生查閱資料、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教與學的全面的互動。教師既需熟悉檢驗專業知識和技能,又要熟悉臨床醫學知識,并能相互結合運用;熟悉PBL教學模式,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具備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由于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淀,因此在教學中仍要強調扎實理論基礎的重要性,保留部分經典的課堂講授教學,重點講授臨床檢驗的核心知識,在學生獲得較系統的知識框架、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合理選擇PBL教學法的應用,開展通過以相關疾病或問題為中心的將多學科知識進行綜合和聯系的整合教學,將是醫學檢驗教學發展的方向。
作者:海華龍艷全裔王麗蘭王秀娟單位: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學檢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