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信息安全管理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全省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要緊緊圍繞新形勢新要求,全面創建我省網絡與信息安全運行良好環境。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確保重大慶典活動安全為目標,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督管理
(一)切實提高維護網上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能力。借鑒北京奧運、國慶60周年和上海世博會等重大節慶日期間我省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成功經驗,積極指導、協調省級重點單位、各設區市網安辦,以建黨90周年、“6·18”海交會、“9·8”投洽會等重要活動、重大敏感期網上安保工作為重點,做好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通信管理局、省網安辦)
(二)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網上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黑網吧”清查整治,強化對微博、網上論壇、視頻、搜索引擎、博客、播客、手機網站等有害信息多發部位的巡查,及時清除網上“六合彩”賭博、淫穢色情、詐騙、銷售違禁品等違法信息,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加大對“”等邪教組織網上反宣煸動活動的打擊力度。開展網絡反竊密、防竊密以及網絡層面上涉及國家安全事項的專項工作。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上突出治安問題,持續開展打擊網絡攻擊破壞、網絡賭博、網絡淫穢色情、網絡侵權盜版、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610辦、省公安廳、省國家安全廳、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局、省廣電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工商局)
(三)落實網上社區管控責任。按照“屬地”、“準屬地”的原則,進一步劃分巡查責任區,落實監控措施,充分運用監控信息,發現線索,立案偵查,形成網上網下斗爭相結合機制;在重點網站建立安全員,督促網站落實安全管理責任;積極與大型網站建立聯絡反饋機制,構建屬地網站違法信息的源頭過濾屏障。(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
二、按照統籌共建的原則提升我省網絡與信息安全應用水平
(一)完善政務內、外網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基礎建設。完善我省政務網安全監管平臺,加大對違規外聯等行為的處置力度。建立政務內、外網的系統安全補丁更新平臺和網絡殺毒平臺,統一全省政務內、外網的系統安全補丁和殺毒軟件病毒庫升級出口。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政辦〔〕19號)的要求,力爭在年底,完成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平臺建設,對政府類互聯網網站信息內容、訪問日志和受攻擊情況實施監控,實現各部門安全管理平臺的及時互通,安全事件動態的即時共享,安全事件及時處置。(責任單位:省網安辦)
(二)推動安全技術措施向新技術、新應用延伸。在廈門試點建設無線安全監管系統,建立三網融合安全保障平臺,實現安全技術措施在無線城市及三網融合條件下的延伸。(責任單位:省公安廳、廈門市人民政府)
(三)加強政務內外網云計算中心的安全保障措施建設。建設高性能、高可靠的網絡安全一體化防護體系,充分利用云安全模式加強云端和客戶端的關聯耦合,以集中的安全服務中心應對無邊界的安全防護,通過技術實現和標準制定保障云安全,提升用戶對云計算服務的信任度。(責任單位:省經濟信息中心、省網安辦)
(四)實施全省政務信息涉密網密碼設備更新工程。根據國家密碼管理局有關密碼設備的管理規定,統一實施全省政務信息涉密網密碼設備更新工作,著力提升密碼科技裝備水平。(責任單位:省委機要局)
(五)完成省電子政務內網電子認證中心和密鑰管理中心的建設。根據《全國黨委系統信息化建設規劃(~2012年)》(中辦發〔〕1號)要求,開展我省電子政務內網電子認證基礎設施和密鑰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滿足中央有關部委延伸到我省業務應用系統對電子認證服務和信任支持。(責任單位:省委機要局)
(六)推動電子認證的相關工作。按照工信部和國密辦的規定,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要求,健全電子政務電子認證服務體系。同時,積極推廣電子認證應用,做好第三方電子認證服務工作,推動我省電子認證行業發展。(責任單位:省經貿委、省委機要局)
(七)完成內網保密監控管理平臺的升級改造。按照國家保密局統一規劃和部署,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對我省年建設的內網保密監控管理平臺進行升級,既要在性能和安全防護上達到國家的要求,又要力求精簡、共享,節省開支。(責任單位:省國家保密局)
(八)完成省政務信息涉密網安全監管系統的建設。建立政務涉密網病毒防護系統、移動存儲介質管理系統、違規外聯監控系統、日志審計系統和綜合違規告警中心,為涉密信息的傳輸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證。(責任單位:省委機要局)
三、以等級保護為切入點,進一步提高我省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防護水平
(一)開展2001年省政務信息系統安全檢查。根據工信部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繼續以保障政府類互聯網站安全為重點,細化檢查內容,加大檢查力度,規范檢查方式,鞏固檢查成效,全面提高我省各黨政機關、重點企事業單位和市級各有關單位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年內至少對100家省級和設區市級重點單位的信息系統開展安全抽查。(責任單位:省委機要局、省國家保密局、省數字辦、省網安辦)
(二)重點開展行業信息系統安全測評。要保質保量每年完成全省40家重點單位240個信息系統安全測評任務的基礎上,開展對郵政、電力、銀行、證券等關鍵行業的信息系統安全測評工作,努力提高我省關鍵行業信息系統抗風險能力(責任單位:省網安辦、省公安廳、人行中心支行、銀監局、保監局)
(三)深入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依據等級保護相關技術要求,著重指導我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三級以上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建設。在確保省級電子政務信息系統項目建設審批的安全風險評估和等級測評費用的同時,爭取加大對三級以上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保障我省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對涉密信息系統依托國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統安全保密測評中心系統測評(省)分中心,按照有關保密技術進行安全分級保護測評,督促涉密系統建設使用單位開展自查自糾。(責任單位:省公安廳、省國家保密局、省委機要局、省數字辦、省網安辦)
四、進一步關注信息安全領域發展,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一)進一步關注信息安全領域的發展。在科技項目立項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適度向信息安全相關行業傾斜,并給予更多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培育企業創新的原動力,使科技成果轉化與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形成最佳結合點,推動網絡信息安全事業的發展。(責任單位:省科技廳)
(二)深入開展信息安全與保密宣傳培訓。繼續加大網絡與信息安全宣傳力度,緊密結合當前信息安全形勢,分級、分批、分層次開展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培訓。年內組織3期針對信息安全部門負責人及技術骨干的專題培訓。同時,以宣傳貫徹《保密法》為主題,開展多層次、重實效的網絡安全保密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省黨政機關、重點企事業單位信息安全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感。