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在腸易激綜合征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中醫護理在腸易激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為病例選取時間,納入84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按照入院登記先后順序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各42例,參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中醫護理,對比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7.62%(41/42),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3.33%(35/42),對比差異顯著,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GQOL-74評分水平相當,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GQOL-74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予以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醫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生活質量,優化臨床療效,效果確切,推廣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中醫護理;腸易激綜合征;療效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為一組綜合征的總稱,包括腹脹、腹痛、大便異常、排便習慣改變、粘液便等[1]。該病為臨床常見功能性腸道疾病。近年來在中醫藥學文化的傳承,中醫診療、護理備受推崇。以IBS癥候特征為依據,予以中醫護理措施,可優化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筆者以我院患者為例,將中醫護理與常規護理進行對比,探究中醫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4例研究對象,均為2017年1月-12月因IBS入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各42例。參照組:男23例,女19例,患者的年齡23歲-63歲之間,平均(35.73±2.05)歲。研究組:男24例,女18例,患者的年齡在21歲-60歲之間,平均(36.09±2.11)歲。兩組病例數、性別、年齡數據無對比差異,P>0.05。本次研究符合醫學倫理。納入標準:(1)臨床表現及相應檢查結果符合《腸易激綜合征診治共識意見》[2]中IBS診斷標準,確診病情;(2)病歷資料齊全;(3)有基本的聽、說、理解能力,且依從性良好;(4)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同意書后納入研究。排除標準:(1)有嚴重心、腦、肺、腎等重要器官疾病或腫瘤疾病;(2)有全身感染性疾病;(3)有精神疾病史或認知障礙;(4)病歷資料不全,或依從性差;(5)內心排斥研究。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常規藥物治療,分別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案。(1)參照組予以患者常規護理。①常規打掃病房、消毒、殺菌,將病房溫度控制在22℃-25℃之間,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②遵循醫囑,嚴格叮囑患者按時、按計量服藥,接受治療。③發放宣傳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相關注意事項。④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內心解答。(2)研究組予以患者中醫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穴位敷貼:以穴位敷貼法優化治療,選擇神厥穴,實施穴位敷貼,敷貼時間1h,每天1次。②撳針護理:確定足三里、天樞、三陰交、關元、中脘、上下巨虛、神闕作為主穴,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的癥狀確定證型,辨證選穴,脾腎陽虛型增加名門穴、腎俞穴;肝郁型增加太沖、肝俞穴、行間穴,進行撳針,留置1天。③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注意忌食生、冷、辛、辣、肥甘食物,注意飲食清淡,切忌過饑過飽,飲食有節,少食多餐。④情志護理:心理精神因素在IBS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臨床護理當中要注意對患者的情志狀態進行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感受到溫暖的同時,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志狀況,針對患者的情志特點制定針對性情志護理方案。在情志護理過程中要向患者講解保證良好情志狀態對疾病治療。康復的重要作用,提升患者控制情志的能力。⑤生活護理:根據不同季節的特點對患者的生活起居進行管理,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春季防寒保暖,防治肝火過旺;夏季加強防曬、清潔、忌貪涼飲冷;秋季多飲水,增加坊間濕度,防止干燥;冬季防寒保暖,每天以熱水泡足泡腳,減少外出。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生活質量。療效判定[3]: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判定療效。①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70%以上;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30%-70%之間;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體征消失不足30%。總有效率=(①+②)/總病例數×100%。生活質量判定[4]:護理前后使用GQOL-74評分表[4]評價生活質量,含有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健康、物質生活四部分,共0-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21.0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臨床療效以(%)表示,GQOL-74評分以(x±s)表示,對比以x2、t檢驗,檢驗結果以P值為準,0.05為界值,低于界值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7.62%(41/42),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3.33%(35/42),對比差異顯著,x2=4.974,P=0.026<0.05。
2.2組間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GQOL-74評分水平相當,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GQOL-74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IBS為臨床常見病,其發生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飲食無節、心理精神障礙、藥物影響、腸道功能障礙有關。予以對癥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病因,避免不良因素造成的干擾,因此需要配合臨床護理,以優化治療[5]。常規護理效果有限,而中醫護理能夠兼顧臨床癥狀護理、情志護理,對于改善癥狀、優化治療具有特殊優勢。本次研究設置參照組、研究組,將常規護理與中醫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對比。常規護理,關注對患者臨床需要進行護理,以醫囑為依據,以患者基本的臨床護理需要為主要護理內容,未考慮IBS疾病的特殊性。能夠保證治療及護理的順利進行,效果有限[6]。本次研究中參照組患者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生活質量也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隨著人們對臨床護理質量要求的提升,常規護理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實際需要。中醫護理從中醫角度考慮IBS病因、疾病特征、可能對康復和治療造成影響的因素、臨床護理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具體病情狀況,予以辨證、全面的中醫護理,以期從根本調節患者的生活、情志、病情狀況,進而達到優化臨床療效的目的。楊榮利等[7]研究者曾以102例IBS患者為例,設置治療組、對照組,兩組患者均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療在此基礎上予以中醫辨證護理,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達到8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上述研究均證實中醫護理在IBS臨床護理當中具有優勢[8]。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采用中醫護理,在護理過程中綜合考慮情志因素、臨床因素、治療需要,予以患者穴位敷貼、撳針護理、飲食護理、情志護理、生活護理,并關注辯證施護,注意滿足不同患者的實際護理需要,規范治療、生活管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8]。經過護理,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達到97.62%(41/42),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3.33%(35/42),且GQOL-74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這一研究結果與楊榮利、劉雪艷等人的研究結論一致,進一步證實了本次研究的科學性。綜上,予以IBS患者中醫護理,可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理想,應用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王小玲,樊春華.護理干預聯合中醫藥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7,9(4):141-143.
[2]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功能性疾病協作組.中國腸易激綜合征專家共識意見(2015年,上海)[J].中華消化雜志,2016,36(5):299-312.
[3]周燕萍.瑤醫火攻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中醫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15):176-176.
[4]董曉紅,韓燕青,任立江.優質護理與中醫體質相結合在治療腹瀉型IBS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7,9(9):59-60.
[5]李耀泉.護理干預對腸易激綜合征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1):180-180.
[6]楚秀霞.中醫護理干預在肝郁脾虛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6):88-88.
[7]楊榮利,趙瑞占.腸易激綜合癥的中醫護理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0):123-125.
[8]黃志豪.一項提高腸易激綜合征(IBS)臨床療效的綜合干預措施[J].黑龍江醫藥,2017,30(1):138-140.
作者:夏輕 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祈福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