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中醫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并探究糖尿病患者接受中醫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106例來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抽簽的方法將其分為兩組,接受常規西藥治療的為對照組,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為觀察組。統計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展開對比與評價。結果:經統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3%,與對照組的79.2%相比明顯升高,P<0.05,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糖尿病患者,通過對其展開中醫辨證治療,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值得重視。
【關鍵詞】糖尿??;中醫治療;臨床療效
在臨床中,糖尿病為常見的一種非傳染性的代謝性疾病,指的是人體胰島素分泌受損,或在其他生物作用下,使得血糖只分泌但無法在過量時被抑制,從而表現出高血糖的特征。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老齡化越來越明顯,使得糖尿病發病率不斷升高,嚴重危害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對于糖尿病患者,臨床主要對其長期應用降糖藥物進行治療,但療效不夠理想[1]。基于此,本文作者以本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為例,就其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臨床效果展開觀察,具體操作步驟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106例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抽簽的方法將其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53例)與觀察組(53例)。對照組中,男女分別有29例與24例;年齡為35~76歲,平均(53.1±4.8)歲;病程為1~13年,平均(7.8±0.6)年。觀察組中,男女分別有30例與23例;年齡為34~78歲,平均(53.6±5.1)歲;病程為2~14年,平均(7.9±0.8)年。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存在嚴重腫瘤及其他臟器疾病等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差異不大,可以比較。
1.2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西藥治療,也即指導其每天餐后服用0.5g的鹽酸二甲雙胍片。對于病程超過3年的患者,則需同時向其應用胰島素治療,每日早上注射1次長效胰島素,早晚2次注射中效胰島素,并在餐前0.5小時注射短效胰島素。治療3個月后對其展開隨訪。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應用中醫辨證治療,具體操作如下:1)對于腎陰虧虛型患者,采用六味地黃湯進行加減治療,方劑組成為牡丹皮、茯苓、黃柏、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知母各15g,枸杞子、沙參、龜板、麥冬各10g。2)燥熱傷肺型患者應用消渴方聯合二冬湯進行加減治療,方劑包括生地30g,花粉、麥冬、沙參、知母各15g,黃芩、葛根、玉竹、竹葉各10g,黃連及人參各6g,甘草5g。3)胃燥津傷型患者采用消渴方,玉女煎合二冬湯進行加減治療,方劑包括麥冬、生地、天冬、知母各15g,葛根、黃芩、黃連、花粉各12g,牡丹皮、黨參、石斛、五味子、玉竹各10g。4)陰虛陽浮型患者采用一貫煎加味治療,方劑包括首烏20g,赤芍、丹參、沙參各15g,白芍、川楝子、地龍、枸杞、生地、郁金10g,當歸9g,生草5g。5)陰陽兩虛型患者采用金匱腎氣丸進行加減治療,方劑包括牡丹皮、茯苓、山芋肉、山藥、熟地、澤瀉各15g,黃芪、覆盆子、金櫻子、肉桂、桑螵蛸、蛤殼、知母等各10g。上述方劑均加水煎服,讓患者分早晚2次溫服。
1.3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中醫臨床癥狀及體征均完全消失,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有效:中醫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下降幅度超過2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采用(%)表示計數數據,P<0.05表示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統計,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2%(P<0.05)。
3結論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內分泌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高發群體為中老年患者。由于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巨大改變與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使得糖尿病的發生率在不斷上升,并且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會造成較大影響。該病也屬于一種終身性疾病,病程較長,治療難度比較大,并且容易反復發作,并發癥較多,會對人體神經和心、肝腎等主要臟器造成損害。臨床以往在治療糖尿病患者時,通常采取降糖藥及胰島素等西藥治療,但無法避免藥物并發癥的發生。在中醫學領域,糖尿病屬于消渴的范疇,主要是由情志不暢、恣食肥甘以及房事不節等因素引起,在治療時應遵循調節整體、平衡陰陽的治療原則。筆者以國內權威中醫資料為依據,并從自身臨床經驗出發,將糖尿病分為了多個證型,同時與現代醫學理論相結合,對患者展開辨證治療,獲得了較為理想的療效[2-5]。具體分析:1)對于腎陰虧虛型患者,方劑中所用的丹皮、熟地及澤瀉具有補肝腎的效果,山藥則可發揮出益氣健脾的功效,多種藥物聯用可起到溫腎助陽的作用。2)燥熱傷肺型患者所用方劑中,沙參及麥冬可起到清心潤肺及解煩渴的作用,黃芩、黃連及知母可清火,人參能夠通血脈,生地生津,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可共同發揮出清熱復津的作用。3)胃燥津傷型患者的方劑中,君藥為花粉,能夠降火生津,臣藥為黃連,具有瀉火的功效,多藥合用可共同發揮出生津旺血、瀉火清熱的作用。4)陰虛陽浮型所用方劑中,生地可補益肝腎,養血滋陰;當歸、枸杞及沙參同樣可益陰養血,川楝子可發揮條達肝氣的作用。多藥合用可發揮出良好的化瘀活血、養陰益氣的作用。5)陰陽兩虛型所用方劑中,黃芪及山藥可益氣健脾,附子、肉桂助腎陽,蛤殼利水補腎,覆盆子與金櫻子則可補腎固攝,能夠起到理想的溫陽育陰效果。綜上所述,通過對糖尿病患者展開中醫辨證治療,可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且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馬恒.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01):57-58.
[2]任高飛.生育子女數量與中老年女性發生糖尿病風險的關系[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06(03):184-186.
[3]張留偉.基于環境與遺傳風險的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預測模型的比較[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02):84-88.
[4]董奕君.表觀遺傳調控在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的作用[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4,30(02):151-154.
[5]劉梅.糖尿病的流行與遺傳學因素的作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5):2006-2008.
作者:馮俏 單位: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