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建立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有關科室:
為進一步加強村級民主監督工作,健全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發展和完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促進全鎮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推動農村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結合我鎮農村實際,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在全鎮各行政村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的意義
通過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健全完善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為決策機構,村民委員會為管理執行機構,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機構的村民自治機制,強化對村干部權力行使的監督制約,推動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制度規定的落實,進一步完善農村基層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二、組成與產生
㈠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組成。
村務監督委員會由3-7人組成,具體職數根據本村人口規模和集體經濟總量確定(原則上2000人以下的村設3人,2000至5000人的村設5人,5000人以上的村設7人),其中設主任1名。村務監督委員會任期與村民委員會相同。
㈡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的任職條件。
1.政治思想素質較好,遵紀守法,熟悉村情,熱心公益事業;
2.堅持原則,辦事公道,作風正派,群眾信任;
3.熟悉國家法律法規、涉農政策和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規定,能正確運用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進行有效監督,有較強的協調議事能力;
4.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原則上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成員應有具備財會、管理知識方面的人員。
村民委員會成員及其近親屬不得擔任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
㈢村務監督委員會產生的程序。
1.提名。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候選人在全體村民中產生,由村黨組織提名或村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
2.考察、審核、公示。候選人產生后,由鎮黨委會同村黨組織成立考察組,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等方法,對候選人進行全面考察,形成書面考察材料,提交鎮黨委審核把關。審核通過后予以公示,公示時間一般為3天。
3.推選。將經考察、審核、公示未發現問題的候選人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推選,采用無記名差額推選的辦法進行。當選人員按得票數從高到低確定,推選結果及時向村民進行公布,并報鎮黨委備案。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由村黨組織從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中提名,報鎮黨委同意后,由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等額推選產生,過半數當選。鎮黨委派員參與推選大會全程監督,確保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公信力。
4.增補。因工作需要,可以按程序由村民代表會議對個別成員做出增補、調整決定
5.罷免。對不按規定履行職責的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按照組織程序,由村民代表會議進行罷免。
村務監督委員會推選產生后,不再設立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含民主理財小組),其原職能由村務監督委員會履行。村務監督委員會為常設機構,接受鎮紀委和村黨組織的雙重領導,具體業務工作接受鎮紀委、組織、農經、民政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
三、工作職責
村務監督委員會獨立行使監督權,對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主要職責是:
㈠對村“兩委”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級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定情況進行監督。
㈡對村“兩委”班子及其成員履行職責、工作作風及廉潔自律等情況進行監督。
㈢對村級重大事項“五議三公開”民主決策及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㈣參與制定村集體的財務計劃和財務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對村級財務開展民主理財工作;村級財務事項須由村務監督委員會審查簽署意見并蓋章,再由村主要負責人審批,交會計人員審核記帳;會同組級村民代表對組級財務進行理財,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
㈤對村集體資金收支,資產、資源的處置、出租、發包,村集體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及驗收,村集體經濟合同的執行等進行監督。
㈥對村務公開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村務公開內容是否全面、真實,公開時間是否及時,公開形式是否科學,公開程序是否規范等。
㈦對違反村務管理制度規定作出的決定、決策和報銷單據提出修正建議,必要時可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表決決定或向鎮紀委報告。
㈧協助鎮紀委開展村干部述職述廉、民主評議工作,注意收集村民對村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向鎮紀委和村“兩委”進行反饋。
㈨配合支持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正確履行職責,引導村民支持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的工作,辦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授權的其他事項。
㈩完成鎮紀委交辦的其他事項。
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可以列席村民委員會會議,但不參加表決,可對研究的議題提出建設性意見。村務監督委員會應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工作制度,模范遵守村規民約,依法依規履行職責。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要支持村務監督委員會履行職責,開展工作。村務監督委員會要充分履行自身職責,原則上每季度由主任召集一次例會,研究部署當前工作。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不脫離生產,各村可根據本村財力適當給予誤工補貼。
四、實施步驟
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從2011年11月1日開始,于12月31日前全面結束,具體分三個階段進行。
㈠宣傳發動階段(11月1日至11月10日)。
按照鎮實施意見要求,成立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實施方案,廣泛動員部署,強化宣傳發動,使鎮、村兩級干部和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目的意義、組織形式、工作職責、工作內容。
㈡推進實施階段(11月11日至l2月20日)。
各村推選產生村務監督委員會候選人并公示;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制定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相關配套制度;建立健全相關檔案資料;并整理歸檔。
㈢總結驗收階段(12月21日至12月31日)。
各村認真總結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的具體做法,進一步完善機制制度,推進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2011年12月20日前各村將全面推行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總結以及各行政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人員名單報鎮紀委。
五、工作要求
㈠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密切黨群關系、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是推進村民自治、強化農村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各村要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深化思想認識,切實做好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村民的宣傳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村干部和村民的積極性,為推動村級民主監督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㈡加強領導,穩步推進。各村要把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強化組織領導,精心制定符合實際、操作性較強的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鎮紀委具體牽頭負責,加強組織協調,會同組織、農經、民政等部門,密切協作配合,注重分類指導,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充分發揮駐村勤廉督導員的作用,實施日常指導,確保此項工作統籌推進,順利實施。
㈢建章立制,有效運行。各村要結合工作實踐,按照“六有”(有人員、有牌子、有印章、有場所、有工作制度、有履職記錄)要求,緊貼行政村實際,不斷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職責、工作規程以及相關保障制度;要開展經常性培訓,結合形勢發展和工作需要,不斷豐富培訓形式,拓展培訓內容,努力提高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的政治和業務水平;要強化檢查考核,嚴格實施獎懲,促進村務監督委員會依紀依法正確履職,不斷增強監督工作實效,推動村級經濟社會事業健康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