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信平臺在關節松解術后康復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微信平臺在開放性肘關節松解術后康復鍛煉中的應用。方法納入60例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行肘關節松解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術后不同隨訪方式分為常規組(30例)和微信組(30例),比較肘關節松解術6周后2組患者的肘關節活動度、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EMPS)和SF-36健康量表(中文版)評分的差異。結果微信組患者術后肘關節活動度為115.3°±14.7°,明顯優于常規組(96.4°±16.8°,P=0.013),MEPS高于常規組(P=0.030),SF-36軀體健康評分和精神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此外,微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7%,顯著低于常規組(33.3%,P=0.010)。結論肘關節松解術后康復鍛煉中使用微信平臺可提高患者的肘關節功能和生活質量,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微信平臺;康復;護理;肘關節僵硬;松解術
肘關節創傷后活動受限在臨床很常見,其中10%~15%的患者在肘部創傷后繼發肘關節僵硬[1]。開放性肘關節松解術是治療肘關節僵硬安全有效的方式之一,該術式通過松解軟組織、切開關節囊暴露關節以及切除骨贅達到改善肘關節功能的目的。大多數患者經此治療后可獲得理想的關節功能恢復及滿意度[2-3]。此外,及早進行合適的術后康復鍛煉對日后關節功能恢復尤為重要。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微信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患者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4],因此我們擬使用微信平臺來促進肘關節松解術后患者的康復鍛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微信平臺在開放性肘關節松解術后患者康復鍛煉中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本研究為前瞻性研究,研究對象選取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行開放性肘關節松解術治療的患者。納入標準:①創傷后肘關節僵硬;②伴有異位骨化形成。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②合并燒傷或中樞神經損傷;③合并肘關節骨不連或畸形愈合;④不會使用微信者。依據以上標準共納入60例患者參加研究,研究對象依據入院時間排序隨機分為2組:微信組(30例),術后隨訪方式為微信平臺輔助隨訪;常規組(30例),術后隨訪方式為常規隨訪。本研究獲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知情并同意參加研究。
1.2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同一組醫生行開放性肘關節松解結合鉸鏈式外固定治療,術后均予常規的出院宣教,內容包括:用藥指導、疼痛護理、功能鍛煉和復診時間,并解答患者問題。微信組建立宣教小組指導患者術后康復鍛煉。宣教小組由手術醫生任組長,住院醫生任副組長,2名護士任組員。工作包括:①建立微信群,并向患者告知功能。②錄制親自示范的康復鍛煉小視頻和分解動作圖片,將其與肘關節僵硬松解術后功能鍛煉日程表一起發送至微信群。日程分3個時間段:術后0~3周,練習主動肌肉的收縮,解除外固定支架的鎖定裝置,進行肘關節主、被動功能操練;術后3~6周,在支架保護下加強主動功能鍛煉;術后6周,拆除外固定支架,加強屈伸及前臂旋轉功能鍛煉,保持鍛煉頻率,預防關節僵硬發生[5-6]。③組長于每日19:00~20:00查看微信群內患者的反饋信息并及時回復,對不足之處予補充或更正,以起到互動交流及督促的作用,同時增加患者康復鍛煉的積極性與信心。微信組成員在微信群內互相交流,若組內成員從未參與康復鍛煉及進行溝通,組內其他成員可予提醒(使用“@”或語音功能),督促其參加鍛煉。
1.3評價指標與隨訪
術前評估研究對象的肘關節活動度、肘關節功能和生活質量。術后6周囑患者來院行外固定支架拆除,并予以肘關節活動度和功能評估隨訪,同時了解患者對于微信宣教的接受度。肘關節屈伸活動度以手持式測角器測量,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MEPS)評估肘關節功能[7],SF-36健康量表(中文版)評估患者生活質量。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水準為α=0.05。2結果微信組與常規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MI)和病程等基本情況比較均無差異(P>0.05),見表1。兩組患者術前肘關節活動度及MEPS比較無差異(P>0.05),SF-36軀體健康評分(PCS)和精神健康評分(MCS)無差異(P>0.05),見表2。術中評估肘關節松解恢復情況,微信組患者的肘關節伸直、屈曲及活動度分別為3.4°±9.9°、130.6°±9.5°和126.7±12.5°,與常規組比較無差異(分別為4.2°±7.7°、135.3°±5.6°和130.8°±12.1°,P均>0.05)。術后6周隨訪,微信組患者的肘關節伸直、屈曲和活動度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MEPS高于常規組(P<0.05);SF-36PCS和SF-36MCS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3。兩組患者術后康復鍛煉依從率,微信組為93.3%,高于常規組(66.7%)(P<0.001)。術后并發癥:微信組發生術后并發癥2例(6.7%)明顯低于常規組[10例(33.3%),P=0.010]。其中微信組術后新出現或加重的尺神經癥狀者1例(3.3%),常規組3例(10.0%),兩者間無統計學差異(P=0.306);微信組復發的異位骨化者1例(3.3%),常規組2例(6.7%),兩者間無統計學差異(P=0.500);微信組無術后感染患者,而常規組傷口感染2例,釘道口感染3例,2組存在差異(P=0.026)。3討論肘關節僵硬的手術治療已較成熟,而術后康復鍛煉還有待改善。不適當的術后鍛煉可能引起患者再次骨折、出現新發尺神經癥狀及異位骨化復發等[8],因此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術后鍛煉非常重要。•593•術后并發癥:微信組發生術后并發癥2例(6.7%)明顯低于常規組[10例(33.3%),P=0.010]。其中微信組術后新出現或加重的尺神經癥狀者1例(3.3%),常規組3例(10.0%),兩者間無統計學差異(P=0.306);微信組復發的異位骨化者1例(3.3%),常規組2例(6.7%),兩者間無統計學差異(P=0.500);微信組無術后感染患者,而常規組傷口感染2例,釘道口感染3例,2組存在差異(P=0.026)。
3討論
肘關節僵硬的手術治療已較成熟,而術后康復鍛煉還有待改善。不適當的術后鍛煉可能引起患者再次骨折、出現新發尺神經癥狀及異位骨化復發等[8],因此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術后鍛煉非常重要。常規的術后隨訪較費時、費力和費錢,患者出現問題或疑問時,不能第一時間與醫生取得聯系并獲得解答。有研究顯示,通過有效的信息支持進行規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依從性[9],其中手機信息快捷方便,每日1次的提醒短信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改變患者行為[10]。微信是應用廣泛的手機社交軟件,通過微信平臺進行隨訪,不受時間、地點及經濟條件限制。患者在家就可快速獲得針對性指導,共享相關的健康教育信息,大大提高患者依從性。同時,使用微信也能加強患者間交流,提高患者參與的積極性,體現其互動優勢。本研究通過微信平臺向患者發送肘關節松解術后康復鍛煉相關知識及定時提醒服務,方便患者隨時隨地查看信息,充分掌握疾病康復知識;同時患者可以通過視頻和語音提出自己鍛煉過程中的疑問,以得到更有指導性的解答。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微信平臺進行隨訪的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明顯提高,肘關節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改善優于常規組患者。同時,研究也發現及時的醫患溝通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其中術后感染并發癥發生明顯減少。綜上所述,將微信用于開放性肘關節僵硬松解術后康復鍛煉中值得推廣。國內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延續護理還處于起步階段,服務管理體系還未完善,護理方式主要為醫務人員利用個人業余時間完成,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不夠深入,也不能提供專人24h即時咨詢服務。此外,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溝通表達和接受能力不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微信平臺應用的發展。
參考文獻
[4]匡文波.中國微信發展的量化研究[J].國際新聞界,2014,5:147-156.
[5]李旭軍.創傷后肘關節功能障礙的外科治療及影響療效的相關因素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3.
[6]唐金樹,許明火,吳聞文,等.燒傷后膝關節伸直位僵硬的治療與康復[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4,3(1):30-34.
[8]蔡江瑜,劉家志,范存義.肘關節開放松解聯合內固定取出術治療創傷后肘關節僵硬[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5,29(7):826-830.
[9]張玉英,馬杏云,侯改英.不同干預措施對提高手衛生依從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7):2002-2004.
作者:王音 倪佳芬 孫子洋 單位:上海健康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