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生產經營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委會,鄉直有關單位: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種有效組織農戶與市場連接的經營形式。近年來,我鄉通過調整農業結構,初步形成了烤煙、蔬菜瓜果、食用菌、瘦肉型豬等四大主導產業,去年實現產值306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2%。今年將繼續鞏固擴大各大產業,發展烤煙2200畝,蔬菜瓜果5000畝,食用菌400萬袋,瘦肉型豬出欄2.5萬頭,其中優質果用瓜300畝,甜辣椒1500畝,時令優質蔬菜1500畝,大棚蔬菜瓜果100畝,珍稀食用菌300萬袋。為了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特制定如下指導性意見:
一、加快組織創新,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實現規模效益。一是加大農村中介組織和龍頭企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五里村蔬菜協會自去年成立以來,在組織生產、技術報務、科技創新、產品銷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要繼續探索新路子,建立25畝大棚生產示范基地,并理清經營策略,提高協會運作水平,增強協會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在總結該協會經驗的基礎上新發展果蔬協會、食用菌協會和瘦肉型豬養殖協會,每村1-2個以上。二是加大種養大戶、營銷大戶、農業實體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大力培育種養大戶和營銷大戶,每村新增10戶以上。充分調動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鄉黨委政府將從今年開始表彰和重獎業績突出的種養大戶和營銷大戶。積極鼓勵引導種養大戶興辦生態效益型農業實體(如生態園莊等),并不斷培育發展成非公龍頭企業,使他們在生產、加工、銷售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方面發揮更好作用,每村新增農業實體2-3個以上。
二、加快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化水平,實現科技效益。緊緊抓住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高效益的影響和輻射作用,扎實推廣“五新”技術特別是簡易竹架大棚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益。積極推廣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積極推廣適應當地的優質高效無公害栽培模式、“果(菜)—牧—沼”生態模式、“以短養長”發展模式(即利用幼齡果園套種短期蔬菜瓜果,三、四年后變成田園果業的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加快經營創新,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的市場化程度,實現策略效益。經營思路上,走“優質、特色、品牌”生產經營路子,在生產環節,重視農產品的質量,生產無公害食品或綠色食品,今年至少要完成1個無公害產品的認定;在銷售環節,應用分級、包裝等技術,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以上意見,請結合各村實際和各單位職能,認真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