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校學生就業安排意見范文

高校學生就業安排意見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生就業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學生就業安排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16號)和省政府《關于做好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政〔〕33號)精神,切實做好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始終認識到普通高校畢業生是環三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重要生力軍

普通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我市推進環三建設的不竭力量。近年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年我市省內高校畢業生和省外高校生源畢業生總數超過2.6萬,增幅達13.04%,加上往年待就業的畢業生,總量較大,因此,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仍然是就業工作的首要任務。

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務必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將高校畢業生納入各地各部門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與經濟建設中項目的總體布局緊密結合起來,較好地實現人才與項目的對接。要進一步實施充分就業的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制定更加積極優惠的就業創業政策,引進和鼓勵畢業生面向中小企業、面向基層就業,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優質服務年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要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采取有效形式對畢業生加強擇業觀、創業觀教育,營造有利于畢業生就業特別是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特別要大力宣傳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二、以項目為載體、政策為支撐,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和生產一線就業

(一)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中小企業“雙向選擇”就業。中小企業是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將落實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與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結合起來,鼓勵企業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招收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數量的中小企業,地方財政應優先考慮安排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并優先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依照國發〔〕16號精神,對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當年新招收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規定申請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并享受財政貼息。對企業招收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的,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經費申請、科研成果或榮譽稱號申報等方面,享受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同類人員同等待遇。(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貿委、市公務員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地稅局、市國稅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東僑開發區管委會)

(二)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項目。組織實施好選調生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服務社區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計劃,努力將選聘計劃列入年全省選調生和大學生村官計劃選拔1583名、“三支一扶”計劃招募500名、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招募300名、服務社區計劃招募300名等服務基層項目計劃。在崗位安排上進一步向欠發達地區和人才緊缺的鄉鎮基層崗位傾斜。(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公務員局、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三)進一步落實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的優惠政策。年,在我市服務的省級“三支一扶”計劃、志愿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畢業生統一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以繳費時點的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參保。服務基層項目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每人每月提高200元。落實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公共管理和服務崗位就業的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各項優惠政策。做好服務期滿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工作,鼓勵畢業生服務期滿后留在服務單位或面向基層一線就業。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時,安排專門職位定向招收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設區市級黨政機關招考公務員職位90%應面向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設區市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優先招考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公務員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委編辦、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四)繼續實施緊缺人才補充計劃。

1、實施基層緊缺人才補充計劃。即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鄉鎮衛生院、縣鄉農技推廣機構就業等計劃。各地要因地制宜,開辟畢業生到社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幼兒園等基層單位就業的新渠道。(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市農業局、市民政局)

(1)農村中小學緊缺學科教師補充計劃。在全省各地正常招聘中小學教師的基礎上,抓好今年全省新增2500個名額用于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擔任緊缺學科的教師分解任務計劃數的招聘工作。納入省招聘計劃的享受代償學費政策,完成招聘計劃的困難縣(市、區)享受省對經濟困難縣補充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工資性支出進行經費補助政策。(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委編辦、市公務員局、市財政局)

(2)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補充計劃。招聘10名本科、85名專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為鄉鎮衛生院培養臨床醫師的計劃任務。經我市招聘并納入省招聘計劃的本科畢業生經過兩年臨床能力培訓,專科畢業生經過三年“專升本”學習和臨床能力培訓,取得本科學歷后充實到我市有空編的農村鄉鎮衛生院工作。培訓期間,由省財政給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補助費。對經培訓合格、到財政一般轉移支付縣(含財力相當于一般轉移支付水平縣)的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由省級財政按每人每年1.5萬元的標準,對當地財政給予財力補助,連續補助3年。對每位自愿到困難地區鄉鎮衛生院連續工作五年的本科畢業生實行學費代償制,由省財政給予每人每年5000元補助,連續發放五年。(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委編辦、市公務員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3)縣鄉兩級農技推廣人員招聘計劃。組織招聘53名農業院校畢業生充實到我市有空編的縣鄉兩級農技推廣(畜牧獸醫、種植業、農業機械)機構,并將招聘計劃納入省計劃。享受到財政一般轉移支付縣(含財力相當于一般轉移支付水平縣)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由省級財政按每人每年1.5萬元的標準,對當地財政給予財力補助,連續補助3年的優惠政策。支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吸納畢業生就業。(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各縣(市、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委編辦、市公務員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2、繼續實施“引才聚智千人計劃”。按照環三戰略實施的迫切需要,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二批次錄取的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畢業生,重點引進交通、工程建設、園林、規劃、鐵路、高等院校、醫院、科研等方面及符合當年度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的緊缺專業人才。年計劃完成300名左右。各用人單位的編制要優先用于招聘緊缺專業人才,無編制又急需引進緊缺專業人才,實行編制專項報批制度。(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公務員局;配合單位:市委編辦、各用人單位)

(五)做好高校畢業生入伍預征工作。進一步加強軍地合作,健全高校畢業生入伍預征協調機制和工作機制。師范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要對目標責任進行層層分解,認真組織“預征工作周”活動。明年是入伍畢業生大規模退役的第一年,要積極做好入伍畢業生退役后的就業服務和專升本升學工作,進一步落實畢業生入伍服義務兵役的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兌現工作。(責任單位:市征兵辦;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公務員局)

三、落實和完善創業引領計劃,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

(一)落實創業扶持政策。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和促進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84號)精神,認真做好享受促進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憑證(《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審核、發放工作,落實畢業生自主創業稅收減免政策。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附著《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落實畢業生自主創業在工商注冊、行政審批、小額(擔保)貸款、首次創業一次性開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獎勵等方面的政策。完善和落實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各項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公務員局、市教育局、團市委、中國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二)充分發揮市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擔保基金作用。建立市大學生自主創業擔保基金,首期由市財政安排200萬元,列入財政預算。市公務員局要制定基金管理章程和管理辦法,經市政府同意后實施。并向社會各界募集,不斷壯大擔保基金。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其他形式小額貸款貼息政策。對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提高貸款額度。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責任單位:市公務員局、團市委;配合單位:市財政局、中國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

(三)完善創業指導服務。

加強高校創業指導課程建設,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提高創業綜合素質。鼓勵社會力量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建立創業導師制度,充分推廣KAB、SYB、大學生創業MBA、中國國際青年創業計劃YBC等創業培訓模式,擴大培訓覆蓋面。組織有創業愿望的畢業生創業,參加創業培訓,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享受政府提供的創業培訓補貼和創業服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團市委、各高校)

(四)加大創業平臺建設扶持力度。年要扶持建立1個市級大學生創業園,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大學生創業園,為創業大學生提供辦公場地、公共行政、成果轉化、導師扶持等服務,所需建設經費和創業孵化資金由市、縣(市、區)財政予以安排。對開展創業項目孵化服務好、創業項目孵化率較高的市級大學生創業園,在省財政給予獎勵的基礎上,市政府給予按省財政獎勵一半的額度給予獎勵補助。爭取建立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1家,對按要求完成年度創業培訓任務的,在省財政給予每個省級基地每年補貼3萬元基礎上,市財政再給予補助1萬元。開展大學生自主創業先進人物評選表彰活動。(責任單位:市公務員局、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東僑開發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各高校)

(五)加強畢業生就業實踐與職業培訓。加強應屆畢業生實習實踐活動,落實生產性實訓教學安排,確保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都參加過實習實踐活動。鼓勵高校與行業企業實施多種形式的“訂單式”人才培養。積極推行“雙證書”教育。組織專業技能不適應社會需求的畢業生到各類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進行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按規定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職業培訓補貼。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積極宣傳促進就業的政策和取得成效。要加強正面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良好氛圍。要結合當前形勢和就業政策,引導畢業生調整就業預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就業觀和成才觀,積極到基層去、到企業去、到生產一線去,到建設與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公務員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團市委,各高校)

四、多措并舉,積極援助,深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年”活動

(一)廣泛開展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多渠道、多形式舉辦現場招聘會、網絡招聘會和校園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信息服務。市、縣(市、區)政府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機構舉辦的各類面向畢業生的招聘活動,全部實行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免費入場,并為待就業2年內的畢業生提供免費檔案保管和轉遞服務。各級財政對為待就業畢業生免費提供公共服務的人才服務機構按項目給予專項補貼。要在辦公場所設立專門面向畢業生的就業服務窗口,組建專門的就業推薦隊伍為畢業生收集就業崗位信息,提供就業推薦服務和后續的人事服務。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促進各級人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人才服務機構、各高校統一就業信息數據標準,實現就業信息共享,提高就業信息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市公務員局、市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東僑開發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財政廳,各高校)

(二)加快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建設。年我市要建設省、市兩級示范性見習基地50家,高校見習基地擴展到100家;繼續實施年“三年三萬”見習計劃,全市組織60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活動。加強對市、縣(市、區)兩級就業見習基地的管理,建立健全激勵和退出機制。各級政府要發動企事業單位建立見習基地,提供見習崗位,積極組織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參加見習活動,并相應安排專項經費,為見習畢業生提供基本生活補貼,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單位:市公務員局,各縣(市、區)政府,東僑開發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縣(市、區)財政局,各高校)

(三)強化就業援助服務。落實已出臺的中央、省就業援助辦法,按照“重點關注、重點推薦、重點服務”的原則,組織開展家庭經濟困難且就業困難的“雙困”畢業生和“零就業家庭”畢業生就業援助專項活動。對“雙困”畢業生重點進行就業推薦,優先安排參加就業見習,優先招募到公益性崗位就業,免費提供就業指導、信息服務、就業推薦等,并提供求職補助。把離校前3個月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憑學校出具的證明和學生證到學校所在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享受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對“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農村低收入家庭”中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的,可享受就業困難人員相關促進就業政策。各高校要摸清底數,確定專人實行“一對一”幫扶,動員組織社會力量,努力幫助“雙困”畢業生實現就業。做好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工作人員、國有大中型企業招用員工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招錄重點幫扶對象和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責任單位:市公務員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婦聯、市殘聯,各高校)

(四)建立待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機制。實行離校后待就業高校畢業生待就業登記制度,各級人才服務機構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立專門臺帳,做好離校未就業回生源地的高校畢業生登記工作,建立待就業畢業生信息數據庫,提供就業培訓、就業推薦服務。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要高校畢業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服務,對需要就業信息服務的,至少提供三次基本符合其條件的就業信息;希望提高職業技能的,至少提供一次職業技能培訓機會;符合享受扶持政策的,幫助其落實有關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公務員局,各縣(市、區)政府,東僑開發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級人才服務機構,各高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欧美日韩亚洲二区在线| 免费的毛片网站|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91se在线视频|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欧美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 免费在线观看理论片|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黄的一免费| 国产大片黄在线播放|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流白浆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高清| 深爱五月激情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青青草成人在线|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青青青手机视频|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30岁的女人韩剧免费观看|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jizzz护士|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播放| 台湾佬中文娱乐11|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i| zoosk00lvideos性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