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廳科技項目工作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我省林業科技創新能力,為“綠化寶島”行動和現代林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現就加快林業科技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林業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林業科技發展在“綠化寶島”和國際旅游島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當前我省林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林業已成為我省發展全局中的一個戰略重點,地位越來越重要,任務越來越繁重。一是生態產品已成為全社會最短缺、最急需大力發展的產品,提高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已成為林業部門最艱巨、最迫切的任務;二是林業在構建和諧社會、維護全省生態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林業產業發展需求劇增,任重道遠,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四是林業承擔著綠色低碳可持續科學發展的重要任務。靠科技,就是向科技要質量、要效益。加快林業科技發展,充分發揮“科技興綠”作用,對推動我省科技進步,促進生態恢復,應對氣候變化,增強森林碳匯能力,推進和保障國際旅游島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推進現代林業建設迫切要求加快林業科技發展。實施科技興林是全面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是實現林業增效、林農增收的必要途徑。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拓展林業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構建森林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和森林文化體系,實施林分改造、沿海防護林建設、防災減災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快森林資源培育和林業產業發展,提高森林質量,最大程度地實現我省林地價值等都對科技有著強烈的需求。發展我省現代林業,不斷滿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林業生態和資源的多樣化需求,必須依靠林業科技的支撐、引領、突破和帶動。
(三)我省林業科技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隨著國內外林業新技術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我省林業科技發展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長期以來,由于我省林業科技投入嚴重不足,林業科研條件建設滯后、科技創新能力薄弱、技術儲備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水平低、林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管理體制不順,科研工作缺乏長期性、連續性,無法有效組織生產上急需的一些共性和關鍵技術攻關,林業科技成果的數量逐年減少,質量不高,系統集成度較差,成果轉化和示范推廣工作也嚴重滯后,科技支撐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這就迫切要求我們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快林業科技發展,不斷提高林業科技發展的整體水平,增強科技的支撐作用。
二、加快林業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現代林業為目標,以突破制約林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為核心,大力推進林業科技創新,提高林業科技發展的整體水平,支撐林業生態建設,引領全省林業產業發展,為高質量推進“綠化寶島”行動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推動林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二)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在森林生態效益評估、生態景觀營造、不同立地造林樹種選擇與種苗培育、珍貴樹種與花卉良種選育、森林旅游開發、林業防災減災等方面開展10項林業重點科技攻關,盡快解決制約林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建設一支約300人的科技特派員隊伍,使科技特派員工作覆蓋全省,建設3個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20項,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制訂省級地方標準10項。理順林業科技管理體制,建立新型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高我省林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為全省現代林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為“綠化寶島”行動、文明生態示范省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0%以上。
三、加快林業科技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以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為載體,推動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認真選派人員,組建一支由省和市縣林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人員約300人組成的林業科技特派員隊伍,使科技特派員工作覆蓋全省,提高基層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把科技創新服務作為興林富民的根本保障,實施林業科技引領計劃和林業科技富民示范工程,并在選派人員的基礎上,培養一批林業科技創業人才。在海口、五指山、三亞建設3個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促進森林旅游、珍貴樹種與花卉種苗、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林下經濟等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利用國家948項目資金從國外引進經濟效益或觀賞價值高的植物新品種和栽培技術10個,利用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資金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25項,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二)加強重點領域林業科技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對山區和沿海不同立地條件下的造林綠化樹種選擇及林業景觀建設與改造技術、林木與花卉良種選育技術、種苗與森林資源培育技術、森林碳匯計量監測與價格測算技術、森林生態監測與評價技術、森林旅游與林業生物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生態防災減災技術、林業信息技術等新興重點領域組織跨部門、跨學科、跨地域的科技協作攻關,攻克一批關鍵技術,盡快解決制約我省林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提升林業科技整體發展水平。
(三)加強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林業科技推廣服務水平。抓好省、市縣、鄉鎮三級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穩定林業科技推廣隊伍,提高技術推廣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省林業科學研究所農業“科技110”林業服務站和省林業總公司農業“科技110”花卉服務站的作用,爭取在部分林業科技力量較強的市縣或部門設立林業專業服務站(點)。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科技推廣示范行動,通過建立科技推廣示范基地、示范園、示范區、示范點等示范樣板建設,構建林業科技推廣示范網絡,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綠化寶島”行動和現代林業建設。
(四)加快林業標準體系和質量技術監督體系建設。圍繞全省“綠化寶島”行動和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及林業產業發展的需要,加快林業標準的制訂步伐,建立健全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組成的覆蓋全省林業各個重點領域的林業標準體系,爭取利用5年時間,制訂省級林業地方標準10項,涉及珍貴鄉土樹種、沿海防護林樹種、熱帶花卉、種苗等方面。加強林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強化標準的實施推廣,在海口、三亞、儋州、瓊中等不同特色產業分布區建設林業標準化示范區。加強對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的質量監理和林木花卉種苗、木質林產品、森林食品,特別是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林產品質量的監督力度,確保生態安全和林產品質量安全。
(五)強化林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加強林業人才規劃和林業教育資源的管理,積極發展林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函授、計算機網絡等遠程教育,充分利用省林業廳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產學研合作框架,繼續推進“林業碩士研究生班”、“林業博士研究生班”的舉辦,為我省林業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強化行業培訓,推進林業培訓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繼續組織好林業高中級領導干部和高層次林業經營人才培訓以及地方領導干部的專題培訓,爭取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3期,受培訓人員涵蓋市縣、鄉鎮、林區林場和保護區。加快科技創新人才、學科帶頭人和后備人才的培養,以滿足國際旅游島建設、文明生態示范省建設和新時期林業建設的需要。
四、加快林業科技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
1.推進林業科研院所改革。加快林業科研機構改革,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作機制。省級林業科研機構主要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同時兼顧應用基礎研究,重點解決我省林業建設中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推進重大林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市縣級林業科研機構主要開展區域性試驗、示范、成果轉化及應用推廣,重點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2.推進林業科技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科學合理、擇優支持、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科技立項機制,加強項目的實施監督,建立和完善項目實施、中期評估、考核驗收、績效評價、資金使用、科研誠信等管理制度,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并取得實效。
(二)確保林業科技資金投入。
1.大幅增加政府對林業科技的投入。各級政府應增加對林業科技的投入,切實解決林業科技基礎設施、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及成果轉化、重大科研項目攻關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建立對林業科技發展的穩定資金支持機制。
2.建立社會資金投入林業科技的投入機制。充分發揮林業企業在自主研究開發投入中的主體作用,加大企業本身的技術創新投入力度。運用國家和省的有關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林業科技工作。積極探索利用外資投入林業科技工作的途徑與方式。
(三)加快林業科技人才培養。
1.加強林業科技管理、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三支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省、市縣和林區林場科技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管理能力,建立一支專業、精干、高效的林業科技管理人才隊伍;優化科研開發人員知識結構,引進優秀科技人才,提高科研開發人才隊伍素質和創新能力;強化市縣、鄉鎮和林區林場基層實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建立一批高素質、實用型的林業科技推廣人才隊伍。
2.健全林業科技激勵機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尤其是林區、林場、保護區等基層單位的用人制度改革,營造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和優秀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積極探索科技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方法和途徑,鼓勵科技人員通過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入股等形式取得合法收益,使科技人員的貢獻、績效與其收入掛鉤,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的激勵機制。
(四)加強林業科技合作與交流。
積極爭取國際林業技術援助項目,拓寬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渠道和領域,加大先進技術的引進力度,促進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認真落實好省政府與國家林業局和廣東、廣西、貴州、江西省(區)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充分利用“9+2”泛珠三角區域林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機制,加強與有關省市和地區的林業科技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我省林業科技水平。
(五)加強對林業科技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
切實加強對林業科技工作的領導,建立和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并將“科技興林”績效考核納入市縣科技進步考核工作內容,使“科技興林”工作融入我省科技發展當中,真正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地方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推進林業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