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充分認識我市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優勢條件,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我市自然生態環境好,境內植被覆蓋率較高,工礦企業少,污染比較輕,光照、大氣、土壤、水質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開發綠色食品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經過多年來的開發,花椒、核桃、銀杏、木耳、香菇、茶葉、蔬菜、藥材、山野菜等,已形成一定的商品量、為綠色食品開發奠定了基礎。年以來,我市的綠色食品工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全市已有白龍江2萬畝冬播馬鈴薯、3萬畝三蒜、1萬畝西瓜、2.6萬畝三蒜、3.6萬畝茶葉、1萬畝茶葉等共6個產品、13.2萬畝農作物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兩個茶葉產品獲得了有機食品認證。但由于長期以來我們對綠色食品缺乏認識,重視不夠,措施不力,豐富的綠色食品資源與數量不多的綠色食品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優勢資源的潛力未能充分發揮出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我市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優勢條件,增強開發綠色食品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采取措施,迎頭趕上,切實加大綠色食品產業開發力度,盡快將豐富的綠色食品資源優勢變為雄厚的經濟優勢。
二、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重點工作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地方特色和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步伐;按照名牌產品的標準和要求,篩選能夠做大做強的綠色食品開發項目,盡快建成一批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普及綠色食品知識,加快生產標準化建設,改善生產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加速培育一批綠色食品龍頭企業,使綠色食品開發成為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奮斗目標。到年,全市經過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達到20個以上,其中有機食品達到3個以上,綠色食品監控面積達到100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8.3%。
(三)、重點工作
1、宣傳和普及綠色食品知識。今后非綠色食品將越來越不受消費者歡迎,進入市場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要大力宣傳和普及綠色食品知識,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綠色食品對人體健康的益處,提高選用綠色食品的意識。使廣大食品生產者認識到綠色食品標志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對生態環境保護所作的貢獻,增強按標準組織生產。積極開發綠色食品的自覺性,從而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和參與綠色食品事業的良好氛圍。
2、制定綠色食品開發規劃。要從實際出發,立足資源優勢,搞好綠色食品開發規劃。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經濟林、中藥材、草食畜和蔬菜4大支柱產業和花椒、核桃、油橄欖、茶葉、銀杏、蠶桑、蘋果、中藥材、食用菌、蔬菜、烤煙、草畜12個特色產品,首先應成為優質無公害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其它有一定生產規模(產量在500噸以上)和開發前景看好的產品,如薇菜、蕨菜等山野菜,柑桔、板栗、無花果、水蜜桃等干鮮果,養麥、燕麥、蠶豆等綠色小雜糧,三蒜、洋芋及洋芋加工品、畜禽產品、水產品等也應列入開發規劃。
3、建立健全質量標準體系。綠色食品從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包裝都有嚴格的質量標準,只有完全達到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才有可能生產出得到認證的綠色產品。產地生態環境狀況是影響綠色食品質量的基礎因素,必須對產地環境進行評估和監測,并堅持不懈地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各縣(區)、各有關單位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各種質量標準,在生產實踐中總結適合當地實際的環境保護辦法,滅病除害和增施農家肥替代化肥等,做到嚴格按質量標準組織生產,保證綠色食品開發取得成效。
4、做好申報認證工作。按照綠色食品產地化原則,條件初步成熟的一些農產品,要積極爭取逐步達標,申報進入綠色食品行列。今年我市爭取申報8個產品,其中:申報銀杏;申報核桃;申報花椒、油橄欖;申報茶葉、木耳;申報紋黨、冬播馬鈴薯。綠色食品申報實行誰申報,誰擁有標識使用權,誰受益的原則。認證應以龍頭企業為主,無龍頭企業的,可由推廣中心等項目牽頭單位申報。要提高申報的自覺性,切實避免由于申報不積極,自己的特色產品被別人先申報的情況發生。
三、保障措施
一是要建立健全綠色食品管理和服務機構。省、市已在年建立了由主管省長和市長為組長的綠色食品協調領導小組,成立了綠色食品辦公室,各縣(區)也要在不增加編制的前提下,盡快成立綠色食品管理機構,落實人員,明確職責,形成由上到下的組織領導系統,使這件事有專門的機構來管,專門的人來抓。
二是要將綠色食品開發作為一件大事納入各級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總體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
三是要將綠色食品開發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從財力上支持綠色食品的申報開發和基地建設,對從事綠色食品生產的農戶和加工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積極幫助扶持食品企業、鄉鎮、集體和個人開發綠色食品。
四是要制定獎勵政策。對申報獲得標志使用權的產品,給予申報者一定獎勵,以促進我市綠色食品開發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