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行政村、社區(居)、機關各內設部門:
為全面提高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素質,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結合我街道實際,現就做好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城鄉勞動力整體素質及就業能力為目標,完善城鄉勞動力就業培訓制度,加快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培訓適應市場、就業與培訓緊密結合的大培訓格局,全面提高城鄉勞動力的知識和技能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二、實施辦法
(一)、完善街道職業技能培訓網絡
1、街道建立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實行行政一把手負責制,確保培訓指標完成,其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2、建立街道城鄉勞動力職業培訓基地,組織開展本街道轄區內的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3、各行政村(居)設立基層公共職業介紹服務站,社區設立基層公共職業介紹服務窗口,由協管員具體負責求職登記、培訓意向調查、組織人員參加培訓等工作。
(二)、建立靈活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根據城鄉勞動力不同類型、就業意向和經濟發展的需求,以促進農村被征地人員就業和剩余勞動力轉移為重點,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多形式、多途徑、多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
三、就業培訓目標、對象、內容和形式
1、培訓目標
通過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人力資源水平,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擴大就業率,使受訓人員轉變觀念,提高素質,掌握就業技能,拓寬就業和再就業門路。
通過各種形式及不同層次的培訓,四年內本街道計劃培訓勞動力1萬人次,就業率達90%左右。
2、培訓對象
(1)各行政村被征地勞動力及農村剩余勞動力;
(2)有勞動力和就業愿望的未能繼續升學的城鄉初、高中畢業生;
(3)各社區(居)下崗職工和轉崗培訓;
(4)各企業外來務工人員上崗前后素質技能培訓;
(5)其他需要培訓的人員。
年齡男16周歲~60周歲,女16周歲~50周歲。
3、培訓內容
電腦操作、電工維修、電子儀器儀表、車工、鉗工、數控、縫紉、廚師、客房服務員、餐廳服務員、家政服務員、藝術插花、美容美發、會計電算化等符合市場就業需要的培訓項目。
4、培訓形式
根據城鄉勞動力不同類型、就業意向和經濟發展的需求,把就業崗位采集與職業培訓緊密聯系起來,開展“定單式”培訓,促進培訓與就業的有機結合。
四、就業培訓補助標準及方式
1、被征地人員的培訓補助最高限額500元/人。培訓人員到其他社會培訓機構培訓的,培訓前需到所在村、社區(居)登記,街道培訓機構開具介紹信,培訓結束后,憑有效發票、培訓資格證書到街道勞動和社會保障綜合中心辦理有關報銷手續。被征地人員參加街道基地組織的培訓一律免費。
2、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其他新增勞動力,在街道培訓基地接受培訓的,培訓費作適當優惠。
3、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在街道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培訓的,憑《再就業優惠證》或《職工失業證》免費參加培訓;就業困難人員去其他社會培訓機構培訓的,憑原始發票、資格證書、《再就業優惠證》或《職工失業證》由本人到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按規定標準報銷培訓費。
五、就業培訓獎勵政策
為調動培訓工作積極性,街道舉辦的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班,通過勞動部門考試合格取得證書的,分別給予適當的獎勵:
1、獲得證書的:資格證書每本獎勵20元價值的紀念品,合格證書每本獎勵10元價值的紀念品。
2、組織培訓的:經考試合格取得證書的,對組織者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就業服務
1、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證書的人員信息,納入各村、社區(居)基層公共職業介紹服務站、服務窗口的勞動信息資源管理系統,根據國家就業方針和勞動力市場需求,組織雙向選擇,優先推薦。
2、培訓基地要加強與基層公共職業介紹服務站、服務窗口的聯系,及時掌握用工單位的需求情況,推薦好就業和再就業崗位。
加強對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是真正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舉措,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具體表現,各行政村、社區(居)、內設辦(所、中心)及有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齊抓共管,為加快推進我街道城鄉一體化進程而努力。
本意見自二0一四年一月一日起實施
本實施意見由街道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