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項目用地全程監管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國土資源所,局各科室、直屬單位,開發區分局:
為了貫徹落實耕地保護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創新土地執法監察工作長效機制,推進我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根據國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上級國土資源部門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建設項目用地全程監管工作意見。
一、批前介入
1、各鎮國土資源所及時收集本轄區內的擬建項目用地信息,并對擬建項目用地的規劃情況進行初審,對符合規劃的擬建項目,報局規劃辦規劃審核后,于每月25日向局地籍科、用地科和執法大隊報送《市**鎮擬建項目用地情況信息表》,密切注意擬用地項目進展情況。
2、鎮國土資源所將擬建項目用地的權屬、地類、面積報局地籍科審核,聯系測繪單位對審核后的地塊進行測繪,并對《勘測定界報告》進行審核確認。
3、鎮國土資源所對擬建項目的進展情況及用地區域進行跟蹤巡查。執法大隊需對擬建項目的用地區域進行重點巡查。
二、批中跟蹤
1、局規劃辦、用地科、地籍科等部門根據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的相關規定,按程序分別進行審核,由用地科統一整理匯總后,逐級上報審批。用地科須及時將申報用地項目匯總情況抄送一份給執法大隊備案,同時書面通知相關鎮國土資源所。
2、局執法大隊執法巡查時對已上報審批的擬用地區域進行重點巡查。鎮國土資源所應落實專人實施跟蹤監控。
3、局用地科接到上級國土資源部門的用地批文后,應及時通知相關鎮國土資源所按程序進行掛牌出讓,做好項目用地掛牌出讓和供地準備工作;每月25日前將當月征(轉)供地臺帳抄送一份給執法大隊備查。
三、批后監管
1、交地放線。局對建設項目用地單位發放供地批文時,同時向其發出《依法用地告知函》。交地放線由用地科牽頭組織,地籍科、執法大隊、鎮國土資源所和測繪等相關單位人員參加。交地放線人員對建設項目進行實地放樣、勘測定界時,做好界址點標志,按《建設項目用地批后跟蹤監管信息卡》的要求填寫相關內容。鎮國土所落實跟蹤管理責任人,執法大隊明確巡查責任人,明確責任,實施批后監督。
2、亮證施工。執法大隊根據《建設用地批準書》的內容,制作統一規格的建設用地批準書公示牌,交鎮國土所現場懸掛,接受社會監督。項目用地單位如發生違法用地,鎮國土資源部門應立即制止,并視違法性質的輕重給予責令整改或行政處罰。項目跟蹤管理責任人要適時檢查項目用地的按證施工情況,并在《建設項目用地批后跟蹤監管信息卡》上予以記載。執法大隊巡查時要對項目用地單位的施工和鎮國土資源所的跟蹤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3、竣工驗收。竣工驗收由地籍科牽頭組織,用地科、執法大隊、鎮國土資源所和測繪等相關單位人員參加。竣工驗收人員對項目用地單位是否按出讓合同的約定和供地批文進行建設情況實施檢查驗收。經驗收合格的,發放《建設項目用地竣工驗收合格意見書》;對驗收不合格的,不予發放《建設項目用地竣工驗收合格意見書》。
4、登記發證。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建設項目用地,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竣工驗收合格意見書》到地籍科辦理土地權屬登記。對未通過驗收的建設項目用地,不予進行土地登記,并限期整改,在整改未到位前停止該用地單位辦理的有關手續。涉及違法用地的,執法大隊將依法對違法用地單位進行相應處罰或處理。
四、嚴格責任
1、《建設項目用地批后跟蹤監管信息卡》貫穿于批后監管的全過程,一式兩份,鎮國土資源所和執法監察大隊各一份,分別由參加跟蹤監管人員按實填寫,當場簽字。鎮國土資源所的一份,作為登記發證不可或缺的附件。
2、建設項目用地全程監管是一個系統工程,局各科室、部門與各鎮國土資源所須相互聯動,相互銜接,相互協調,明確責任和職責,共同做好工作。
3、測繪由項目用地單位委托具有測繪資質的單位進行,鎮國土資源所具體聯系。測繪單位須對勘測定界、交地放線、竣工驗收三個重點環節認真測繪,做好界址點標志,如實出具測繪成果資料。
4、局執法大隊是建設項目用地全程監管的牽頭部門。要加大土地監察工作的力度,對建設項目用地的批前、批中和批后的全過程進行監管,要對在跟蹤管理、交地放線、巡查、竣工驗收等工作不到位的單位和人員進行批評,情節嚴重的及時匯報,及時處理。
5、局紀委、監察室負責對建設項目用地全程監管工作進行督查,對建設用地全程監管工作管理缺位、執法不力、失職瀆職的單位和個人,嚴格依照黨政紀有關規定實行責任追究。
特此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