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女性精神分裂癥的藥物對比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利培酮與齊拉西酮對女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80例。對照組采用利培酮治療,治療組采用齊拉西酮治療,8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經過治療,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7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25%;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16.25%;治療組不良反應率為8.75%,兩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齊拉西酮可明顯改善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對精神分裂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利培酮;齊拉西酮;臨床療效分析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精神性疾病,具有精神癥狀嚴重、起病較緩慢、發病誘因不明顯等特點,如果患者未及時得到系統、全面的治療則可能繼續發展為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癥、分裂樣精神障礙等[1]。精神分裂癥是臨床研究常見病,近年來,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治療手段控制患者病癥的發展,常用藥物為利培酮、齊拉西酮、奧氮平等。利培酮和齊拉西酮都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且齊拉西酮是一種新型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本類藥物通過阻斷邊緣系統存在的多巴胺(D2)受體以及中腦—皮質通路突觸前膜上的5-羥色胺(5-HT2)受體,從而發揮協同治療的作用,對患者出現的陰性癥狀、認知癥狀、情感癥狀等臨床表現均有效[2]。本院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療效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治療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共16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8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17~46歲,平均年齡(34.0±2.31)歲;治療組患者年齡18~49歲,平均年齡(36.0±1.7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大小、婚姻狀況、文化程度以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所選患者排除以下情況:①存在內分泌、糖尿病、高血壓、血液疾病等明顯的軀體疾病患者;②心功能異常患者;③妊娠或計劃妊娠及哺乳期間的女性患者;④重度酗酒患者;⑤存在藥物濫用史的患者;⑥有藥物過敏史、患有過敏性疾病、過敏體質及對利培酮或齊拉西酮過敏的患者[3]。所選患者符合以下條件:①病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第3版(CCMD-39)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的住院或門診患者;②患者在入院前3個月均未使用利培酮或齊拉西酮以及其他藥物進行治療;③患者自愿參與,并與其法定監護人共同簽署書面同意書。
1.3治療方法。對照組:以口服利培酮片(國藥準字H20010309,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治療,初始劑量為1mg,1周左右時間內逐漸將劑量加大到2~4mg/d,治療1周后可在第2周內逐漸將劑量加大到每日4~6mg。在此之后,應根據患者自身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調整,1日1次或1日2次,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組:以口服鹽酸齊拉西酮片(國藥準字H20070078,重慶圣華曦藥業有限公司)治療,初始劑量為20mg,1周左右時間內劑量逐漸加大到20~80mg,1日2次,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使用過除利培酮及齊拉西酮以外的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服藥,并記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檢測患者血壓、血糖等各項指標。
1.4評判標準。評價標準分為:顯效、好轉、無效。顯效:患者病情、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狀態良好,具有良好的社會認知能力;好轉:患者病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狀態較好,社會認知能力有所恢復;無效:患者病情未好轉,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出現病情惡化,精神狀態差。總有效率=顯效+好轉。
1.5統計學處理:分析比較對照組和治療組的數據,采用SPA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計數數據進行卡方檢驗P<0.05,說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結果:治療結束后,將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2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75%;兩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2不良反應結果:經統計分析得出,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16.25%;治療組不良反應率為8.75%,兩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精神疾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的一種疾病,具體指由于各種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人類大腦功能出現紊亂,導致其在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情感的處理、情緒的表達等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精神疾病分類方式復雜且各國分類標準并不統一,目前我國臨床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以下5種類型:①精神分裂癥;②偏執型精神病;③情感障礙;④人格障礙;⑤性心理障礙,其中精神分裂癥為目前臨床常見的重型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以下3種癥狀:a.陽性癥狀:智力不受影響,出現幻覺、錯覺、甚至妄想,以上各癥狀隨著疾病發展加重,具有可逆性;b.陰性癥狀:多數出現智力障礙,發生交流障礙,懼怕社交,具有相對不可逆性;c.認知癥狀:存在智力障礙,記憶力部分喪失,交流能力減弱,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弱或喪失。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環境改變,精神分裂癥發生頻繁,目前已成相關醫療工作者研究的焦點,同時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公眾對精神分裂癥的認知也更清晰。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精神性疾病,具有發病原因不明確、精神癥狀嚴重、起病較緩慢、發病誘因不明顯、難治愈、易反復等特點,如果患者未及時得到系統、全面的治療則可能繼續發展為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癥、分裂樣精神障礙等。精神分裂癥的發生不僅改變了患者性格、危害患者身心健康,而且加重家庭經濟負擔,甚至危及社會安定。目前,我國精神分裂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約,多數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正處于至關重要的時期,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不僅能有效減輕患者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時得到患者家屬的認同與支持,也為后續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治療手段控制患者病癥的發展,常用藥物為利培酮、齊拉西酮、阿立哌唑、奧氮平、帕里哌酮等。其中利培酮和齊拉西酮都屬于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在臨床上的應用比較廣泛。齊拉西酮是一種新型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本類藥物通過阻斷邊緣系統存在的多巴胺(D2)受體以及中腦—皮質通路突觸前膜上的5-羥色胺(5-HT2)受體,從而發揮協同治療的作用,對患者出現的陰性癥狀、認知癥狀、情感癥狀等均有效。利培酮是強有力的D2受體拮抗藥,對陽性及陰性癥狀及其伴發的情感癥狀(如焦慮、抑郁等)有較好的療效,也可減輕與精神分裂癥有關的情感癥狀。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時,女性患者更加關心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部分抗精神分裂癥的藥物容易使女性體內催乳素的產生增加而引發泌乳,并且也易使患者體質量增加,尤其給未婚及育齡期女性患者帶的生活造成不便,影響了患者對治療的主動性,也因此影響了治療進度,因此選擇正確的藥物進行治療對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是至關重要的。本次研究所選藥物齊拉西酮不易使催乳素水平升高,且對患者的月經、泌乳及患者體質量影響較小,不僅是女性精神分裂癥治療較好的選擇。本文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采用利培酮治療,治療組采用齊拉西酮治療,每組80例,8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分析利培酮與齊拉西酮對女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7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25%;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16.25%;治療組不良反應率為8.75%,兩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齊拉西酮可明顯改善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尤其對女性患者體質量及泌乳素的影響較低,對精神分裂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身體與精神上的痛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春梅.鹽酸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3):96.
[2]蔡文婷.鹽酸齊拉西酮片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的對比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4):108.
[3]朱麗榮.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610.
作者: 李柳 單位: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