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wǎng) 資料文庫 感染性腹瀉患者臨床特點探討范文

感染性腹瀉患者臨床特點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感染性腹瀉患者臨床特點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感染性腹瀉患者臨床特點探討

《寄生蟲病與感染性疾病》2017年第1期

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腹瀉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以指導臨床診治。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腸道門診2015年1~12月診治的409例感染性腹瀉患者的流行病學資料和臨床資料。結果感染性腹瀉好發(fā)于夏秋季,好發(fā)于青年及中老年以上人群,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病原菌檢測顯示主要是大腸埃希菌、沙門菌屬、副溶血弧菌、志賀菌等致病菌感染。盡早診斷,給予抗炎、調節(jié)菌群紊亂、止瀉、止痛、止吐、退熱等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結論提高臨床醫(yī)生對感染性腹瀉流行特征及臨床特點的認識,可有效地增強防控意識,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感染性腹瀉的防控,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加強食品衛(wèi)生的監(jiān)督管理,以減少感染性腹瀉的發(fā)生。

關鍵詞:感染性腹瀉;細菌感染;臨床特征

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臨床癥狀的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fā)病,以夏秋季為高峰。患者每天排便3次及以上,多為水樣便、黏液便、血樣便等,嚴重者會繼發(fā)脫水、休克等。在中國,除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以外的其他感染性腹瀉為《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丙類傳染病。現(xiàn)對感染性腹瀉患者的臨床特點及糞便標本病原菌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期為感染性腹瀉的診治提供借鑒。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腸道門診2015年1~12月診治的感染性腹瀉患者409例,年齡14~70歲,平均(31.25±12.43)歲,病程1~6天,平均病程(3.12±0.83)天。入選標準:腹瀉≥3次/天,伴有糞便性狀異常;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排除標準:伴有免疫缺陷性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腎功能不全、血液病等基礎性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劑、抗腫瘤化療藥物、殺傷白細胞藥物。感染性腹瀉診斷標準依據(jù)《感染性腹瀉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012-1997)。

1.2方法

采取回顧性調查方法,對所有患者的發(fā)病年齡和發(fā)病季節(jié)等流行病學特征及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臨床特征進行分析,統(tǒng)計分析患者的糞便培養(yǎng)結果以明確病原菌。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性別及年齡分布

在409例感染性腹瀉患者中,男200例(48.90%),女209例(51.10%),性別差異無顯著性。年齡分布,14~20歲31例(7.58%),21~30歲112例(27.38%),31~40歲58例(14.18%),41~50歲43例(10.52%),51~60歲84例(20.54%),>60歲81例(19.80%),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65.30,P<0.05)。

2.2發(fā)病時間分布

1~3月份共3例(0.73%),4月份50例(12.23%),5月份62例(15.16%),6月份63例(15.40%),7月份66例(16.14%),8月份69例(16.87%),9月份45例(11.00%),10月份47例(11.49%),11~12月份共4例(0.98%),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143.14,P<0.05)。2.3臨床特征及轉歸409例感染性腹瀉患者中,腹瀉占100%,腹痛265例(64.79%),惡心嘔吐212例(51.83%),發(fā)熱141例(34.47%)。輔助檢查:白細胞增高192例(46.94%)。病原菌檢測陽性標本89例(21.76%),病原菌以大腸埃希菌為主(40例,44.94%),包括產(chǎn)毒性16例,致病性14例,黏附性8例,出血性1例,侵襲性1例,其他病菌包括沙門菌屬12例(13.48%),副溶血弧菌8例(8.99%),志賀菌4例(4.49%),主要是以上4種致病菌感染。感染性腹瀉患者根據(jù)臨床特征及輔助檢查,給予抗炎、調節(jié)菌群紊亂、止瀉、止痛、止吐、退熱等治療后,所有患者均臨床治愈。

3討論

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原菌種類繁多,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受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主要病原菌會有所不同。在全球范圍內,感染性腹瀉位居傳染病病死率的第3位,僅次于呼吸道疾病和結核病,在發(fā)展中國家更為嚴重。人群對感染性腹瀉普遍易感,發(fā)病季節(jié)以夏秋季為高峰[1-4]。本研究資料顯示男性及女性對感染性腹瀉均易感。從年齡分布上,21~30歲占27.38%,可能與青年人社交活動多,外出就餐機會多,尤其是在衛(wèi)生條件相對較差的地方就餐,有更多機會與各種致病菌接觸有關。北京市朝陽區(qū)2008—2011年腸道門診就診的急性腹瀉患者中有可疑飲食史的總體率為13.8%,同時,51~60歲及60歲以上2個年齡段分別占20.54%、19.80%,這可能與中老年人生活比較節(jié)儉,剩余的食物不愿輕易丟棄,經(jīng)常放到冰箱中保存后未充分加熱即食用或直接食用有關。而其他年齡段,因上述發(fā)病原因不明顯,故發(fā)病人數(shù)較少。本研究中,發(fā)病時間高峰出現(xiàn)在4~10月份,也就是夏秋季節(jié)。因這段時間氣溫高,空氣濕度大,各種病原體繁殖、滋生快,更容易通過多種途徑污染飲食;同時,由于氣溫高,人們多喜歡進食一些生冷食物,而這些食物未經(jīng)高溫處理,使得附著在食物上面的致病菌很容易進入人體,從而導致感染性腹瀉發(fā)病人數(shù)明顯增多。

患者在癥狀及體征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及發(fā)熱等,這些都是機體的正常反應。當有致病微生物從消化道進入人體后,人體的正常防御機制通過胃部的惡心嘔吐及腸道分泌的腸液增加引起腹瀉將致病微生物從消化道排出。同時,由炎癥引起的胃腸道痙攣導致腹痛,并且炎癥也引起部分患者發(fā)熱。從治療方面,無論患者是由于何種原因引起的腹瀉,都可以使用整腸生和雙歧三聯(lián)活菌等活菌制劑,因為正常腸道存在的正常菌群對致病菌等有抑制作用,感染性腹瀉患者增加活菌攝入可以有效抑制腸道致病菌;同時可以使用十六角蒙脫石等胃腸黏膜保護劑等止瀉。而有細菌感染指征的患者可使用利復星、依替米星或頭孢唑肟等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針對患者的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可給予相應對癥治療。在感染性腹瀉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大小便情況,跟蹤和檢測患者病情變化。對于重癥感染性腹瀉,應提高護理級別,重點監(jiān)測,若患者出現(xiàn)嚴重脫水癥狀如皮膚蒼白、四肢發(fā)冷、精神萎靡、脈搏細弱、尿量減少、心跳加快等,及時通知醫(yī)師,積極協(xié)助處理,保證患者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穩(wěn)定。對患者及家屬開展飲食指導,入院后絕對禁食,待患者癥狀減輕、無嘔吐時,可指導患者流質飲食,少量多餐。腹瀉停止后,可指導患者進食酸奶以調節(jié)腸道菌群,進食應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適當給予優(yōu)質蛋白飲食[8]。對于腹瀉次數(shù)過多導致肛周皮膚炎癥患者,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局部清潔、消毒,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9]。

健康教育也是感染性腹瀉患者護理工作的重點,包括對患者及家屬開展腸道傳染病知識宣教,指導患者與家屬進行必要的消毒隔離。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提高外出飲食預防意識,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和不潔飲食[10]。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本研究僅對患者進行致病菌的培養(yǎng)及檢測,未做病毒及寄生蟲等檢測,病原菌檢測陽性率只有21.76%。結果顯示病原菌以大腸埃希菌占優(yōu)勢,其次是沙門菌屬、副溶血弧菌及志賀菌等。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占感染性腹瀉的很大部分,其中如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發(fā)病急,傳播速度快,亦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病原菌的培養(yǎng)及檢測需要較長時間,所以往往對門急診醫(yī)生的診治幫助不大。因此,門急診醫(yī)生需要根據(jù)夏秋季節(jié)、高危人群、患者的臨床特征及輔助檢查,及時做出正確的診斷,做到早診斷、早治療,使患者盡早康復。同時,由于感染性腹瀉多發(fā)生于夏秋季,患者多有不潔飲食史,建議疾控部門加強飲食衛(wèi)生宣教,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加強對餐飲行業(yè)的監(jiān)管,從而減少感染性腹瀉的發(fā)生。規(guī)范登記和報告,對群體性突發(fā)的感染性腹瀉事件要追尋傳染來源和傳播途徑,對于社區(qū)感染性腹瀉流行規(guī)律應深入探討和分析。

參考文獻:

[1]黃芳,鄧瑛,曲梅,等.2010年北京市感染性腹瀉病原學監(jiān)測分析[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1,45(9):820-824.

[2]王久伶,王晶,涂銀萍.797例急性腹瀉患者病原菌檢測結果的臨床分析[J].北京醫(yī)學,2012,34(6):479-481.

[3]繆曉輝,冉陸,張文宏,等.成人急性感染性腹瀉診療專家共識[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3,31(12):705-714.

[4]劉海霞,張靜.2011年中國其他感染性腹瀉監(jiān)測現(xiàn)狀分析[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47(4):328-332.

[5]吳鈳,馬建新,崔樹峰,等.2008~2011年北京市朝陽區(qū)急性腹瀉患者就診情況[J].首都公共衛(wèi)生,2012,6(4):154-158.

[6]李玉玲,王曉文.成人急性腹瀉抗菌藥物治療最佳適應證的探索性研究[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4,8(2):253-256.

[7]張艷玲.小兒感染性腹瀉病的診治進展[J].中國醫(yī)刊,2011,46(8):35-36.

[8]劉弘,羅寶章,吳春峰,等.上海市急性腹瀉及飲食行為危險因素現(xiàn)況調查[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2,24(5):456-460.

[9]張豐,楊芬,海恒林,等.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膠治療老年患者腹瀉致肛周皮膚糜爛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4):16-18.

[10]錢學貞,雷平光,甘艷軍,等.我院感染性腹瀉的流行現(xiàn)狀及護理對策研究[J].海南醫(yī)學,2017,28(2):334-335,336.

[11]張殿香,李長利,田春芳.諾如病毒腹瀉疑似醫(yī)院感染暴發(fā)的調查分析與控制[J].中國醫(yī)刊,2012,47(1):57-59.

[12]王永怡,陳文,王姝,等.對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新認識[J].傳染病信息,2010,23(1):51-54.

[13]吳曉芳,紀蕾,徐德順,等.感染性腹瀉疫情中諾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1,25(6):437-440.

[14]葉翠,孔祥永.新生兒感染性腹瀉的診治[J].中國醫(yī)刊,2013,48(2):23-25.

[15]林東昉,齊緒林,徐曉剛,等.細菌感染性腹瀉2380例臨床及病原學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0,28(2):103-106.

[16]俞順章,柳啟沛,郭紅衛(wèi).當前值得注意的食品安全問題[J].上海預防醫(yī)學,2008,20(6):265-266.

[17]陳晨,高永軍,丁凡,等.2005-2012年我國其他感染性腹瀉事件監(jiān)測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4,21(6):695-697.

作者:邢建剛;李全瑞;羅艷麗;王晶 單位: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www久久com|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小视频|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美女毛片免费看|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六月|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我就想添50多的老女人水很多|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欧美乱强伦xxxxx高潮| 亚洲精品一二区| 男人让女人爽30分钟免费| 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国产另类的人妖ts视频|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在线免费观看| 好吊妞在线观看| 丝袜乱系列大全目录|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在线看|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亚洲视频一区网站| 用我的手指来扰乱吧全集在线翻译|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色窝窝亚洲av网| 国产伦理电影网|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千人斩|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