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快信息化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切實加強對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建立定期會議制度,研究解決信息化發展中重大問題。各級各部門都要建立信息化組織領導機構,理順管理體制,形成省市縣協調聯動的組織保障體系。各級各部門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本地區、本部門信息化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重大項目推進等工作。
第二,完善推進機制
做好《**省信息化條例》立法和宣貫工作,為全省信息化快速發展提供法制保障。建立信息化與電子政務項目統籌機制,凡使用財政資金進行建設的信息化與電子政務項目,統一由同級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項目方案審定,提出資金需求,避免重復建設,促進資源共享;由財政部門負責對項目資金進行核定把關,統籌考慮資金安排,保障項目建設。建立電子政務運維保障機制,由省財政廳會同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提出電子政務運行維護資金管理辦法及運行維護資金標準,將電子政務運維資金納入預算體系,保障電子政務系統的正常運行。研究設立信息化統計指標體系,探索建立信息化發展水平統計監測、報告制度和績效評估制度,逐步將信息化發展水平和項目建設績效納入政府考核體系,形成長效推進機制。
第三,加大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要做好跨部門電子政務應用、公共信息資源開發、公益性信息化項目以及引導性試點示范等重大信息化項目的統籌規劃和集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確保項目建成達效,形成需求主導、效益驅動的資金投入機制。有條件的地區可設立信息化專項資金。根據省財政收入增長情況,逐步擴大省級信息化專項資金的預算規模。根據國家和省關于企業技術改造的有關政策,積極爭取相關資金支持,引導企業加大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投資力度,拓寬融資渠道,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建立完善信息化風險投資機制和資本退出機制,探索推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社會資本投向通信、電力、交通、農業等基礎性、戰略性行業和民生領域的重大信息化工程。
第四,提升全員素質
加強對兩化融合人才、信息化高級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鼓勵知識、技術和才能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為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撐。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院校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學科和專業設置,發揮社會培訓組織的作用,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各層次信息化人才。加強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信息化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技術交流和考察學習。在大中型企業推行CIO制度。加強面向公眾的信息化知識宣傳普及、技能培訓和職業鑒定,提高全民信息素質和能力。在信息產業、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人才培養等領域加強與國外及國內先進省市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和借鑒先進經驗。
第五,健全支撐體系,完善政策法規
圍繞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兩化融合、三網融合、信息資源、信息安全、信息產業等方面發展需求,加快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規章,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發展。強化標準支撐。加強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宣貫、培訓和推廣,鼓勵現代物流、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等重點應用領域制定信息化相關標準和規范,支持應用單位梳理建立業務框架和信息框架。健全技術保障。探索開展信息化應用項目等級認定,引導信息化服務組織自覺提高設計、研發和服務水平;鼓勵和支持大型骨干企業軟件及信息服務部門的剝離,建立政產學研用聯動機制,整合社會各類資源,構建與信息化相關的研究中心、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和推進聯盟等支撐體系,為各行業、各領域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服務。壯大咨詢服務。繼續發揮省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決策參謀作用,借助專業咨詢、行業協會、評測中心等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優勢,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戰略規劃、可行性研究、項目監理、評測評估等方面的咨詢服務。
第六,強化規劃實施
**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是規劃實施的最高領導協調機構,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會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建立規劃實施協調機制,分年度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科學組織;對規劃實施的階段成果實行動態監測和考核評估,適時對規劃內容進行調整;加強規劃宣傳,增強社會各方面實施規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級各部門要依據本規劃的總體要求,制定本地區本系統信息化建設的實施細則,不斷完善和優化規劃實施方案和實施手段,確保規劃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