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重點建筑質量監管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村鎮以及各類開發區等“四大重點區域”是城鄉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城鄉建設的總體水平,還直接影響到廣大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在今年開展的全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大檢查中,部分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村鎮以及開發區私人投資企業建筑工程存在嚴重違反土地、規劃、建設等基建程序和質量安全隱患的現象。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穩定壓倒一切,抓好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工作,是反映各級政府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執政為民,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體現。為加強我市“四大重點區域”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切實實現我市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的長效管理,根據《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及國務院302令、省政府65號令等法律法規,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執行。
一、落實責任,實行目標管理
(一)明確職責,堅持“誰主管、誰負責”。根據國務院號令和省政府號令關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有關規定,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行政“一把手”是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本轄區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分管領導在其分管職責權限內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工作承擔相應責任。加強所轄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村鎮、各類開發區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是各縣(市、區)政府、各鄉鎮長、開發區負責人的重要職責,特別是主管建設的鄉鎮長、開發區負責人要對所轄的村鎮、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開發區建筑工程質量安全高度負責,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工程建設各項法規和政策,加大監管力度,對轄區內各類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負監管責任;加強轄區內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的日常監督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并采取措施立即予以排除;無法確保質量安全的要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并向上一級政府報告,堅決杜絕轄區內違法違規的工程建設行為。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村鎮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依法管理村鎮建設,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把鄉鎮建設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質量責任主體依法進行嚴肅查處,最大限度地消除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隱患,確保一方平安。
(二)加大力度,實行工程質量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市政府將委托市建設局與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簽訂城鄉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每半年對上述“四大重點區域”建筑工程執行建設基建程序和質量管理狀況進行督查,對管理不善、造成責任事故者,嚴肅追究其領導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各地、各鄉鎮、各開發區建設工程執行基本建設程序的情況要作為各級政府領導、各單位負責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
二、嚴格程序,規范工程建設行為
(一)嚴格審查,跟蹤管理,切實改變“重審批、輕管理”的局面。工程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和《省村鎮建設管理條例》,對申報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工程項目把好審批關,對承擔生產性建筑、公共建筑、學校建筑、公共設施以及成片開發的住宅小區和“三資”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隊伍的資質和個人從業資格應進行嚴格的審查,嚴禁無證勘察、無證設計、無證施工和無證監理。鄉鎮生產性設施、公共設施、學校建筑以及成片開發的住宅小區和“三資”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和個人,在工程開工前,應向縣級以上建設主管部門提出開工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開工。縣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后應將審批情況及時告知工程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以便加強批后跟蹤管理,切實改變“重審批、輕管理”的局面。
(二)明確監管職責,加大執法力度。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納入城市的統一管理。各級建設、規劃、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及各鄉鎮政府應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加強對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建設工程的管理,各級城建監察、土地監察機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以及各鄉鎮建設管理機構應各負其責,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切實負起相應的監管職責,加大執法力度,及時糾正和制止存在違法違規和安全隱患的建設行為,確保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嚴格程序管理,強化管理服務。各類開發區建設管理機構,應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做好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并建立開發區建設服務中心,形成服務網絡,為開發區建設提供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質量監督、人員培訓、技術推廣、技術咨詢等“一條龍’’服務,縮短審批時間。
三、依法行政,強化市場現場監管
(一)加強鄉鎮和開發區建筑市場管理。鄉鎮、開發區建設管理機構要對進入本鄉鎮、工業區內承擔生產性設施、公共設施、學校建筑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隊伍的資質和建筑隊工匠的資格進行檢查,對無證勘察、無證設計、無證施工、無證監理或越級承接業務的單位和個人,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依法查處。逐步完善建筑市場機制,規范建筑市場行為。
(二)健全機構,完善鄉鎮、開發區建設管理機構。各地要健全鄉鎮建設管理機構,按照省委、省政府委發10號文件精神,設立鎮鄉建設管理機構,充實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使鄉鎮建設管理機構的人員與其所承擔管理職責相適應。人員編制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要進一步強化鄉鎮建設管理機構職能,使鄉鎮建設管理機構擔負起所轄區內建設管理職責,切實扭轉“職責不明、責任不清、人員不足”的局面,使村鎮建設管理真正落到實處。各縣(市、區)、鄉鎮財政要把鄉鎮建設管理機構人員的經常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自然村要設立村鎮建設兼職協理員,使鄉鎮建設管理系統化、網絡化、規范化,確實做到機構、人員、職能、經費“四落實”,切實扭轉村鎮建設管理不嚴的被動狀況。
(三)加大監管力度,杜絕違法違規建設發生。各地建設、規劃、國土資源部門和土地、城市監察執法機構應加強對“四大重點區域”建設活動的指導和加大監管力度,杜絕違法違規建設發生,從源頭上把好工程質量安全關,實現我市城鄉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的長效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四、加強宣傳,加快建設科技應用步伐
(一)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增強全民質量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各地、各部門要抓好鄉鎮長、開發區負責人、村干部及建設管理人員的工程建設管理知識和建設法規的培訓工作,提高鄉鎮領導及建設管理人員的素質,并以每年的“質量月”和“安全月”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工程質量安全知識、建房科普知識教育和普法宣傳活動,提高廣大農民、開發區企業的工程質量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使他們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覺地參與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督與管理,逐步形成“企業自控、社會監理、政府監督”的質量安全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四大”重大區域建筑工程質量,確保工程的安全。
(二)依靠科技,加快村鎮工業區建設科技應用步伐。村鎮、開發區建設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村鎮、開發區建設中要大力加強科技普及工作,積極推廣適合村鎮、各類開發區建設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提高建設工程科技含量。各鄉鎮要積極推行統一組織、綜合開發的工程建設模式,按照村鎮規劃進行住宅小區的統一開發建設,改變多年來親幫親、鄰幫鄰的建房模式,提高村鎮、開發區工程建設整體水平,確保建設工程質量與安全。
五、掛牌督辦,消除質量安全隱患
(一)登記造冊,掛牌督辦。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市各級政府將對本次質量安全大檢查發現的嚴重違法違規和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工程登記造冊,實行掛牌督辦,明確督促整改責任單位和督促整改責任人,限期落實整改。
(二)妥善解決歷史遺留的違章建設問題,消除質量安全隱患。對大檢查中發現的“四大”重點區域中存在著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建設行為,應本著尊重歷史,有利發展,實事求是,依法行政的原則,區別不同情況,分別處置,糾正和制止違法行為。對未經批準非法占地和違反規劃建設的工程,由國土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進行拆除和處理;對檢查發現違反法定基本建設程序在建工程,責令立即停建,限期進行整改;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責令責任單位立即停止使用,并委托具備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與鑒定,該拆除的立即拆除,可加固后使用的工程應采取加固措施,待隱患徹底消除后方可繼續使用。對歷史遺留問題應根據省政府即將出臺的《關于處理存在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的建筑工程和查處違法建設行為的若干意見》分門別類進行處理,堅決徹底消除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